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你的”真爱“果真是刘备吗?

作为家喻户晓的一部古代名著,多数中国人都被作者罗贯中洗脑了:在作者笔下,刘备完全就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仁义重情,忠厚仁爱,堪称完美;

同时,在这样的“神人”下面,作者还为之安排了许多“神”一样的能臣悍将,文有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武有关羽张飞,一声怒吼就可以击退万千敌军。

可是,作者既然如此厚爱刘备,为什么却又把刘备和他兄弟们的结局安排的如此惨烈?换言之,他的“真爱”真果真的是刘备吗?

刘备集团

刘备,堂堂一国之君,亲自出战,为兄报仇,结果却被一个毛头小子打败,病死在白帝城;诸葛亮七出岐山,次次失败而归,最后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倒在北伐的路上;彪悍如关羽 ,斩颜良诛文丑,最后竟被一个小将擒获,死地窝囊;张飞的结局更是让人跌破眼球,睡梦中被手下割了头颅,真是惨烈到家。

古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罗贯中对刘备。虽然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的结局安排地异常悲壮和惨烈, 但这并不妨碍罗贯中同志对刘皇叔的“崇拜和热爱”。在小罗同志眼里,刘备就是完美的化身,刘备集团几乎集合了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品性。

作为集团首领,刘备成了仁义的化身,成了中国儒家仁爱思想的宣传大使:

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过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中,身为一个军事集团领导人的刘备竟然不顾集团面临瓦解的危险,连拖带拽地把上万的樊城百姓团结在周围,一起逃亡;

猎户刘安为了招待落难的刘备,竟然悄悄杀了自己的妻子做成菜肴款待刘备。这是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才会让人做出如此“大义灭亲”的事情?刘备的“仁”已经绝顶了!

如果这不是“真爱“,这又是什么了?

古人又说”爱屋及乌“,既然小罗统治如此”爱慕“刘皇叔,那么对他身边的人自然也是不吝”赞美“了。

对于刘备集团的其他核心人物,作者也是秉着一颗深深爱慕之心,将他们刻画成了”神人“一样的人物:作为集团的智囊袋,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临危受命,鞠躬尽瘁,智慧超凡“,堪称是360度无死角集高情商高智商高人品于一身的完人。

在第51回至第56回中,罗贯中更是将自己“爱屋及乌”的心意表达地淋漓尽致:东吴都督周瑜尽管可以“谈笑间“就消灭曹操80万大军,却敌不过诸葛亮的料事如神,最终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慨叹中离开人世。

其他核心成员,忠义的关羽,勇武的张飞,在小罗同志眼中都成了无与伦比的完人。尤其是关羽,竟然成了”关二爷“,被百姓和帝王当成”神仙“供奉在庙宇。如此真爱,谁能比?

然而,在作者心中,就是这样一批集人间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气于一身的”神人“般的集团为何却遭到了失败的结局呢?而且他还用”慢镜头“极其细腻地写出了刘备集团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和灭亡的。难道之前的”美好回忆“都是假的?都是小罗同志的虚情假意吗?

对此,小罗同志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而是把刘备集团如此结局的原因都归结为“天命使然”:既然他们都是神人一样的存在,人力自然无法主宰他们的命运。他们之所以会走向灭亡,都是上天的安排。这样,他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这个解释是很无力苍白的。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罗同志这样安排刘备集团的命运,确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们在深深地惋惜中更加敬佩刘备和他的那帮弟兄们;因为他们的失败,人们也会忍不住思考其中的原因,进而更深地去理解小说的用意。

这样的安排无形中促成了人们对刘备的同情,让刘备的故事流传的更加久远!这未尝不是”真爱“的一种最好方式:一方面赋予刘备集团最美好的性质,一方面又把失败作为天命安排成他们的结局,让人们在深深的同情中感受到作品的悲剧美。

把美好的东西打破,更容易让人震撼,让人们永远不忘记。这就是罗贯中对”刘备“的”真爱“方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