为什么发育迟缓孩子语言训练不反应?家长自查给孩子机会明确吗?

我们在给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小宣做家庭训练回访时,小宣妈妈提出一个让她感到困惑的问题:

“明明我都是按照训练方法做了,但是小宣为什么没反应呢?”

通过和小宣妈妈详细交流给孩子做语言训练的过程和细节,我们发现:小宣不反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妈妈在给孩子做训练时,选择和执行的“机会”不明确。



一、什么是“明确的机会”?

在有关语言发育迟缓和孤独症儿童干预训练等书籍和文献资料中,科研工作者将“什么是明确的机会”描述为:

明确的机会,是指希望引起孩子反应的问题、指令、区别性刺激等,必须是明确的、不停顿的,以及对于孩子而言,活动或任务是恰当的

除了小宣妈妈存在这个问题以外,我们回访其他的家长给孩子做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有类似的发现:

家长在给孩子提问题,发指令的时候,往往表达的“机会”不明确,语言不简洁,无意义的语气词、感叹词和啰嗦话很多。妈妈给孩子做语言训练时,项目不连贯,想起来问一下,想不起来就不问,过程中停顿,等想起来问了,又和之前问的内容和语言组织不一样,对孩子来说,家长给孩子安排的活动和任务都存在不恰当的地方。



比如:

叫孩子吃饭,家长开始提问:

“你想不想吃饭饭啊?想吃饭饭还是想喝奶?想吃就快过来说吃,不想吃就过来说不吃!”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集中训练孩子学习说“吃”或者“吃饭”的问题和指令。但是妈妈现在说出来的这个提问和指令,极不明确。

妈妈的提问和指令,不仅语言不简单不明了,而且内容很复杂,难度很大。

妈妈这个问题和指令中既包含有指物,说名称,也有动作,有活动,有要求,并且还有选择题!

这个任务和活动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果妈妈说完了,孩子没反应,妈妈当时也并没有意识到要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和说话内容的话,妈妈可能又转头去关注孩子是不是尿了,是不是要喝水呀等别的问题去了,让这个本来应该集中关注和训练说“吃饭”的问题和指令出现了停顿,等到妈妈下一次想起来的时候,给孩子提出的问题和指令说出来的内容和方式又不一样了。

像这样的训练,家长无论是问题还是指令,既不明确、也没有区别性刺激,还出现停顿和前后的不统一,这个训练显然是不恰当的,因此也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反应。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妈妈虽然提问和发出指令了,但是孩子不反应,没效果,这并不是意外结果,而是属于正常现象。



二、在清楚了“什么是明确的机会”之后,家长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使用“明确的机会”了呢?

大赛爸爸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仅仅知道了“什么是明确的机会”这个概念和包含的意思,这是不够的。

因为家长如果没有事先学习如何去给孩子做示范?如果家长还没有掌握好如何让孩子在自己的带领下主动地来模仿家长的语言和行为?那么家长即使知道了“什么是明确的机会”,但是依然会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去创建和正确使用“明确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示范和模仿,是人类早期学习的重要途径。

家长给孩子做家庭训练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家长示范,孩子模仿。

家长要想在家庭训练中取得好的效果,就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如何示范和怎样引导孩子模仿。

有些心急的家长马上就会问了:

“那么,家长的示范和孩子的模仿有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程序?如果有,那么在中途出现阻碍,怎么办?是马上停止,还是继续下去呢?”




语言发育迟缓和孤独症儿童科研工作者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医学专业人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总结出示范和模仿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 在开始训练之前,家长首先要观察和发掘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牵引孩子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正常孩子如此,特殊孩子也如此。

因此,要想让孩子有参与训练的动力,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在选择什么样的场景,用什么样的物品作为教具,准备什么样的活动时,家长都要依照孩子的兴趣去制定。

比如,孩子喜欢玩球,不喜欢看图片,那么,家长就不要一意孤行地去给孩子看卡片,看图画,而是要围绕孩子喜欢的“球”去设计和开展一系列的训练内容和活动。

比如,孩子喜欢球,就可以从教孩子认识并指物说“球”,到“要球”,再到“我要球”,训练孩子学习从单字,到词语,再到短语和句子的过程。

然后也可以在一堆球中,教孩子指认“球”、“皮球”、“气球”、“羽毛球”等,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也可以在陪同孩子一起玩球的过程中,教孩子学说“球”、“打球”、“踢球”、“拍球”等动作短语,增加孩子的关于“球”的扩展语言和词汇。

这样,既让孩子在感兴趣的与“球”有关的物品和活动中愿意积极参与,玩得高兴,同时孩子也在高兴的过程中完成了语言能力的项目训练。


(二) 在开始训练之前,家长必须先获得孩子的注意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在照顾到孩子的兴趣的前提下,在开展训练之前,家长要首先获得孩子的注意。

就像是学习开始之前的启动仪式一样,在开始训练之前,家长可以先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拿在自己手上。

比如,孩子喜欢球,家长先把孩子喜欢的那个球拿到手上,引导孩子的眼睛看向自己,再引导和辅助孩子说“球”、“要球”、“我要球”。

因为发育迟缓和孤独症的孩子,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家长要多增加一些引起孩子注意的物品、方法和变化技巧。

比如,每次在训练开始之前,家长要尽可能地接近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清晰地叫出孩子的名字,同时拿孩子喜欢的东西,用略微夸张的语气表扬孩子说出物品的名称,比如“球”。



(三) 在开始训练之前,家长先根据孩子的兴趣示范一个语言行为

在做好“兴趣和注意”这两个准备以后,家长接下来,要先给孩子做出即将训练的语言行为示范。

比如,家长跟孩子说,我们来玩“吹泡泡”的游戏。

家长先让孩子注意看自己的嘴,家长先示范嘴的吹泡泡的动作,如果孩子能够模仿,家长马上要表扬孩子,并且奖励孩子,要让孩子得到刚才家长示范说的与语言相关的东西。

比如,家长刚刚示范说了“吹泡泡”,孩子接着模仿说“吹泡泡”,然后家长马上奖励孩子,给孩子一个吹泡泡的玩具,然后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如果家长跟孩子说“吹泡泡”,可是孩子没有反应或者说不好“吹泡泡”,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候,家长就要有耐心,不要指责孩子,而是马上接着再一次的示范说“吹泡泡”。

有家长要问了:“如果孩子一直没反应,一直就说不好,我怎么办?”

如果孩子一直没反应,并且也一直没有模仿家长说好“吹泡泡”,那么,家长在反复跟孩子说了正确的“吹泡泡”发音以后,在孩子没有转移注意力之前,即使孩子还没有学会说“吹泡泡”,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把“吹泡泡”的玩具给孩子玩。

所以,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

在我们正式给孩子开展训练之前,不论孩子有没有反应,能不能马上模仿家长的语言行为,家长这个示范都要事先去给孩子做,并且要给到孩子家长用来做示范时语言提到的实物。

比如家长示范说了“吹泡泡”,就要把吹泡泡的玩具给孩子玩,或者示范说到“拍球”,就要把孩子爱玩的球拿给孩子等等,家长不断地让孩子熟悉听和说,并辅助物品和动作,给孩子强化。



三、家长怎样在家庭语言训练中使用“明确的机会”?有哪些应用技巧?

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大赛爸爸家长训练营的反馈经验,给家长朋友推荐下面这些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

(一) 确定好提供给孩子反应或辅助时的最好时机

最基本的原则:不要在孩子发脾气、不高兴的时候给孩子训练。所有的训练,最好是在家长自己情绪稳定,孩子也感到轻松不紧张的时候进行。


(二) 恰当使用“中断”和“停顿”技巧

比如,我们给孩子荡秋千的时候,家长一边轻轻地推孩子摇荡,一边说“玩秋千”,然后玩了一会后,家长突然不推了,秋千慢慢地停了下来,家长观察孩子的表情,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脸时,家长马上凑近孩子,辅助孩子说“还要玩”,“玩秋千”,这样家长有意识的在孩子玩的过程中,采取“中断”和“停顿”的技巧,就可以给孩子又增加一次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说话和强化语言学习的机会。



(三) 在适当的自然情景下捕捉机会

比如,带孩子出门玩累了回家,妈妈一进家门切西瓜,妈妈可以拿起一块西瓜,然后不马上给孩子,当孩子看着西瓜,并且伸出手要拿西瓜的时候,家长马上蹲下来,把西瓜放在孩子眼前,让孩子看着自己的嘴,示范给孩子说:“瓜”或者“西瓜”、“吃瓜”“我要吃西瓜”,然后把西瓜给孩子吃。



(四) 利用位置设计机会

比如,妈妈把切好的西瓜,放在桌子上,孩子踮起小脚努力去够也够不着,然后妈妈指着西瓜,辅助孩子说“瓜”、“要瓜”、“给我瓜”,然后妈妈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模仿妈妈说,一边帮助孩子把西瓜拿过来。



(五) 采用设置障碍来制造机会

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玩小汽车的时候,有意拿一块积木挡住路,然后当孩子抬头看家长的时候,家长辅助孩子说“拿开”。



除了以上这五种明确的机会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比如让孩子做选择,让活动发生变化、统一使用语言和条件等等,家长可以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


总之,家长在给孩子做语言能力训练之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先引起孩子的注意,提前给孩子做好各种示范。

然后,家长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明确的机会”,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辅助孩子开展训练,以达到引导和强化孩子语言学习能力提升的效果。




关注“大赛爸爸说”,专注探讨儿童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康复训练,倾听您的困与惑,解除您的育儿焦虑,私信“大赛爸爸说”,为您答疑解惑。欢迎加入我们的圈子,一起探讨特殊孩子育儿之路上的感悟和心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