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 | 茶亭、客栈和“字纸亭”

关北茶亭的历史,据代代相传,可以上溯至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茶亭修建进入繁盛期。那时,商业交流日趋频繁,各地民众纷纷出资,筑亭煮茗,普惠行旅之人。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长距离贸易运输越来越频密,官道也延伸至更多地方,崎岖艰险的山间小路、熙熙攘攘的交通要道、人头攒动的山口桥头,处处可见茶亭。茶亭,成为古道上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关北古官道设立茶亭、客栈的标准,资料尚未找到,只能按关北的实际情况来观察, 大致是“十里一亭,十里一铺”。

比如,客栈设立:举拿山老街、厦坪老街、石门、碧溪、小通横店为例,各自距离最近的多为十里左右。

关北凉亭设立:关北垅里的南岸至碧溪古官道上的马石垇亭,茶坪的念先亭,山陂楼至五雷仙山脚下的凉亭,石门亭,各自距离最近的,也多为十里左右。

据说,古时,凉亭都备有茶水、食物、被褥等物,供往来的行人使用,路人用后会自觉留下零钱,再由住在山下的护道人购买添置新的物品,这种古朴遗风,现在就像童话一样引人遐思。

再观察小通村的凉亭:小通历来是永新、遂川、泰和三县的交界地,有通往关北的五雷仙上的“望亭”、南瓜垇的凉亭,通往厦坪的 “锡龄亭”,通往泰和的高邮岭上的“高邮亭”,通往遂川的狮形坳上的凉亭,这五个凉亭各自距离最近的,也多是十里路左右。

古时,凉亭叫茶亭。从小通田南村背走上五六里,便到岭头“狮形坳”,那里有个凉亭,公路未通前,古道上人来人往,是很热闹的。传说,以前凉亭边,搭有木棚子,住着一位老庵人,她施茶修行,日日为过路挑夫、皮箩客、行人烧水煮茶。最多的时候,一天烧十多担水施舍路人。

此等善人在关北比比皆是,敦厚纯朴的先人把在古道上建亭修路,施茶施点心,看成一种功德和修为。

山野古道,孤悬一亭,行人至此,劳累可得小憩,风雨可得暂避,日夕可得安歇,饥渴可得到餐饮,足以见前人的用心和善良。以今人的眼光看,古道凉亭是当时人们积德行善、追求和谐的一个历史见证。

先人们施茶行善的遗风一直延续下来。一直有人出资修缮日渐废弃衰弱的凉亭,至今还有逢年逢节打扫凉亭供茶水,铺修道路锄路草的习俗,一直存续至今。

古官道上还建了“字纸亭”。过去,读书不易,越往上读越不易。所以那个年代,对文化、文化人除了尊重,更有敬畏。关北有老人回忆:民国末期,拿山厦坪已有几所“新学堂”,都是当地乡贤筹款集资办的,现在从厦坪官路上进沉塘村路口的商校,原址就是“文化学堂”,“新学堂”拿山街、石门等也有。古官道上多处建的“字纸亭”三尺见高,无顶,便于读书的学生焚烧写过字的纸。(袁晓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