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骆宾王造反,仅3个月就被武则天摆平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妇孺皆知的《咏鹅》出自于7岁的骆宾王,我们小时候学唐诗,都会学的一篇古诗,朗朗上口。骆宾王与卢照邻、王勃、杨炯四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才学出众,尤其擅长写诗,而这样一位文化人最后居然造反,但却被武则天3个月就剿灭了。

公元683年,骆宾王还在老家的临海县当一名小官,也就是很普通的县官。在这一年的冬天,唐高宗李治驾崩,遗诏是立太子李显为帝。而当时的武则天已经在唐高宗时期,把持了朝政十几年,这种皇权在手的感觉让武则天很是享受,她怎么就这样放弃手中的权利。于是就决定废长立幼,目的就是继续自己独揽大权。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大权,便排除异己,谋杀唐氏功勋,并设立间谍机构,当时每个人都以告密自卫,整个帝国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骆宾王目睹了武则天的各种罪行,心中是愤怒不已,于是便联合当时手握兵权的徐敬业起义伐武,打出“拥戴李显,匡扶唐室”的主张。出师都要写檄文,骆宾王就起草写出了著名的《讨武氏檄》,可谓义正言辞,气势恢宏。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也不禁发出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武则天也不禁被骆宾王的才华所折服。

起义的“叛军”在初始阶段,势头不错,所向披靡,最后因为徐敬业没有抓住有利的战机,被武则天派兵剿灭了。这场历时3个月的起义,最终在扬州城下宣告失败。徐敬业被杀,而骆宾王的去向却不为人知,时至今日还存在着争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