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最后居然得善终,聊一聊南宋一代权奸史弥远

一笛清韵渺然去,半坡瘦竹吟秋风。大家好,我是竹吟风。接续上篇讲述的南宋一代权臣韩侂胄的悲剧收场和死后骂名滚滚(详见拙作《千秋功罪任评说,聊一聊一代权臣韩侂胄》),今天笔者接着和大家聊一聊他的死仇,也是继任者---史弥远。

笔者认为历史上的史弥远是一个十足大奸臣,他主张对金求和,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胆敢暗杀别的大臣,甚至假传圣旨,直接更改了皇位继承人。他培植亲信(臭名昭著的“三凶四木”)、排斥异己,专横跋扈,权倾两朝,并用推崇理学的方式笼络知识分子,并因此获得这些人的支持。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在南宋历史上,岳飞与秦桧,韩侂胄与史弥远,这两对冤家的事迹几乎是同一个翻版。但是结局不同的是:历史上岳飞得以昭雪,极尽哀荣,秦桧铸铁跪像,遗臭万年;而元代儒生写的宋史里韩侂胄倒成了奸臣,史弥远却成了贤相。历史,何其荒唐!

韩侂胄此人,虽然志大才疏,北伐失败,但终究是张浚一类人物,可以算是权臣,但算不上奸臣。而史弥远此人,勾结皇后,矫诏调兵,暗杀宰相,欺侮君王。此后终宁宗一朝,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禁中兵权,玩弄宁宗于鼓掌之间。在宋宁宗死后,又擅行废立,立理宗又把持朝政9年。他在两朝擅权26年,远长于秦桧和李林甫的19年。而且秦桧、李林甫也没有行废立之事,一直是皇权之下的宰相。如此比较,此人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十足的权奸,而不仅仅是南宋一朝。下面书归正文,细聊此贼:

史弥远((1164年-1233年),字同叔,是南宋政治家史浩的儿子。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史弥远开始踏上仕途,补官承事郎。淳熙十四年(1187),他考中进士,并一路高升,一直做到太常寺主簿。后来,因父母年老,他请求回家侍奉父母,并在史浩死后守丧。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他重新回到朝廷,出任一个八品小官。开禧元年(1205),他开始逐渐受到重用,一直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成为朝廷的三品大员。

当时,韩侘胄主张对金朝作战,希望以此来扩大宋朝的疆土,从而巩固皇帝对自己的宠幸和自己的权位。可是,宋军在前线大败。消息传来,朝廷一片混乱。宁宗请所有官员就此事发表意见,史弥远上疏说:“坚决主张对金作战的人认为只有先下手才能取得胜利,可是这是军队将领的事。至于国家体制、宗庙社稷等方面的事,由于涉及面很广,怎么可以将数千万人的性命孤注一掷呢?京城是国家的中心,如今已有很多将士去边疆守卫,倘若再派人马到边疆,谁来保卫京城?”

正当史弥远与韩侘胄对于金朝的态度分歧明显化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有利于史弥远的事情。开禧三年(1207)二月,正在前方与金朝打仗的宋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变降金。这个消息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极大地动摇了宋朝抗金的信心。由于韩侘胄是主张抗金的,所以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挫败。

不久,宋朝派使者去与金朝议和,金方提出以韩侘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个要求韩侘胄当然不能答应。史弥远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他知道皇上虽然信任韩侘胄,但总归把议和看得比韩侘胄的脑袋更重要,于是决定除掉韩侘胄,以此换得金人的满意。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取代韩侘胄的地位。

史弥远也知道这件事凭自己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的,于是他开始寻找外援,被他找到的是当时的皇后杨桂枝。当初宋宁宗立皇后时,韩侘胄并不支持立杨氏,因此杨氏很早就对韩侘胄怀恨在心。史弥远首先找到了杨皇后的哥哥杨次山,让他在杨皇后耳边吹风,请她向宋宁宗提出罢免韩侘胄。虽然杨皇后极力对宁宗说韩侘胄主张对金用兵将不利于社稷,但宁宗总是置之不理。

史弥远并没有放弃,既然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决定赌一把,找人暗杀韩侘胄,到时候宁宗想不用自己都不行。于是,他暗中与杨皇后一起伪造了一封宋宁宗的密旨,又找到主管殿前司公事的夏震,让他去杀掉韩侘胄。史弥远向夏震出示了这封假圣旨,说这次行动是宁宗的旨意。夏震听说让自己去杀韩侘胄,震惊不已,不敢相信,因为那可是当朝第一重臣啊。可是看到所谓的圣旨,他也无话可说,只得表示愿意拼死效命。当年的十一月,夏震带领禁军埋伏在路旁,在玉津园用棒子打死了韩侘胄。韩侘胄已死的消息传到宋宁宗耳朵里,宁宗最初不相信。过了几天,才相信这是真的。韩侘胄死了,去金国讲和的任务就交给了史弥远。

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与金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嘉定和议》,把宋金关系由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外还以“犒军”的名义送给金朝白银300万两。当史弥远带着这份和议回到宋朝时,屈辱的内容引起了许多朝中大臣的强烈不满。然而,宋宁宗却很满意,于是开始重用史弥远。史弥远终于实现了取代韩侘胄掌握朝政的计划。

其实,在史弥远暗杀韩侘胄的计划里,除了杨皇后外,还有一个皇室成员参与,那就是当时宋宁宗唯一的儿子赵询。赵询后来被立为太子,但却因病死了。赵询死后,宋宁宗另立同宗室中的赵竑为太子。赵竑十分看不惯史弥远的专横,曾经私下里放言说等自己即位后就要把史弥远流放到边远地区(“弥远当决配八千里”)。谁知道史弥远早就在赵竑身边安插了耳目,所以这句话被史弥远知道了。为了解除后患,史弥远开始在宋宁宗面前说赵竑的坏话,想要废掉赵竑另立他人。

当初同样作为太子候选人之一的,还有另一个皇室子弟,名叫赵贵诚。史弥远决定用他来取代赵竑。嘉定十七年(1224)闰八月的一天夜里,宋宁宗病死了。当时,史弥远正在宫内,他首先封锁消息,然后派人把赵贵诚叫进宫。杨皇后也在场,史弥远便要求杨皇后假传圣旨,废掉赵竑,立赵贵诚为新皇帝。杨皇后虽然曾经与史弥远合作,但现在毕竟关系到皇位,对于国家来说是无上之大事,所以她一开始很为难,一方面知道史弥远不好得罪,另一方面又不敢擅自决定太子的废立。史弥远早就想到杨皇后会犹豫,他已经事先拉拢了杨皇后的兄弟杨谷等人,让他们来劝她,并派夏震看守皇宫及赵竑。杨谷对杨皇后说:“史弥远手中握有重权,咱们得罪不起他。宫里到处都是他的人,如果不立赵贵诚,恐怕会生兵变,到时候咱们杨家就大祸临头了。”杨皇后想了很久,终于勉强答应了。

于是,史弥远对外宣称宋宁宗早就下诏将赵贵诚立为太子,赐名赵昀。他还拿出一份伪造的宋宁宗的遗诏,上面写着废赵竑为济王,立赵昀为太子,即帝位。这就是宋理宗。

新皇登基不久,为了防止赵竑的不满,史弥远又想办法将赵竑一家流放到湖州,后来又借“霅川之变”,派人逼迫赵竑自缢,并对外宣称赵竑是病死的。除掉了这个心头之患,史弥远便可以高枕无忧地做他的首辅大臣了。果然,理宗即位后,就拜史弥远为太师,照旧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晋封魏国公。

除去韩侘胄后,史弥远整整做了17年宋宁宗的宰相。等到理宗即位后,他又做了九年宰相。他利欲熏心、专权独裁,一味重用谄媚卑鄙之人。宋理宗虽然也知道这些,但为了感谢他拥立自己的功劳,往往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有御史谏官说史弥远如何邪恶,理宗也从不追究。赵竑被迫自尽后,许多正直之士纷纷出来议论此事。史弥远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正直君子统统贬黜放逐。当时,史弥远身边有著名的“三凶”和“四木”,所谓的“三凶”是指李知孝、梁成大、莫泽;“四木”是指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他们依附史弥远,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不过,对于理学学派来说,史弥远却算得上是一位“大恩人”,因为史弥远专政期间大力推崇理学,实际上,他是把这作为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嘉定和议签订后不久,史弥远起用了诸多理学人士,并为之前被诬蔑的一些理学大家平反昭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史弥远还追赐岳飞的谥号为忠武。这些笼络手段自然受到理学人士的欢迎,而史弥远也因此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由于史弥远对理学的大力倡导,史弥远死后不久,理学被确定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

当然,也有理学家看穿了史弥远的真面目,依然对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对于这些难以笼络的人自然也毫不客气。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就因为批评史弥远,先后以“谤讪”、“诬诋”罪名被罢官。

从嘉定元年十二月开始独相宁宗、理宗两朝,长达25 年的奸相史弥远擅权时期,其集团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他招权纳贿﹐货赂公行。他们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宋朝从此一蹶不振。如此权奸到最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还得了善终。

更可悲的是,后世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学人士对其心怀感激之情。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对其罪恶,仅在传末用"废济王,非宁宗意。……擅权用事,专任憸壬,……用李知孝、梁成大等以为鹰犬,于是一时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云",数句贬语以终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