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效忠于慈禧,而没有拥护年轻的光绪皇帝,这是为何?

我们知道,在清朝的最后几十年时间里,权力一直都是在慈禧手里把控,所以说,她才是这个国家的市井管理者。不仅如此,手下的那些大臣也对她非常的忠臣,其程度远超皇帝,而且,就是那些名臣也同样如此。连李鸿章都是如此,可是作为晚清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什么他没有拥护年轻的皇帝,反而效忠于慈禧呢?

首先,就得说说慈禧和光绪皇帝两个人的权势。可以是非常的明显,皇帝根本就没有好啥呢么实质性的权力,完全就是一个扶持起来的傀儡而已,他的言行举止、吃喝拉撒都是处于一个被监视之下。至于后期皇帝伙同康有为等人实施变法,其实慈禧是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是没想到会触及她那么大的利益,所以就及时阻止了这场革新。说白了,权力都在慈禧这里。即便李鸿章去了,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在把控权力这方面,慈禧是做的非常好的。将近半个世纪,继任皇帝轮流登基,但是权力都在她这里,一直没有转交出去,更没有那个皇帝将权力夺走。可以想象,这个女人对于权力是多么渴望。当权力在手里的时候,那些大臣才不会傻到去和她作对,说什么将皇权还给皇帝的傻话,而作为最会做官的李鸿章,更不会这么干了。

其次,是慈禧对于李鸿章的态度上。李鸿章想着搞洋务运动,来建造坚船利炮,提升国家实力,这一方面慈禧起码是比较支持他的,不是说慈禧不想国家强大,她也有着和李鸿章同样的强国梦,但是他的一些俄行为严重的阻碍了这个梦想的进行,比如说贪扣军饷,建造楼阁,时常搞大型宴会,这些特别花费银子的活动都是无法让清朝能够顺利的去增强实力。不过,起码在思想上的某些方面,他和李鸿章是一致的,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没有理由去反对她。

此外,在朝廷中,李鸿章有一个死对头叫翁同稣,而且他们两个之间的恩怨也并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当初捻军起义,翁同稣的哥哥就曾经受命带着军队前去平定叛乱,结果战事不利,于是李鸿章就上书弹劾,使其被流放边疆。于是双方就此产生了仇恨,时常唱反调。更重要的是,这个翁同稣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那就是皇上的老师。

最后,在理念上,双方不合,皇帝就知道脑子一热改革,以为这就能国家进步了,但是当时的改革对于清朝是伤筋动骨的改动,并不理智,这一点对于李鸿章老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就这一点,李鸿章也不会和皇帝站在一个阵营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