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育率连续10年全球最低,持续20年幼儿园入学难终于缓解

作者|霍安治 编辑|陈祥

每年5月是台湾幼儿园的报名季节,也是家长的梦魇。幼儿园收费差距极大,公立(官办)幼儿园每年费用约为新台币3.4万元(约人民币7600元),私立(民办)幼儿园10万元打底(约人民币2.2万元)。与大学相比,昂贵的私立(民办)大学每学期学杂费11万元,幼儿园比大学贵。

对台湾民众而言,一年10余万元的学费担子是非常沉重的。据统计,81.4%上班族每月工资在新台币5万元以下,33%不满新台币3万元。私立幼儿园一年学费十余万,约为普罗上班族收入的20%到30%。自2008年起,台湾生育率连续十年全球最低,幼儿园这只拦路虎被公认为“少子化”的主因。

马英九“执政”时,全力增设适合一般家庭收入的公立幼儿园,但成效有限。绿营抓紧议题,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与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火力全开,打动广大群众。绿营“执政”后,虽然推出宏大改革方案,但政策投机取巧,改革多年,“公幼”入学难题依然无解,年年引起激烈民愤。

改革虽然无效,但历史的巨轮不动声色改善了幼儿园就学难的僵局。即使台湾当局全无作为,幼儿园危机也将在未来数年内自动化解于无形。只是,危机消失的另一面,是台湾的全面衰退。

公立幼儿园严重不足


公立幼儿园严重不足,原因只在一个钱字。

台当局教育支出非常庞大,约占年度总支出的20%,却被高教任性吞食。台湾的大学数量奇多,而且风气贪婪,各种经费补助浮滥,成为财政无底洞。因此,幼儿园能分配到的资金非常有限。2016学年度(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高校经费占各级学校经费总数34%,幼儿园只分到8%。

增设幼儿园是异常昂贵,急缺公立幼儿园的地区主要是大都会,当局得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找地皮。新建一处幼儿园,成本数以亿计,增设速度因此非常缓慢。2012年全台官办“公幼”1888所,民办“私幼”4723所,四舍五入,公幼与私幼比率约为3:7。到了马英九卸任的2016年,公幼增至2002所,私幼减到4308所,虽然已有进步,但四舍五入后仍是3:7。

于2014到2016选举期间,绿营紧抓3:7比率,大做文章。2014年竞选台北市长的柯文哲,开出最豪迈的选举支票,宣示大量增加公幼。保证将3:7翻转为7:3,公幼7成,私幼3成,简单有力的顺口溜深深打动选民。

匆匆五载,广设公幼的顺口溜成为空梦一场。宣称将使公幼增为7成的柯文哲,主政台北4年,公幼只新增1所。若以实际在学人数计算,2015年(学年度)台北市尚有36.7%学童能读上公幼,2018年(学年度)反而下降为35.9%。2018年5月,台北市不但公幼一位难求,私幼也普遍爆满。恐慌的家长在端午节通宵排队,争抢昂贵的私幼名额,以免无幼儿园可读,成为奇景。


大量建设公立幼儿园显然不实际,于是当局另辟蹊径,推动“公共化幼儿园”。

“公立”与“公共化”,两字不同,差别却是南辕北辙。公立是官营幼儿园,“公共化”则是盈亏自负的民办幼儿园,只是当局给予资金补助,提供土地设备,从而降低成本,限制学费。

台湾幼教界有不少声音,认为公共化幼儿园才是幼教改革的正道。数个幼教团体多年呼吁当局不要自办公幼,只要补助民办幼儿园,就能降低学费。此种论点颇受大众欢迎,因为台湾的公立幼儿园虽然学费便宜,却是官僚老大,故步自封,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公幼最使家长不满之处,是放寒暑假。台湾家庭普遍双薪,父母上班无法亲自带小孩,寒暑假只能另找昂贵安亲班托育幼童,“监察院”曾为此提出纠正案,“教育部”却我行我素。若论教学质量,公幼更是低落,台湾家长最重视的英文与注音符号,公幼却明令不教。让小孩读公幼,等于输在起跑线。

“公共化幼儿园”的本质是民办幼儿园,由官方补助将学费压低到公幼水平,却保持英文与注音符号教学,全年上课不放寒暑假,是家长的梦想。理论虽好,实际推动却困难重重。

台当局于1999年开始推动“公共化”,第一种“公共化”幼儿园称为“公办民营幼儿园”,由地方政府提供教室,出租给民间幼儿园企业,以降低营运成本。现成教室大多来自小学与初中,但是租金高昂,学费降不下来,实验失败。2000年陈水扁“执政”,幼教压力更形沉重,当局认定“公办民营”失败主因,是民办幼儿园只顾赚钱,缺乏公益精神。要成功推动“公共化”,只有让公益团体办幼儿园,于是先后推出“社区自治幼儿园”与“友善教保幼儿园”,但公益团体不敌亏本压力,双双失败。直到2012年,马政府改弦更张,推动“非营利幼儿园”,总算找到公共化幼儿园的可行之途。

早年各种公共化幼儿园的失败主因是成本。民办幼儿园服务周全,成本自然高,学费不可能与公幼一致。因此,“非营利幼儿园”放开学费上限。公幼每学期学费1.7万元,私幼5万元,非营利幼儿园取其中数,每学期约3.5万元,虽是公幼的一倍,但寒暑假照常上课,大致能满足一般工薪家庭的需求。只是申办非营利幼儿园需成立公益基金会,设立门坎高,进展缓慢。2018年全台湾仅有125园,占总数之1.96%。

“准公共化”幼儿园成为闹剧


“我们今年招收90个学生,优先入园70人,一般生名额只剩20人,必须抽签,备取大约是10个人。”

新北市莺歌区,一个非营利幼儿园在门口摆起抽签柜台,迎接家长报名,招待人员热诚解答抽签状况。非营利幼儿园的入学规定与公幼相同,家境贫寒、有特殊困难或教职员子女优先入园,剩余名额才开放给“一般生”。莺歌区的幼儿园建设名列前茅,公立幼儿园多达10园,但中小学空置教室有限,多半是30到60人的小型幼儿园,今年的招生总数只有931人。私立幼儿园11园,多是大型幼儿园,招生总数2012人,大致保持在公幼3成、私幼7成的传统比例。2018年,莺歌区成立第一个非营利幼儿园,招生90人,学费比公幼贵一倍,仍吸引不少家长排队。去除“优先入园”,今年留给一般生的20个名额,有30人抽签。

虽然学费贵一倍,非营利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仍受到沉重压缩。据该园教师介绍,这所幼儿园原是“公办民营”,每年收费新台币13万元,相当于中高档私幼。每天4点下课后可免费“延拖”(课后照顾)至7点,每月全校包租大巴士旅游一次,设有多种才艺教学,聘请教练办特色足球课。英文从小班抓起,假日还有英文电话教学。于三个年级外,还有“幼幼班”,照顾不足幼儿园入学年龄的2岁幼童。

改制为非营利幼园之后,学费减半,教学受到“教育局”严格监审,课程大幅减少。足球课取消,免费延拖只到5点。每月1次旅游改为每学期1次,租不起大巴士,只能在学校邻近地区步行散心。注音符号与英文课程,不能买课本,只能复印教材,克难教学。而最费钱的“幼幼班”,只好取消了。

虽然克难从简,但教学比公幼好,价格比私幼便宜一半。蔡英文上台之初,相准非营利幼儿园的潜力,将选举期间增设公幼的政见,悄然改为增设非营利幼儿园。2016年底,“行政院长”林全保证于蔡英文四年任期内,连公幼带非营利幼儿园提高到40%。


若能踏实增设非营利幼儿园,也是条务实可行的出路。只是非营利幼儿园由当局提供教室,除非投入巨大资金,数量无法迅速增加,40%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政见跳票,民怨仍然年年沸腾,民进党当局只好铤而走险。

2017年,新任“行政院长”赖清德喊出“准公共化幼儿园”。台当局不再提供教室,而是单纯出钱,按学童人数发放补贴,直接收编现有的民办幼儿园,要求每月学费降到4500元以下。

当局省下找教室经费,民办幼儿园则是现金到手,皆大欢喜。公共化幼儿园洒豆成军,数量快速冲高。2018年,当局于农业县市试办,立即吸引309家私幼签约,却引起幼教界公愤。2019年3月,“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发布新闻稿,指责准公共化幼儿园已成为“不肖业者爽歪歪”的诈骗窝。据调查,目前参加准公共化、领取当局补助的309家民办幼儿园,竟有近90%违规乱收费。表面上学费虽然减少,但家长负担更重。

准公共化成为诈骗窝,主因在民进党当局忽略民办幼儿园是自负盈亏的民间企业,辛苦办学只为赚钱,不是公益慈善活动。

民办幼儿园良莠不一,大量私幼质量低落,只能靠降低学费勉强生存。一所质量中上的民办幼儿园,每年学杂费在12万元以上,低档的民办幼儿园则能压到10万元左右。读不起私幼,抽不到公幼,低档私幼得以勉强存活。马英九于4年内增设114个公幼,马上挤倒415个低档私幼,虽然造福学童,却在幼教界树敌累累。民进党当局的“准公共化”则是低档私幼的救星,一手领取官方补助,一手向家长乱收费,原本理应被非营利幼儿园挤倒的低档私幼反而欣欣向荣。

试办混乱至此,当局置若罔闻,绝口不谈加强监管、杜绝乱收费,反而迫不及待全台兴办。2019年4月,“教育部”宣布今年将在六个主要都会区推动“准公共化幼儿园”,预计将燃起低档私幼的签约热浪。

“准公共化私幼收费巧立名目,违法违规疑虑又无法根除的情形下,‘政府’为何还要继续放宽标准,只求让更多私幼加入?准公共化私幼如果持续扩大,最终得利的是谁?还不是将人民的纳税钱收进自己口袋的业者。”由民进党成立的“彭婉如文教基金会”,对民进党当局造成的准公共化幼园闹剧最是痛心疾首,批评异常尖锐。“民怨素来就是公幼、非营利幼儿园一签难求!而响应民愿的方式,应该是广设公幼与非营利幼儿园!而非……让业者用各种巧立名目的方法,吃掉‘政府’和人民的财政资源。”

大排长龙的画面消失了


“非营利幼儿园一年7万,实在太贵了,我有两个孙子要上学,一年就是14万。”一位双胞胎幸运抽中“非营利幼儿园”的老奶奶,问清学费是公幼的一倍,大惊失色。

公立、公办民营、社区自治、友善教保、非营利、准公共化……普罗大众看得头晕眼花,只觉得带个“公”字,就应该是一年学费3.5万元的廉价幼儿园。对各种幼儿园的优劣,更是闹不清楚。由1999年至今20载,每年5月报名季节,民怨固定爆发一次。然而,2019年5月却是风平浪静。

民怨消失的主因,在于高妙的技术操作。在民怨最大的台北市,每年家长熬夜排队,抽签争抢幼儿园名额,一向是最精典的新闻画面。这一次,台北市长柯文哲发挥“网红”专长,将现场抽签改为网络登记。虽然今年的公幼依然排不上队,依然民怨沸腾,但大排长龙的画面消失了。新闻追求画面感,媒体找不到画面,幼儿园入学难的新闻纷纷退至次要版面。


民进党当局则以“准公共化幼儿园”主动出击,夺取舆论制高点。“教育部长”潘文忠重拾3:7的魔力顺口溜,慷慨宣示只要蔡英文继续执政,保证在5年后第二任期结束时,达到全台幼童“7成可享平价教保服务”。

讽刺的是,当局其实不需推动饱受争议的准公共化,就能解决幼儿园的入学难题。

台湾目前幼儿园入学难,来自马英九时期的鼓励生育政策。2000年民进党首次执政,台湾经济应声崩落,生育率随之惨跌。2001年出生幼儿26万余人,2010年跌到16.68万余人最低谷。马英九大力增设公幼,推出各种育儿补助,生育率自2011年起缓慢回升,在他即将卸任的2015年,已回升至21.35万余人。2016年蔡英文胜选,2017年新生人口19.38万余人,2018年18.15万余人,呈递减之势。

2011年9月后出生的幼童,于2015年8月入学,因此幼儿园入学压力自2015年起显著增长。2015年全台共有46.2万余名学童就学幼儿园、2016年49.27万、2017年52.19万、2018年增至53.94万。

2019年5月,台湾幼儿园小班入学的3足岁幼童,仍是在马英九执时期出生的,入学压力仍未纾解。但只要再等一年,明年入学的幼童出生于蔡英文执政时期,人数开始逐年递减,入学压力自然减轻。

“少子化”再次成为趋势,无情展示台湾步向衰落。积年无解的幼儿园入学难题,却可望顺势过关。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