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驾崩时留下遗言,如果朱允炆照办,可能就不会有靖难之役了!

从很多时候来看,有一些历史是会必然发生的,然而在这必然之中,也一定会存在着一些偶然性,朱元璋在自己临死的时候,交代的一些后事时,曾经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个字,如果朱允炆听进去了,恐怕后来的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不得不说的是,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放牛娃出身的他本来大字不识的几个,更不懂得什么兵法,然而却在众多起义军领袖中脱颖而出,并且一步步干掉陈友谅,打败了张士诚,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后,朱元璋虽然让国家渐渐的步入了正轨,人民安居乐业,然而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正是这些错误才导致了后来一件又一件的悲剧。

其中弊端显现,最早的是里的一条规定,立嫡立长。朱元璋为了选将选择继承人的规定,定下来,防止将来发生为争夺皇位手足相残的悲剧,却没有想到他定的这个制度同样也是一个悲剧。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就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朱标为人温文尔雅,仁慈宽厚,又颇有文采,大概因为自己早年没有什么条件读书,有长期在战乱之中生存,变得粗鲁不堪,所以朱元璋很喜欢这个跟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大儿子相同希望儿子将来能以人证治国,没想到几年之后,朱元璋就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朱标死后,按照他定下来的继承制度应该优先立长子长孙为皇太子,但是朱标长子早夭,朱元璋见朱允炆,跟自己的父亲朱标一样,非常孝顺,于是就要立朱允炆为太子,即使朱允文年幼,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朱元璋立他为太皇太子的想法并且亲自传授给他治国经验。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传一张,所有儿子当中最像性格最像他的驻地,跟朱元璋一样有雄才伟略,真是有些地方比父亲做的还要好,文武双全,朱标死了以后转账也曾经考虑过他当皇太子的事,但是因为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在怕他登基之后,不肯放过自己的其他儿子,所以只好力助印文为太子,因此朱棣的心里一直存在着不服气和不满。

知子莫若父,对于他自己的这几个儿子,他实在是太了解了,为了朱允文能够顺利的坐上皇位,他把儿子都打发到封地后,还不是很放心,留下了遗照,新帝登基后三年之内不允许藩王回京,这样还不够,因为朱棣的狼子野心太明显了,临死前朱元璋对朱允文和几个顾命大臣说,燕王病矣。

朱允炆当然明白祖父的意思,并不是说自己的叔叔病了,而是燕王必须要斩草除根了,但是朱允炆并没有发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不忍心伤害了自己的亲皇叔,而且他对自己的这位皇叔是很敬佩的,假如朱允炆这时候狠一下心的情况,那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朱允文明明有很多次可以除掉朱棣的机会,朱元璋死后朱棣曾违背父亲的遗愿回京奔丧,朱允炆完全可以用违抗圣旨的借口,将他就地拿下,但是他却放虎归山了,第二次犯错是削藩,把朱棣作为削藩的第一个目标的话,那时候朱棣还没有起兵的打算,兵马也没有准备充足,朱允炆是一定能打败他的,然而,朱允炆却偏偏把他放到了最后,给他充分的准备时间,朱允炆把朱棣放在最后对付是处于不忍,还是因为他太强,暂时打不过,这时候已经没有意义了,从朱允文作出削藩的开始他已经输了,假如朱允炆真正理解了朱元璋临死前说的那四个字,就不会落得最后丢了皇位葬身火海的下场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