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答疑解惑㊵】我奶奶经常在佛前求我的事业,会对我有不好的影响吗?

日期: 来源:南安雪峰寺收集编辑:


学佛修行

答疑解惑

第㊵期


Loading……









ON




大家好,又到了雪峰寺的答疑解惑时间。近期我们收到了6位读者的问题,在这里分享出来。一起听听师父们的解答,也许对您也会有所启发。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一音法师、普学法师、宇道法师、普证法师、法藏法师来参与问答。


如果您也有什么问题,请在文章的底部留言。每周周末更新一期(遇到寺院活动则往后顺延),敬请关注!



雪峰寺

问答实录


问题1

▷▷▷

师父吉祥,本人平时较爱开玩笑,昄依后就不能讲玩笑语了吗?

@一音法师

解答1

“玩笑”的定义是:使人感到好玩发笑(玩耍嬉笑的言语或行动),还有“捉弄”、“戏弄”、“恶作剧”的意思。所以,玩笑其实是属于十恶业中的绮语。如果你只是参加了归依法会的仪式,内心并没有打算归依三宝和依止三宝修学,那么,你自己决定。


但是,如果你是真心归依三宝,想要依三宝的教导去修行,那么,玩笑既然是一种绮语,是属于语言的一种放逸,那么,自然佛陀是不允许佛弟子开玩笑的,因为开玩笑的背后,是内心轻躁和掉举的一种在语言上的表现。换言之,喜欢开玩笑,这本身是与修行相违背的一种散乱的表现,归依三宝的正信佛弟子,是不宜开玩笑的。并且,由于玩笑中,常伴随着妄语和戏弄语,所以,玩笑是一种不清净的语业,应当遮断。


@普学法师

解答2

开玩笑属于戏论烦恼,戏论破坏戒定慧。喜开玩笑者心多散乱,容易退失善根,是故不必要的话尽量少说,把心安住在法上,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保持清净心。


@宇道法师

解答3

看你怎么定义“玩笑”这个词,风趣幽默是玩笑,胡闹恶搞也是玩笑。居士之间,适当的风趣幽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但是诸如恶搞之类的恶趣味会让他人生烦恼,这种恶习必须更正。玩笑一定是所有人听了都会心一笑,绝不可把笑声建立在他人的烦恼之上。助长此类习气,不仅让他人生烦恼,同时也为自身造作诸多业障。久而久之,必然为过往因缘而受果报。


@普证法师

解答4

不可以,就是不信佛的人也不能随意开玩笑的,因为玩笑容易隐藏谎言,使人误会产生仇恨,这和幽默不同。尤其是对于不那么亲近的人,尺度不好拿捏;对于亲密的人,玩笑开多了,也许会让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此外,说话太夸张,也有可能让自己养成不好的习惯,也许在其他不合时宜的场合一不小心就说了大话。总之,说话谨慎一点是有好处的,当然和朋友相处也不能太严肃了,所以要用智慧去判断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法藏法师

解答5

阿弥陀佛。

一切戏论,皆非实义。

玩笑最好少开,尤其是对于不那么亲近的人,尺度不好拿捏;对于亲密的人,玩笑开多了,也会让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此外,说话太夸张,也有可能让自己养成不好的习惯,也许在其他不合时宜的场合一不小心就说了大话。总之,说话谨慎一点是有好处的,有时为放松或调节气场,是可以讲个玩笑话的,但那是方便智慧。





问题2

▷▷▷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有的师兄可能精神状况不好,还有一种好像不识字的师兄。有佛事的时候会看到人。师父,像这种师兄去参加佛事,不会念经或念咒,只跟着跪拜,有福德吗?

@一音法师

解答1

有。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


@普学法师

解答2

有福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


@宇道法师

解答3

福德并不是你诵经拜佛菩萨赐予你的,佛菩萨给予你的是培养福德的方式,学习并且运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培养福德。或许这个过程中诸佛菩萨会提供助力加持,但是主导整个过程的人是你自己。例如在校读书,老师学富五车,同学勤奋上进,你游手好闲。勤奋的同学所掌握的知识一定高过你,成绩也必然高过你。还有一部分同学,刻苦努力却成绩不佳,虽是中下游成绩,但也不至于垫底。同一时间、同样的环境、同一位老师的前提,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条件和不同的天赋,造就了不同的成绩。学佛亦是如此!时间在当下,场所就是我们的娑婆世界,老师是佛陀,学习态度就是我们学佛的状态,学习条件就是我们的生活条件和文化水平,天赋就是我们宿世因缘所造就的根器对佛法的摄受程度。无论条件和根器如何,只需学佛态度端正,发心清净,必然有适合自身摄受佛法的因缘和培养福德的方式。


@普证法师

解答4

肯定有福德,念佛是最基础最直接的修行方式,跟您是不是识字没有任何关系,老老实实念佛就是了。当年佛陀所创立的佛法有两个传承的渠道:一是通过佛经、也就是文字来传承。二是通过心法,让人口口相传。所谓的心法,就是不通过文字来传承。只是这种传法,其广度和深度远远比不上文字的传播。但心法由于没有文字,反而更容易直指人心,让人顿生觉悟。只是佛教发展到今天,心法已接近于失传,已经很难让人看到了。所以说:不识字也可以参加法会、佛事:一来庄严道场、二来可以聆听梵音修炼耳根定力、三来通过跟着诵经跪拜念咒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法藏法师

解答5

佛教讲;“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只要恭敬三宝 必定会有无边福德利益。





问题3

▷▷▷

我知道《金刚经》有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奶奶经常在佛前求我的事业,会对我有不好的影响吗?

@一音法师

解答1

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开示的这个偈颂,是从究竟实相(即第一义谛)的角度来否定众生将庄严的佛相、佛声当做“如来”这样的行为。真正的如来是指法身,不是这样外相。但是,这个境界,也并非一般人有智慧能做到,而一般人,的确是在有相上去理解的“佛陀”、“如来”,从修世间福业的角度来说,你奶奶这样的发心,是正常的,虽然离佛陀从究竟意义上的教导来说,还差很远,但是,她这样的认知和行为,是代表着广大众生的普遍行为,所以,对你没有任何不好的影响,她也会因为对佛陀的深信和归依,而深种善根。虽然她今生没有智慧来了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奥义,但是,因为她现在不断地修集善根,所以在未来的无限生命中,你的奶奶一定会具足深广的智慧。


@普学法师

解答2

奶奶所求是有相修行,至心一处无事不办,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善的祈愿对你是好的影响,所谓“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修行就是从小小的善念开始,直至真如法界。


@宇道法师

解答3

不会,多虑了!这里面的“邪道”是指偏离了最初的道路。虽然这种行为偏离了成佛之道,但是不失为一种引渡众生入门的善巧方便。根本原则一定要坚定,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而不是为了见佛,即便见佛也是见自己明心见性的自性佛。好好学学《金刚经》吧,如果你有认真学习过《金刚经》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


@普证法师

解答4

没有多大的影响。(所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业报个人消”。就是说每一个人的生死烦恼,都要靠自己从修行中获得解脱,即使亲如父母兄弟,也不能代替;就像吃饭一样,自己吃,自己饱,谁也不能帮谁吃饭。不过,大家也许要质疑了,我们常说做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岂不矛盾?其实不矛盾,比方说家属过世了,我们帮他助念,那是因为亡者的神识还在,我们念佛,他听见了,也跟着我们一起念佛,所以对他有帮助。


也有人因为亲友遭到困厄,希望帮他消业,就去拜忏,这有用吗?当然有用。不过要当事人愿意相信,功效才大,否则,效力是很小很小的。当然,拜忏之所以有效,并不是说我们忏悔了,自己的果报、罪业,就可以推给佛菩萨而一笔勾销。佛菩萨是无法代人受报的,只能帮我们做担保,保证我们积欠的债务将来会慢慢偿还,让我们先暂时渡过难关,眼前不那么痛苦。


我们还听过“一子出家,九族超生”的说法。其实,还是指出家之后,可以用种种方式超度祖先,请他们一起来听闻佛法,参加共修活动,因而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到忉利天为母亲的亡灵说法,也回到王宫为父亲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神通广大,尚且不能代父母消除业障,只能引导父母修行,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所以,我们无法代任何人受报,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们受报。我们得靠自己一步一脚印,点点滴滴的努力,在生活中修行,才最可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很多人求速成,以为修行也可以走捷径,难怪越来越多自封为老师的人,自称能帮人家开悟,在很短的时间内帮人家达到成佛的目的。如果以正信的佛法来说,那准是自欺欺人,可别上当啊!


(摘自圣严法师《人行道》)个人认为:梵香跪拜希求人间福禄寿,口念心想皆是妄念贪嗔痴;如果我们在佛前供花供果有需求,岂不是跟佛在做交易,贿赂佛菩萨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上联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来源于古训:《增广贤文》,是其中较为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诗。精心想要栽培想要得到开放的花儿,最终却等不来花儿的开放;无意间折下的的柳枝插进土里,等再想起来的时候,柳树的纸条已经郁郁葱葱到可以为人们创造阴凉了。如果佛前烧香拜佛,无欲无求,反而更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


@法藏法师

解答5

阿弥陀佛。

你的奶奶在佛前求你的事业,那是给你祈求佛力加持,让你的事业更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题4

▷▷▷

师父吉祥,弟子因缘未到不能拜经,便想多一分恭敬诵经,有时双手合十诵经,有时单手立掌诵经,不知可否?顶礼师父。

@一音法师

解答1

如果不方便双手合十诵经,就将双手放下,恭敬读诵就好,没有规定必须要合十诵经,但是,佛门中从没有单手立掌的姿势和威仪,所以,不要单手立掌诵经,双掌自然放下,身体安稳地坐着或慢慢经行地诵经都可以,但不要单手立掌。


@普学法师

解答2

可双手合十,可放掌持诵经书,衣着得体,净身口意,恭敬尊重。单手立掌,不合威仪。


@宇道法师

解答3

合掌的含义,一是双掌相合代表和合,二是十指合于心口,谓十指连心。因十指平时散乱,合于一处代表一心。单掌多因行者独臂,或者一手持物品不便合掌。很是赞叹你精进求学和恭敬三宝的发心,但是恭敬不在于行而在于心。强行控制之下的行为越是庄重,诵持经咒越是心思散乱。随顺因缘即可,选择一个自己适应的方式一心不乱地诵持经咒摄受佛法,是对三宝最殊胜的恭敬。


@普证法师

解答4

不可单手捧经、又不能单手合掌。以双手捧经便可。又有时捧着经书时,看到出家僧人又要行礼,单手捧经,单手合掌,这样只手对经书不恭敬,对僧人又不尊敬。正确的做法是双手捧经,高举齐眉行礼,那就如法了。


@法藏法师

解答5

首先我们要知道诵经的意义。

第一是把佛经当作一面鉴察我们心行标准的镜子:凡夫难保自己不犯错,有时犯了错,尚不能知错改错,但当面对佛像,口诵佛经之时,就同听到佛在亲口说法来教诫我们一样,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策励修行;已经犯的过错,赶快改正,尚未犯的过错,决心不犯。


第二是将诵经当作代佛说法的神圣使命:佛法的主要对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众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数的傍生或畜生(动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虽在无人之处,或在无人听懂所诵的经义之处,只要有人诵经,就有异类的天、神、鬼、畜,来听我们诵经。


所以 只在于我们的心 不在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只要你的心用到了 用真了 都可以。





问题5

▷▷▷

师父吉祥,如何处理楞严咒与楞严咒心的关系呢?每天持楞严咒心就相当于读诵楞严咒了么?还是每天读诵一遍楞严咒后,闲暇时间诵楞严咒心已摄心呢?谢谢师父!

@一音法师

解答1

虽然从篇幅上来看,《楞严咒》与《楞严咒心》自然是有长短不同,但是,从陀罗尼的本身来说,《楞严咒》与《楞严咒心》的功德无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通过持诵《楞严咒心》来代替持诵《楞严咒》。对于佛菩萨来说,因为佛菩萨通达一切陀罗尼,所以,《楞严咒》与《楞严咒心》等无差别,但是我们凡夫众生,是没有通达陀罗尼的,所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楞严咒》与《楞严咒心》,不存在“谁能代替谁”这个说法。所以,你专心持诵《楞严咒》就好,《楞严咒心》可以理解成是《楞严咒》的“小咒”、“心咒”,对于那些没能背诵《楞严咒》的人,可以先教对方持诵《楞严咒心》以种善根,将来再学习持诵《楞严咒》。


这个道理就好比持诵《佛说无量寿经》和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对佛菩萨来说,《佛说无量寿经》与阿弥陀佛的圣号是功德等同的,但是在我们凡夫这里,能用《佛说无量寿经》来代替阿弥陀佛的圣号吗?还是说,能用阿弥陀佛的圣号来代替《佛说无量寿经》吗?


读诵《佛说无量寿经》,和持诵阿弥陀佛的圣号,从究竟的功德利益上来说,二者是相同的,但是,谁也不能代替谁。诵经有诵经的意义,念佛号有念佛号的意义——我们无法在任何时候去诵经,但是,任何时候是可以默念佛号的;同理,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念佛号来修集往生的资粮,但是,却无法从佛号上了知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与极乐净土的功德庄严,而一定要通过读诵和学习《佛说无量寿经》来了知。所以,这两件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存在二选一的问题。


@普学法师

解答2

楞严心咒出自楞严咒,是楞严咒的核心,主要功德是降魔。随自己时限长短,摄心诵持,对治烦恼,功德同等,左思右想,徒增分别。


@宇道法师

解答3

根据自己的因缘,自己选择就好了。实在因缘不具足,忙碌无暇,持诵咒心足矣。我个人比较推荐第二种方式,对于你们在家人来说,算是个两全的办法。每天早上诵持一卷全篇,平时诵持咒心以收摄身心。咒心即整卷咒的核心,类似文学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忙碌之下可用咒心替代全篇作为善巧方便,但是善巧并非取巧。若是投契取巧,妄想用咒心取代全篇,有害无益。


@普证法师

解答4

楞严咒心和楞严咒的作用相同的,念一遍楞严咒心等于念一遍楞严咒。一样的功德。另外不要执著于是不是相同,所谓奉教不二就是这个道理,既然信奉他,就要相信他。不作恶,多行善即可。


@法藏法师

解答5

经咒真言,皆为佛菩萨加持,楞严咒的咒心是楞严咒的核心,是在我们佛弟子没有时间持诵的前提下,非常简便的去持诵它的一个方便法门,如果有时间的话 还是要持诵整个楞严咒的。


所以当我们制心一处的时候,持诵楞严咒咒心的效果,是和持诵楞严咒的效果是一样的。





问题6

▷▷▷

师父吉祥,弟子偶读真常之理,不知四字何意,愿请师父解读。

@一音法师

解答1

先踏踏实实学习佛法的基础,并清净持戒,将来再深入地学习了义的大乘佛经。修行不应违越次第,更不应将佛法当做一种只在思辩层面上的道理去钻研。将来等你熟读并学习了《大般涅槃经》,再问这个问题。


就好比,如果你想学懂微积分,那就必须先学习初高中的数学知识,才能学懂大学里的高等数学,而不是在没有道前基础的情况下,一上来就直奔“高等数学”去问、去纠结,这不是一个正确修学佛法的修行态度和次第。


当然,若你的根器够利,的确可以在明眼人的点拨下顿悟,而无需修学次第,如六祖惠能大师,一听《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大悟。只不过,我不是五祖弘忍大师那样的明眼人,所以无法令你不需次第地顿悟;而你如果根性够利,那但见“真常”,便能入佛涅槃妙心而不落常见;不涉有无、断常等边见,亦不住于“中道”,入于离诸言说的不二之境,便能明白何谓“真常之理”。


@普学法师

解答2

原本自性,本自清净,如如不动。愿尔勤修,早日证得!


@宇道法师

解答3

真常谓真实常在,指如来所得法真实常住,又指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出自《楞严经》“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大致意思是:世尊即佛陀已经圆满修行,灭尽一切妄想,独得妙觉真常。


@普证法师

解答4

真常大意:就是“本性”、“本觉”。我们用清静之心去照应外物,那么外物自然就是清静的,此时,内外清静达成共鸣,这才是真正的清静。亦谓之:真常之理。


@法藏法师

解答5

真常就是真实常住。佛法中所说的真就是不变,既然不变,就会永恒存在。


真常其实就是每一个生命彻底觉悟后终极圆满的状态。生灭只是因迷惑颠倒而产生的假象,自性的本来面目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法尔如是。


感恩师父们的慈悲开示!本期问答到此结束,下周我们再相约。若您也有疑问,请到文章底部留言。




1

END

1


学习佛法,离苦得乐

打开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有问题

到文章底部写留言吧!

相关阅读

  • 学佛者最重要的事——学会听经闻法

  • 学佛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我自己身上用功。怎么样把诸佛的智慧,转变成自己的智慧,要得法才能转变。法是用来内观觉照的,用法来检查对比自己。佛法与我们的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在
  • 一个人修行不得力,就是发心不真。

  • 一个人修行当中能够灭恶生善,是他出离心跟菩提心的道心坚固。你这个人没什么道心,人家拜佛你也跟人家进去拜佛,出来你也跟人家出来,但是你生命当中没有目标。你也不知道你为什么
  • 佛源老和尚 | 哪里有法

  • 有僧乞师传法。源公曰:“我管你什么法师不法师,就知道‘南无喝罗怛’。什么法法法!什么法呢你?搞什么啊?哪里有法求?你求啊!”时某居士亦来拜见师。源公曰:“噢,求法求来了!正正当当的
  • 明向大和尚 佛法教理开示 | 病想

  • 佛陀出世是大医王,他是为了治众生的病而出现于世。他是来治我们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大病,是医治我们内在贪嗔痴大病。“换言之,佛是大医王,法是良药,僧是护病者——三宝的出现世间,是
  • 大师,圆寂

  • 2月5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圆寂。闻此消息,心里咯噔一下。本想写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和流浪气球共同导致的市场疲软,以及更换七步定投计划跟踪沪深300基金的事,也没
  • 当有人劝我去佛堂烧炷高香,我总犹豫

  • 《病隙碎笔》摘录史铁生坐上轮椅那年,大夫们总担心我的视神经会不会也随之作乱,隔三岔五推我去眼科检查,并不声张,事后才告诉我已经逃过了怎样的凶险。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
  • “唉,不谈也罢”

  • 民进党当局阻挡大陆吊唁团赴台,洪秀柱一声叹息:唉,不谈也罢。制作:环视频/弋可
    台湾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消息称,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圆寂,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12日中午到佛光山
  • 洪秀柱:唉……

  • 台湾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消息称,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圆寂,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12日中午到佛光山吊唁,被问及大陆官方吊唁团未获准入台一事,洪秀柱叹了一口气说:唉,我想不谈也
  • 大陆吊唁团在江苏宜兴大觉寺吊唁星云法师

  •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12日应询介绍,12日下午3时,大陆吊唁团在佛光山祖庭江苏宜兴大觉寺吊唁星云法师。吊唁团团长、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中央统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寻底经济

  • 伍戈:经济学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预见经济:拾壹月】内外需双重收缩,跨部门风险传导。内需方面,近期新冠密接人数升至疫情爆发以来最多
  • 用这个方法念《心经》,有不可多得的妙处!

  • 点击下方关注加入修行悟道共修群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小学生至大学生常诵增长记忆力,学业、事业、婚姻顺利、心想事成,功德无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