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悍将悲歌:袁大魁坚守悬岩千仞,清兵勇苦凿石道九天

太平天国悍将悲歌:袁大魁坚守悬岩千仞,清兵勇苦凿石道九天

1868年,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北方捻军主力覆灭了,包括遵王赖文光的东路军和梁王张宗禹的西路军。正在这悲壮的时刻,还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大胆宣告太平军还在,一下子聚集了上万打散了的太平军和新加入的义军。这人就是袁大魁。

袁大魁曾是梁王张宗禹的部将,跟着张宗禹东征西讨,但是他当时的名气很小,不为大众熟知。直到他继续扛起太平天国大旗,被推为新首领后才有了名气。袁大魁是在西路军打散后幸存下来的一名将领。他新召集上万人后,宣传太平天国正朔,并且继续蓄发。

清军这时候士气正旺,而且可以全力对付袁大魁所部了,于是迅速展开围剿。但是袁大魁部众都是临时召集的饥民和各路起义军,虽然还有一部是原来的太平军,但都是散乱的,都还没来得及整编和锻炼,所以这支太平军是很松散的,战斗力很一般。

败仗马上就来了。宜川(今陕西宜川县)一战,袁大魁部伤亡5000以上,被俘者更多。军中骨干如检点张大有、指挥施万才、李纲山、李成玉、将军曹振邦、两司为周友明、军功袁昆冈都被折损殆尽。袁大魁只带了壮士60人血战突围而逃出生天。

袁大魁倒是非常坚韧,一路立刻又召集散勇和饥民800人,边打边走,可惜这些人毫无战斗力,一战便溃。几个月后,袁大魁攻占了陕西保安县老岩窑,这时候他才知道乌合之众是不行的,于是开始整编身边的1000号人。共编为五队,每队设一指挥、一将军统带。同时还操练射击和刺杀,还教指挥官们一些战法兵机。

三个月后,也就是1869年春,清军侦查到了袁大魁这最后一支陕西太平军盘踞老岩窑的消息。于是在三月末,清军大队人马杀到了老岩窑附近。令清军头痛的是老岩窑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老岩窑的岩壁有千仞之高,底下是洛水河,远远望来,它就高悬在岩壁当中。只有一条单人小路连着一座小木桥通入。木桥是活动的,由巨绳牵引着,太平军随时可收起木桥,清军就算插翅也难飞进来。

清军卖命攻下了岩底洛水边的战垒,但是无法靠近老岩窑。清军将领冥思苦想,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偷偷地从侧面凿一条石道到达老岩窑的岩石顶部,然后在顶部立一石柱,再让兵士的腰部系上绳子,绳子另一头绑在石柱上,然后自上而下空降老岩窑洞口偷袭。

于是清军正面佯攻太平军,每天炮火不止,地动山摇,还堆积柴火,扬言要用火攻。这样把太平军的注意力吸引在正面。而在老岩窑侧面,清军监押这着数十石匠日夜不停地凿石道。这样持续了近十天。终于在第九天时,石道凿成了,清军将领窃喜,立刻派20名擅长攀岩的胆大军士打先锋。

清军把炸药和火弹运到岩石顶部,分发给那20名“空降兵”。半夜时分,太平军的守卫放松了,这时候清军开始偷袭。20名“空降兵”突然出现在洞口,并绳子上不断有炸药和火弹滑送下来,他们把炸药和火弹不停的扔进老岩窑,顿时太平军大乱,被炸死一大片,清军大队人马趁机上下夹攻,最后攻进老岩窑。

可惜陕西太平军末将袁大魁和近千太平军顷刻间玉石俱焚,全部被杀。自此北方打着太平军旗号的抗清军队彻底覆灭了,只剩下回民义军还在驰骋,不过此刻他们也成了孤军,清军没有了后顾之忧,枪炮都指向了他们。

​参考资料:罗玺纲《太平天国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