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历史上的三位尚书

作者:阴鹏鹤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尚书自唐代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等各部长官后,一直到清朝,均属于高级官员。明代六部尚书为正二品官员,清代为从一品官员。查阅资料,乐亭在历史上和今辖区内出现过三位尚书。细细品味这三位古代高官,他们还是有许多东西需要考证的,进一步填补了乐亭历史空白。正如《读乐亭》所说的,研究乐亭,记写乐亭。一、方志中的尚书——李元璋

李元璋(1139年~?),字宝臣,据《滦州志》记载“少颖悟,每数千言,一览成诵”。金正隆元年(1156)中举,任西北路招讨知法,因有政绩,升左三品校法,历任石城县主簿、丰润县丞、山东夏津县令,金章宗泰?年间,吏部考察吏绩时,被山东举荐为吏治贤能第一。李元璋因为提出“正纲纪、近忠直、远邪佞”的建议,被金章宗采纳。被提升为吏部尚书,官至少中大夫、上护军府、陇西郡开国侯,食邑两千户,实封百户,赐紫金鱼袋。其兄李元道,词赋进士,官至节度判官,祀乡贤。

李元璋有四子五孙,长子邦基,为榛子镇监酒;次子邦秀,为忠显校尉;三子邦彦,为平州观察推官;四子邦献,以文字科出身,授元平滦路副都总管。孙李纬,官至警使;李缨,官至千户;李纲,惠州同知;李经,元帅府镇抚;李绘,敦武校尉。

为什么我称李元璋为乐亭“志书中的尚书”呢?问题就出在我县历代县志对他的籍贯记载上。

我县第一部地方志——明朝万历天启《乐亭县志》记载李元璋家族五代时从定州迁居马城县南居住,但是没有李元璋后人的记载。李元璋条目下有这样一个按,对此作了解释:“正隆间,乐亭犹未置,总属马城县,则为城,则宜志也。以后既析治,而璋之子若孙分属马城,故不载。”

清朝乾隆二十年《乐亭县志》没有记载李元璋的籍贯,只是他的条目下,引用《滦州志》和《永平府志》对他的子孙进行了简要罗列。同时引用了万历天启《乐亭县志》的说法:“正隆间,乐亭犹未置,统属马城县,则马城人宜志也。后既析治,而璋之子若孙分属马城,故不载。”

清朝光绪三年由史梦兰先生编撰的《乐亭县志》记载:李元璋,马城人。但没有李元璋后人的记载,也在他的条目后沿用了旧志的注解。

民国《乐亭县志》和《乐亭县志》(1994年版)对李元璋籍贯的记载是:马城人(旧志为马城)。没有李元璋后人的记载,也没有注解。

从我县历代县志的记载来看,李元璋的籍贯是马城(光绪年史梦兰先生编撰的《永平府志》也记载李元璋是马城人),马城县治所在今滦南县马城镇,也就是说李元璋应该是滦南人。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县志记载他是马城人,但是没有说他是哪个村的啊!乐亭县是从当时的马城县析分设立的,曾经是马城县的一部分,说不定李元璋的老家就在咱乐亭这边。可是回头看看历代县志对李元璋的记载,尤其是民国县志和1994年版县志,写到他的籍贯后面都加了个注释——旧志为马城,好像底气不足。还有如果李元璋是乐亭的,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因为“分属马城,故不载”呢?是不是他的后世子孙籍贯是明确的呢,李元璋就是滦南县马城镇人呢?如果真那样,可是我县的历代志书为什么还要把他载入呢?有待方家解疑释惑吧。

不知道最新编撰的《乐亭县志》(1987-2005)是否还会将李元璋作为人物入志。如果李元璋的籍贯真的不是我们乐亭,尽管他位高权重,还是位“侯”级人物,我想,我们也要割舍。如果经过考证李元璋籍贯就是乐亭,那么我们就大大方方的写上“李元璋,乐亭人。”二、地理上的尚书——张文质

张文质(1420-1492)字允中,中堡庄人。明朝正统三年中举人,七年中进士,任工科给事中。十四年,升都给事中。景泰二年,因弹劾山东、河南巡抚都御史洪荣、王暹治水无功,升通政司左参议。天顺初,擢左通政,进通政使。成化中,加兵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仍掌通政司事,加太子少保。十五年十二月,改任礼部尚书。十七年,丁母忧去职。二十一年十月,补礼部尚书,仍掌通政司事。后为言官所劾去职。弘治六年四月卒,赐祭葬如例。文质为人重厚有容,居家以孝称,历官四十余年,无过举。子张忱,成化五年己丑科进士,官至兵部车驾司郎中。

为什么称张文质为乐亭”地理上的尚书“呢?这就涉及到当时中堡的归属。明清时期,中堡属于昌黎县管辖,所以明朝《国朝献征录》、明《国榷》和《永平府志》均称张文质为昌黎人,历代《乐亭县志》没有记载他。1945年中堡才划归乐亭,我认为现在可以把张文质和他的儿子作为乐亭的人物来进行介绍,但是要注明,这样对昌黎方面也有个交待,又不至于割裂中堡的历史,毕竟是中堡这方水土养育了张文质。三、无争议的尚书——王好问

明朝南京户部尚书王好问,无论那个角度来说,他都是不折不扣属于乐亭的尚书。

据《乐亭县志》记载,王好问,字裕卿,别号西塘,乐亭双庙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先后任大理少卿、太仆、通政使、工部侍郎,刑、户两部侍郎,旋又升任南京右都御史、户部尚书,为正二品官员。他虽官居显位,但衣食简朴、生性耿直。其为官清正、敢作敢当。在南京任职期间,适逢江南饥荒,王好问奏请皇上开仓放粮,并为了挽救饥民性命,不待旨令到达即发放赈粮,受到百姓的拥戴。

他还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史书说他”一生好学,平居手不释卷“,著作甚多。其著《春煦轩集》三十卷,曾由北京出版社作为古籍善本出版,多篇词作收入《全明词》中。

他在任职期间,还仗义直言,明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总督宣大兵部尚书翟鹏(抚宁人)因宣大边关失守,被逮入狱,第二年,死于锦衣卫监狱。隆庆元年,作为御史的王好问上疏朝廷,力请为翟鹏等平反昭雪。

2010年8月,在”古滦河生态公园“建设工地出土了王好问的神道碑;2011年又发现碑额为”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暨配夫人李氏合葬墓志铭“。这通墓志铭高6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为墓志铭撰文的是明代大学士许国,进士、吏部尚书杨魏为其书丹,进士、兵部尚书郑洛为其篆额。这些进一步证实了王好问是咱们乐亭人。

2010年9月,秦皇岛网友李利锋在网络上发表了王好问墓志铭(附后)。这篇引自明《国朝献征录》中的王好问墓志铭,我县历代县志并没有记载,今将其列出来,也算为《读乐亭》出点力,添补一项历史空白吧。附: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好问墓志铭

万历壬午(十年,1582年),南京户部尚书乐亭王公卒于家,讣闻,赐祭葬如令甲,赠太子少保。

公讳好问,字裕卿,别号西塘,永平乐亭人也。大父茂,父臣,世有隐德,俱用公贵赠尚书,母史夫人。公生而颕秀,有异征。弱冠,善属文,慨然抱当世之志。嘉靖丙午(五年,1526年)举乡试,庚戌(嘉靖二十九年,1550)第进士,授太常寺博士。时赂遗,公行泊然,有以自守。久之,乃擢御史。公以风节自持,行都城,抟击无所避。会元夕,一巨珰张灯邸第,陈百戏,都人士女聚观有蹂躏死者,珰嘱公勿以闻。公竟按其事以闻,贵豪敛手。嘉、隆之际,内库册籍沉匿,莫可稽,宦竖侵渔无算。公请清之,得隐漏军器三万二千有奇。又用事近习谋督团营兵,公抗疏,谓:“自古未有以阉人监军者,即有之亦衰世事。唐宋勿论,如本朝王振、刘瑾,足□(为)殷鉴。”言甚切直,中外莫不严惮公。公再被命按秦晋务,饬吏治,便民生,不□时俗媕婀之态以希上意,如陇山白鹿、芝草,榆次天书,皆却不以献,公论韪之于秦,议兴革者八于晋上,便宜者十,天子嘉纳焉。公在职八年,抗志论所言悉军国大计,如禅圣治止行幸,肃戎政隆大典彰,主德一政体,饬礼仪,励新政,慎恤典,重孝思,陈时议,勤圣学诸疏多见施行。当是时王御史之名闻天下。寻迁大理寺,历左右少卿,晋太仆卿。公朴忠自许,遇事敢□(为),所至兴利剔蠧,期无负任使居,顷之移南京太常卿,已复召入□(为)通政使,进工部右侍郎,仍摄纳言,改刑部、户部。公再疏乞身,不许。久之,迁南京右都御史,总台事,寻拜南户部尚书。入贺万寿,再疏如初,温旨勉留,公不得已就职。壬午(万历十年,1582)以满上计,复申前情,又三四疏,乃听,致仕归,归踰月而卒,距其生享年六十有六岁。

初,公之□(为)尚书也,会南中米暴贵,时当折给,人心汹汹,公遽发仓粟而后以闻也,军民乃安,有诏赈江南饥,公不待移文,趋发赈,曰:“奈何稽朝廷德意以忍待哺之民?”闻者咸心服。公以□,有古大臣风。公□(为)人谦和,鞠躬折节之若不胜至,其断大事,决大疑中有定见,外无留行,自谓贲育弗及也。方髫年好古,目负比长,留心圣贤之学,至老弥笃,尝谓道本平实安事,苟难学贵,定志勿□利动以故闇然,自修务在躬行,不欲□空谈,终身恬澹,寡交游,造次必以礼。初举于乡,乐亭令以公贫馈粟百斛,却之。行用鼓吹前导,又却之。其起太常也,令遗金二百以□行资,公一无所受,虽渐跻崇膴,食不兼味,衣不重帛,卒之口,家无余赀财,平居手不释卷书,无所不窥。著作甚富,成一家言。谢政后,始稍稍出,有《春照轩集》三十卷。

(作者阴鹏鹤,乐亭县城管局干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