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要、不愿意,如何科学地拒绝孩子,做个天使妈妈

拒绝孩子是每个父母都要面对的难题。尤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都会慢慢体会到拒绝孩子的痛苦。

先给还未当爸爸妈妈的朋友们,或者孩子还小的新手爸爸妈妈们科普一下“什么是拒绝孩子的痛苦?”

小朋友尤其是2,3岁以后可以说话了,有自己想法了,会提出各种各样,没完没了的请求。


“爸爸,我要买这个玩具车!” “妈妈,我今天可以看电视吗?”“爸爸,我今天特别特别想吃冰淇淋!”“妈妈,我今天要穿裙子!”“爸爸,我要吃糖!”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们还有一个特点,如果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开始发脾气。

有的蹭地一下直接躺地上撒泼打滚,有的以迅雷掩耳之势嚎啕大哭,有的躲起来生闷气,不理人等等。




面对这样纯天然的“演技”,有些原则立场薄弱的父母们直接没招,放弃抵抗,满足孩子的要求。

还有些原则立场强,比较刚的父母,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先把孩子骂一顿。

在这,首先要点名批评一下原则立场薄弱的父母们。

孩子心智不全,不明白冬天不能光腿穿夏天的裙子,因为会生病。

不明白不能吃很多冰淇淋,因为身体受不了;也不明白玩具是很贵的,不能见一个买一个。

但同时他们又很聪明,会用行为试探父母的底线,比如哭、大哭、伤心地哭,嘶吼地哭,哭地咳嗽起来等不同的方式去试探父母对自己的心疼程度,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所以,爸爸妈妈们,在孩子身体健康,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孩子如果真的要哭,就让他哭吧,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演技”。

一定要立场坚定,不要让孩子的哭声左右了你们的原则和立场。

原则和立场强的父母,当然是要表扬一下的,因为很多时候拒绝那些闪着渴望大眼睛的天真可爱小家伙的要求真的很难。

但是拒绝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是可以调整一下的。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总是对孩子说“不行!”不太好,一个是孩子会模仿大人。

大人说了太多“不行“之后,不管大人说什么,孩子们也会下意识地说“不行”。

告诉孩子“不行”,对。

但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拒绝孩子后,告诉孩子“不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孩子理解大人的意思。

当然了,要学会拒绝孩子,并不是让家长们拒绝孩子的一切要求,是要决绝一些无理的要求。


比如一天要吃5根火炬雪糕,要看4、5个小时电视,哭着吵着不去上学这种要求。

孩子的其他合理要求还是要满足的,但是因为他们的要求很多,所以建议父母们可以跟孩子们建立一定的家庭规则

比如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冰淇淋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等等。

这些规则各家都不一样,父母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习惯来制定。

在父母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家庭协议之后,孩子们肯定还是会额外地提要求。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谈话的技巧,来摆平孩子们的小情绪,以便好好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句式一: “我知道你很喜欢冰淇淋,但是吃多了你会肚子痛哦(对你身体不好哦)”

这句话可以套用在一切垃圾食物上面,大家都知道垃圾食物高热量、高糖分、高油脂,味道极好,就是没有营养,也不健康。

孩子们正处在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健康的食物才能提供给他们足够的养分。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编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开篇就指出,儿童肥胖近30年来,在全球范围以惊人速度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点指出了肥胖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肥胖人口的数量已经在紧紧追赶美国了,很可能未来将拥有最大数量的超重国民。

所以在孩子吃冰淇淋、汉堡、薯条、零食等垃圾食品问题上,父母们先要对于孩子的喜好表示理解,再者要冷静地对孩子的喜好加以控制。




同时也要更多提供给孩子一些健康食物的选择,比如新鲜水果,或者用新鲜水果,蔬菜在家制作的鲜榨果汁等。

另外,可能有时候在食物上边的一点点教训也是好的。

Eva很喜欢吃冰淇淋,因为怕她肚子受不了,我每次只给她一个球的量(专用挖冰淇淋的勺子一勺)。

有一天,我不在家,只有EVA和她爸爸在家,EVA要吃冰淇淋,爸爸是女儿奴,给了满满两大勺冰淇淋,她全吃完了。


当天晚上EVA就发烧了,还说肚子疼。折腾了一晚上,快天亮了才好些,吃药休息,缓了两天痊愈。

这次“教训”之后,自己知道了冰激淋不能多吃,还会告诉别人:“她不能吃两个球的冰淇淋,只能吃一个,因为会生病”。

给大家讲这个故事,不是鼓励大家无限制满足孩子,让孩子自己栽跟头。

只是想告诉大家,孩子是真的没有什么自控能力的,他们需要家长的提醒和制止。

家长无限的满足,最后只是害了孩子,也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

句式二:“不要推倒乐高塔,让我告诉你这个应该怎么玩”

家里有一大一下孩子的家长应该会体会到一种痛苦,大孩子正在好好玩玩具,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也特别想凑过去玩。


结果是小孩子嘻嘻哈哈地破坏了大孩子打造的玩具城堡、玩具高塔,大孩子很生气地指责小孩子。

我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往往父母们都会对大孩子说:“没事,弟弟(或妹妹)小,他们不是故意的,你是大姐姐(大哥哥)你要让着他们。”

这样的中国式父母,不知道让多少哥哥姐姐们伤透了心。这个时候,父母该做的是教育小孩子,而不是强迫大孩子学会“让”


当然,小孩子推倒玩具很可能也不是真的想搞破坏,只是“推倒玩具”是他那个小脑袋暂时能想到的好玩的方式。

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告诉他其他的玩法,和孩子一起玩。

句式三:“我们用语言和别人交流,不是用手”

1-2岁的孩子很喜欢用手去触摸,或者打击东西或者人。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很温馨的视频,虽然不是正面例子。

妹妹1岁多一点,哥哥快4岁了,在一起玩。

妹妹嘻嘻哈哈用手打哥哥的脸,她觉得是个游戏,妈妈一边录视频一边出声制止道:“丽丽,不要打哥哥”。


哥哥一脸不在乎的看着妹妹说,“没事”。画面是很温馨的,但是孩子的行为还是需要制止的。

具体方式可以是:指一指自己的嘴说,我们是用语言交流,不是用手。另外也可以拉着孩子手,去轻轻抚摸哥哥或者姐姐说:“要轻轻地”。

年龄小的孩子不能区分“打”和“抚摸”的区别,所以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道,所以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孩子理解“轻轻地”抚摸是什么意思

句式四“你在哼唧哭喊的时候,我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用你正常的语调来告诉我”

孩子们经常哭,从他们的角度:“我哭都是有原因的。”

父母们想制止哭,就要搞清楚原因,但是孩子在哭的时候说什么都是听不清楚的。

而且孩子一直不停的哭声,只会让家长更加心烦,完全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父母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搞清楚原因,而是让孩子迅速冷静下来,不要再哭了

告诉孩子“你在哼唧哭喊的时候,我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用你正常的语调来告诉我”。

当孩子停止哭泣,情绪慢慢冷静下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就可以好好处理问题了

以上就是本周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为人父母不易啊,欢迎大家和我交流讨论,让我们一起在成为优秀父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