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拒绝与胡蝶见面,“如果这样,谣言岂不得到证实?”

1931年11月20日,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一首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马君武自称他效仿古代北齐典故所做。这个故事说的是,北齐皇帝高纬带着自己的宠妃冯小怜亲征北周,想让冯小怜看到大军破城的景象,原本北齐大军马上可拿下城池,此时冯小怜正在化妆,高纬让大军等待冯小怜画好妆在进攻。北周大军利用这段时间抢修城防,反而转败为胜,北齐一战灭亡。马君武写这首诗讽喻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还在与蝴蝶翩翩起舞,将东北断送。

此诗一出,直接让张学良、胡蝶的名声一落千丈,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风流将军”,影星胡蝶则成了红颜祸水。事情过去后,马君武坦承,这首诗是根据当时的社会传闻“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胡蝶跳舞”写的。但很少有明白人去追查这则社会新闻的来源,它来自于日本通讯社,以此中伤张学良,引起民众对张学良的愤慨,从而转移国人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反抗情绪。并且,日本方面在报上大肆攻讦张学良糜烂荒唐的私生活,来败坏张的名声。以致于一首普通的打油诗,举国尽知,流传百年。

胡蝶是在1925年开启电影生涯。1931年3月,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九一八前,23岁的胡蝶刚刚走红,但是这段时间她正在拍摄中国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而张学良在九一八当晚,陪着英国驻华大使夫妇,观赏梅兰芳的京剧。因为当晚演出是为辽西水灾筹款,属于外事活动。两个人不但那晚没见面。并且因为这首诗一生都没见过面。

胡蝶很有政治头脑,在马君武发表这首诗后,马上在《申报》发出声明。对于还没有大红的影星,她没有借机炒作自己,也没有采取自家内乱,火上浇油的行动。国难当头,胡蝶以民族大义为念,凭借着洞察力,断言这是日本人的阴谋。她写道:“昨有日本新闻将蝶之小影,与张副司令之名字并列报端,其用意无非借男女暧昧之事,以遂其污蔑陷害之毒计。”“欲毁张副司令之名誉,阻止其回辽反攻”之伎俩。

1933年,胡蝶高票当选电影皇后。1946年,她从上海迁居香港。1966年,她结束了电影生涯 。1989年,81岁的胡蝶在散步时跌倒引发中风去世。张学良和胡蝶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见面,但都因为这首诗,他们都怕见对方。九一八过去后,张学良因公务去上海,有人欲从中促成与胡蝶谋面,张学良当即正色谢绝,如果这样,谣言岂不得到证实?

颇有意味的是,1964年6月,胡蝶应邀赴台湾出席第11届亚洲电影展,也有媒体问胡蝶是否要见一见张学良,他们可以代为安排。胡蝶笑答,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