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下的“智慧”:美苏真的能握手言和了吗?

冷战并非都是竞争。虽然美国和苏联经常纠缠于争斗之中,但是它们之间不时也有合作。如在防止大规模战争方面,美国人和苏联人就有着共同的强烈关注。然而反常的是,他们却都通过建立巨大的核武库,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动全面战争的代价是谁都无法承受的,而且,幸而那些掌权者的头脑都还算清醒,因而成功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他们也十分有效地通过相互刺探情报而使双方最大可能地分享彼此的各种信息——虽然并非心甘情愿——从而大大减少了情报的独占性。到20世纪80年代,各类间谍卫星能够探测出地球表面任何一种体积大于容量为30加仑的啤酒桶的物体。美国人和苏联人都对各自最易轻举妄动的将军、政治家和海外保护国的好战行径加以有效的控制,只允许各种代理人式的战争在那些贫穷地区(如安哥拉和东南亚等地)展开,而且这些战争的胜负——至少对于他们而言——无关宏旨,主要是同他们的声望和面子有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就已开启了学术和文化领域的交流。到20世纪70年代,此类合作得以进一步加强,相互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发展,甚至两国领导人还恢复了当年斯大林和罗斯福所开创的首脑会晤惯例。

柏林墙

当然,冷战的压力确实促进了美国及其盟国之间异常紧密的合作。美国不仅签署了成立上述各类国际机构的协议,而且还监督日本的重建工作并准许日本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在欧洲、南亚和东亚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军事同盟,并且对学术交流给予了规模空前的资助。美国公司所建立的各种分支机构遍布数十个国家,也允许外国公司在美国经营业务。诸如此类的合作项目的确在形成一个比苏联更强有力的阵营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尽管与中国存在着隔阂,东欧也曾多次爆发暴乱,苏联还是在其盟国之间建立了一个经济上相对松散但军事上相对紧密的合作框架。西欧诸国则在当年彼此争雄的两个老对头——法国和德国的领导之下,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试图在其他事务上防止美国和苏联对于欧洲的全面控制。欧共体渐渐地吸纳了愈来愈多的国家,也承担起愈来愈多的责任。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组织改名为欧洲联盟(EU)时至今日,欧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类似于超国家的组织,在诸如经济、农业和移民政策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其成员必须遵守执行的强制性措施,还在环境、教育,或者技术标准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非强制性措施。如此一来,冷战,表面看来呈现出一种残酷的竞争态势,但实际上却促进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内部乃至它们之间的合作和一体化趋势。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盟旗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