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印书画人生,走好自己的路

时间让中国书画回归到艺术发展道路、当代所谓的一线画家,在短短的20几年之后,将那些当时廉价出售作品,一幅四尺斗方两三千元的价格,提升到一平尺数十万元。从数字上讲,都在当时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以上。制造了书协,美协,各种职称制造了一线画家的市场神话。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能成长到今天的规模,无疑与前些年礼品买家和画商有关,他们将一大批当代画家带入了市场,带动了沉寂多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勃兴。当然,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价也长时间被限制在名头和职务的官本位世俗层面。

以往被艺术市场炒出高价的很多当代艺术品,并非出于审美和艺术价值而被收藏。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不高,只是书画家用平台和地位,来阐释中国艺术的一段特定历史,迎合了官员、土豪对艺术的猎奇和窥视心态。这类作品只能作为一种礼品和单纯的金融投资工具,很难得到艺术史学者和批评家们的真正认可。

直到2013的年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进入高潮,多年虚高不下的一线画家作品泡沫破灭,市场对其丧失信心。而在礼品市场磨砺出来的画商也开始冷静反观当代艺术,以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标准来审视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公款消费的限制和逐渐成熟的市场意识,使得艺术品的类别和价格都在转变。而伴随着这种趣味和价格的博弈,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当代艺术。更多的人意识到,炒作已变得不合时宜,更多的拍卖行、画廊和策展人开始更重视画家作品本身的个性化、独立语言及其艺术内涵。艺术界越来越关注新的更能代表中国的当代艺术,而随着藏家的日益成长,以及拍卖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愈加成熟,对这些新兴艺术家的作品定价正在逐渐向艺术价值转移。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中国一线书画家的市场已经结束了。究其原因,不仅是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也不仅仅是画商的抛售,有价无市是一线书画家面临的现状。虽然已经架构出与近现代、古代艺术大师作品媲美的价格数字,但巩固和支撑这一数字的基础不复存在。根本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家卖家绝大部分是商业投机者,而缺乏真正的私人收藏家,或有着权威艺术史学者专家们把关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

尽管当代艺术市场有过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但其后续发展的持续性令人堪忧。张徳印个人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近70%的销售额来自拍卖场掌控,操作不规范,交易不透明,职业操守低下,赝品伪作泛滥,假拍与拍假,严重缺乏法制管理。画廊在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市场中举步维艰。

受市场影响,一线画家对商业利润的过分追逐也成为艺术资源越来越单一、匮乏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到目前仍旧没有任何美术机构对当代艺术收藏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梳理,缺乏学术支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各个环节都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自发和盲目地发展壮大,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祸根,这些祸根引发的后果,正是一线画家市场结束原因。

长期以来,书画官员靠官衔与荣誉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已将艺术良知沦丧殆尽。美协、书协及官办书画院的领导大多数由个别政府官员把持着。官场上雅贿、雅藏风气肆掠,官办的书画竞赛、评奖大多数都被“关系户”垄断。在一些书画官员操办的各种评奖活动中,自己给自己颁奖、老子给子女颁奖、导师给学生颁奖、领导给情人颁奖等丑闻已是家常便饭。强权劫奖、强势抢奖、造假骗奖、合伙分奖、花钱卖奖、赞助要奖、拼关系跑奖、内定给奖等等各种评奖丑闻更是不绝于耳。在千奇百怪的黑幕和无奇不有的潜规则中,所谓的评奖,已变成某些文化官员敛财的砝码,玩弄权力的道具;变成了利益与利益的分赃,权力与权力的搏杀。书画市场乱象丛生,乌烟瘴气,书画界“天下苦秦久矣”。

一面是某些书画官员权力寻租,不知廉耻,从地方奖拿到国家奖,照单全收,毫不手软;一面是民间草根书画工作者望“奖”兴叹,既接近不到评奖平台,更不要说拿奖。

一面是书画官员仗着体制内的优势,巧取豪夺,贪得无厌,不仅把废纸都变成了钱,还变成了高端礼品,理财产品,融资抵押资产,洗钱道具,雅腐雅贿,买官卖官;一面是广大书画工作者生存的艰难,大量作品寻不到出路,挣扎在贫困线上,只能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度过余生。

一面是手握评奖大权的评委借此大肆敛财,对“关系户”的低劣作品获奖大开方便之门;一面是勤勉奋发的广大书画工作者为理想去拼搏的呕心沥血,鞠躬尽粹。2015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在深圳打工的33岁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流深,因贫病交加,在他寒风肆虐的出租屋内,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他所依恋的世界,再也没有醒来。几天后,流深的尸体才被人们发现,其形其境,令人心寒,催人泪下。据流深的朋友介绍,直到临死前流深还在艺术创作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