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最难忘老家腊肉香

编辑发布:黎海滨

“腊七腊八,腌肉腌鸭”。每到寒冬腊月,鄂南老家、幕阜山中的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腊货,晒衣杆上、阳台上、厨房里、墙壁上、到处挂满了各种腊味,腊鸡腊鸭腊肉,腊鹅腊兔腊狗,而腊肉最多。

又一年春节将至。远在省城武汉的我,仿佛又闻到了腊肉的香味儿,在老家的空气中久久地飘荡着,带着温暖而丰盈的年的气息。

老家人做腊肉用的原材料,是自家圈养的“两头乌”猪。家猪是吃着南瓜、红薯和淘米水长大的。在老家,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一大片空地,除种些时令蔬菜外,每到夏天多的便是南瓜。黄澄澄的南瓜滚圆滚圆的,香甜可口,吃不完便都成了猪的美食。用刀砍成小粒,或生或熟倒进猪槽,猪便欢欣地过来吃食了。

每到秋末冬初,地里的红薯也成熟了,洗净切碎,煮熟后香味浓郁,难怪猪不大口吃食,却也长得膘肥体壮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到了南瓜和红薯都吃得差不多了,家猪便可以出栏了。杀完年猪,吃过杀猪饭,父母将砍成条状的鲜肉抹上盐,腌制十天左右入味。盐多太咸,盐少肉容易臭,所以放盐是门学问。一斤肉放四两盐是老家人摸出来的经验,这样腌的腊肉不淡不咸,好吃味美。

腌制好的肉条,还要晾晒几天,然后挂到家中火塘上方的挂钩上,经烟火熏烤。乡人们总要在柴火里丢些八角、桔子皮、柚子皮,这样熏出来的肉更香更美。

记得我和妻在武汉结婚成家的第一年,没有婚房,我们俩只能挤住在单身职工宿舍一间小房里,平时各自在单位吃食堂。岳父母见我们日子太清苦,就专门托人带来三刀腊肉。那年冬天,我们每个周末就单身宿舍的走廊里自己动手做饭,吃着腊肉,心里突然就温暖了。

当岳父母送来的腊肉只剩下一小块的时候,我们幸运地分到一套房。得知可以搬出单身宿舍,妻子非常高兴,将剩下的腊肉全部炒了青椒,炒了一大盘,还开了一瓶酒。那一顿饭,是我们俩结婚之后吃得最多、吃得最香的一次。

老家鄂南腊肉香,香在整个冬季,香在游子们的心坎上。那一缕带着故乡特有的香味儿,把想家人的心紧紧牵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