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鞅之死的感想,秦孝公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所主导的“商鞅变法”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一个人物在最后竟被车裂而死,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凄惨局面,这让许多世人感到惊愕与不解。那么商鞅究竟因何而死,这个变法强臣治国之才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又受战国变法大家李悝,吴起的影响,心怀变法强国的雄心壮志。

商鞅年轻时侍奉魏国国相公孙痤并于府中任中庶子一职,公叔痤爱才心切,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卫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

然而魏惠王对小小一个中庶子毫不看重,更不会让商鞅一步登天担任魏国国相一职。

见举荐失败,公叔痤只得沮丧的说:“主公若不用卫鞅,那就杀了他,别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只当公孙痤病昏了脑袋开始胡言乱语,故而对他的话都不采纳。

魏王离去后,公孙痤召来商鞅,让他赶快逃离魏国。

对于公孙痤而言,向魏王谏言杀商鞅,这是尽臣子本分。转而又让商鞅逃魏,这是念师生之情。

对此不得不感叹,商鞅是幸运的,他的才华打动了年老的公孙痤,让这样一位病危的老人拖着躯体向魏王举荐,即便举荐失败,老公孙痤也不忍心真的让商鞅命丧于此。只是商鞅很清楚,魏王既不会用他,也懒得杀他,所以他并未急着离魏。

公孙痤(大秦帝国剧照)

魏王不用商鞅自有他的傲气,他的傲气来自于当时魏国强大的国力。魏国先后经历了李悝变法,吴起强兵,魏武卒攻城拔寨,开创了魏国的霸业,魏国在当时也是当之无愧的战国一霸。

而相比强大的魏国,西边的秦国就显得穷酸落魄了。河西之战吴起所率的魏武卒大破秦军,一举吞下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更糟糕的是相比山东六国(六国都在崤山以东,简称山东六国),秦国不参与中原诸国的盟会,也和各诸侯较为疏远,在当时秦国被视作夷狄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状况下,秦国积弱积贫,甚至有天下世子不入秦的怪谈。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以恢复穆公霸业为己任,发奋强秦,并颁布了举世闻名的“求贤令”。

商鞅听闻秦公四处招贤,欲复失地,于是就带着李悝的《法经》去了秦国。

求贤令

初见秦公,商鞅故意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霸道,王道”三种君主之策,这实际上是商鞅对自己未来上司的一种试探。然而秦公对这些毫无兴趣,听得昏昏欲睡,甚至觉得商鞅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只会高谈阔论的泛泛之辈罢了。

见此情形,商鞅并未气馁,他最后展现了真才实学,让秦孝公大感兴趣,两人交谈三天三夜,孝公仍不过瘾,公元前359年孝公封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得此机会,开始在秦国酝酿变法。

后来的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设立郡县等等等等。在许多教课书上我们都能见到高度概括变法内容以及分析利弊的结论。但事实上变法的过程远没这样波澜不惊,变法途中,商鞅也面临着着巨大的阻力。

变法开始后,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开始百般阻挠,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他们要求恢复王道,而非法治。最要命的是孝公十六年,太子犯法,商鞅认为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太子违法,那么作为太子的师傅也当受罚。

于是商鞅将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治了罪,一个割了鼻子,一个脸上刺字。值得一提的是公子虔之前是秦国的统军大将,更是秦孝公的大哥,商鞅对他的惩罚堪称羞辱,这也在将来埋下一颗复仇的种子。

以甘龙为首的旧贵族势力

好在即便有这么多阻力,商鞅依旧力行变法,秦孝公更是心胸坦荡,丝毫不怕商鞅功高盖主,在他的鼎力支持下,变法一往无前,秦国不但收复了失地,还从一个被诸国鄙夷的穷国一跃变成威慑六国的新兴强国。

好景不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临死前,孝公想将王位禅让给商鞅,商鞅推辞不受。我认为,变法途中,孝公的确给予了商鞅巨大的支持。但孝公禅让之举本质上还是在敲打商鞅,并为后来秦惠文王处死商鞅做铺垫,就如后世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求贤令面世后,商鞅带着他的满腔抱负来到了秦国,对于他而言,秦国是他一展拳脚的大好舞台,而对于秦公和穷弱的秦国而言,商鞅是带领他们走向富强的希望。

商鞅变法之时,秦公则是他最强大的后盾,唯有如此,商鞅才敢大规模颁行法令,才敢向世俗贵族发起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流言中伤,秦公总是无条件的站在商鞅一侧变法一侧,他给予商鞅强大的权力,不怕商鞅的光芒掩盖住他,更是义无反顾的苦心周旋。

可以说变法过程中,假如秦公缺少一丝信任,那毫无疑问,商鞅和他的变法将早早的被时代的逆流和漩涡所吞噬。

君臣之情

君臣同心

但是请注意,我上述所言的感人肺腑的话有两个前提:

1.商鞅一生都不离开秦国。

2.变法尚未大成。

然而收复河西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彻底失去霸主之位,相反秦国国力强盛,变法已然大成。这时外患已无,变法已经成型,不可阻挠,商鞅不再是秦国朝堂不可或缺的存在了。这甚至出现了一个秦国无法承受的后果,假如商鞅隐退后离开秦国,那他去了别国会怎样,当年商鞅既可入秦,那也可以去别国啊。孝公明白,他必须把商鞅留在秦国的土地上

公元前340年,商鞅受封于商於,号为商君。

这样的赏赐看似恩重如山,然而古时的商地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唐人贾岛曾诗云:“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明人吴显诗云:“乱石深处是商颜,石磴险地鸟道间。”足可见古商於山路崎岖。

更关键的是,秦国只需把守住武关,就掐死了商於通往蓝田进入关中的路,这样一来商於的政治影响力根本无法波及关中,商於的地理地形地势更是决定了商於无法通过耕战威胁秦国。

至此,秦公的目的很明显了,将商鞅困在商於,让商於再次养老,著书立传,教导学生,给秦国源源不断的输送法家人才,这完全符合秦国的长远利益。

至于禅让之事毫无疑问只是一种敲打。

然而孝公的手下留情并不能代表秦惠文王也会如此,恰恰相反,在新君眼中,商鞅并非他的得力臂膀,而是足以威胁他王位的权臣。

商鞅此时已生了退隐之心,激流勇退是好事,可惜商鞅退的有点晚了。

商鞅功高盖主引起猜疑,公子虔等人火上浇油告发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到了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见他未带任何身份凭证,拒绝让商鞅留宿。他还告诉商鞅,商君立法规定,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连坐”治罪的。商鞅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被自己的法令害死。这也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

无奈,商鞅逃回他的封地商邑,组织邑兵攻打郑国,秦国遂发兵讨之,商鞅兵败战死。秦惠文王命人将商鞅尸身带回,并处以车裂之刑。(尸体都不放过真的是过分了)

商鞅之死令人扼腕叹息,一代变法强臣最终还是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关于商鞅之死,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变法过于刻薄寡恩,执法严酷,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社会矛盾凸显,为平民愤,商鞅得死。

二·商鞅是旧贵族势力的眼中钉,他的变法触及宗室贵族的核心利益。

三·秦惠文王必须让商鞅死。首先,商鞅的影响力足以撼动秦惠文王。其次,变法导致王权加强,宗室贵族势弱,贵族与王权矛盾加深,新君继位为不得罪宗室贵族,不得不将商鞅推出当替罪羊。

商鞅落难

就这样商鞅完成了他轰轰烈烈的变法,并最终埋身于这骇人的政治漩涡。历史上对商鞅的评价正负皆有,有人称他为冷血的王权走狗,有人说他是笃诚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人自然是多面的,这无需赘述,相比较商鞅,他的变法经历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两千多年前的商鞅用生命践行了改革的意义,他展现了改革的红利与凶险,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富国强民之路。

我坚信只要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不畏艰险,齐心协力的支持改革,迎接变革,中华民族必然将迎来复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