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德海军发展战略的反思

著:尼克拉斯·泽特林 & 米凯尔·塔梅兰德

译:胡毅秉


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二十年间进行了大扩张,其背后的逻辑却令人费解。1871年,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首相的领导下实现统一。在各陆军强国环伺之下,年轻的德意志国家将陆军置于优先地位,但随着其工业的发展,她也能够将相当多的资源投向海军。1898年,德国宣布建造12艘装甲巡洋舰,两年后再增建20艘。几年以后,其巡洋舰力量的扩充计划也公之于世。虽然海军对扩军兴致高涨,但德国其实有充分理由限制其规模。事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德国必然会将大不列颠赶到自己的对立面。

当时,英国和法国仍然是一对显而易见的冤家。而自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以来,法国对德国的怨恨就从未消逝。既然法国最有可能成为敌人,那么德国在未来与英国发展良好关系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德国海军的扩张却使她失去了英国的支持。制海权历来就是英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支柱。英国的经济早已适应了越洋贸易,而各种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进口对这种经济有着绝对关键的意义。这个岛国自16世纪以来就在逐渐增加对全球海洋和越洋贸易的影响力。她曾经多次受到挑战,但每次斗争之后都会变得更加强大,在19世纪,英国对全球海洋的统治更是达到了巅峰。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海军的扩张引起英国人的警觉也就不足为奇了。对德国人来说,更明智的策略也许是缩减其海军发展计划,避免英国人在受到刺激后与法国人结盟对抗德国。这样的策略对德国长远的雄心壮志几乎没有影响,却能防止英国从朋友变为仇敌,更好地帮助德国实现目标。然而现实是,在海军军备竞赛的推波助澜下,欧洲形成两大阵营,一个以德国为主导,另一个由英法主导,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打出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并未真正强大到可以挑战皇家海军的程度。海上发生的唯一大规模战役是1916年的日德兰之战。双方都试图将这一战称作自己的胜利,但战斗结果并不明朗。英国人损失的军舰比较多,但他们也迫使众多德国军舰在战后接受修理。不仅如此,皇家海军还逼迫公海舰队退回其基地,在战争的余下时间里始终龟缩不出。这是一个重大成功,因为英国人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对其战争能力至关重要的商船运输。


当然,双方都对日德兰之战进行了彻底的分析,以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教训。在英国,研究者特别关注战列巡洋舰的易损性和射击控制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的第一海军大臣约翰·阿巴思诺特·费希尔(John Arbuthnot Fisher)元帅曾经提出,应该用战列巡洋舰取代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以牺牲装甲防护为代价,兼备航速高和火力强的特点。按照设想,它们可以凭借高效的火力在很远的距离与敌舰交战,而高航速则让它们可以自由决定战斗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于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击中后就爆炸沉没,它们的防护遭到质疑。英国专家们确信,德国的战列巡洋舰虽然被多次命中,却并没有沉没。

有一个问题也与战列巡洋舰的易损性有一定关系:德国人能够在远距离快速取得命中,而且通常会抢在英国的炮手击中目标之前。对英国的战列巡洋舰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不利之处,毕竟它们的设计理念是在远得足以使敌人无法有效还击的距离上与之交战。日德兰海战的经验促使英国人削减了战列巡洋舰的生产计划。在日德兰之后,英国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完工,其中两艘是此前已经下水的“反击”号(Repulse)和“声望”号(Renown)。第三艘就是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此时距离“胡德”号完工时日尚早,后来一些从日德兰海战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被纳入其设计。

对德国人来说,从日德兰得到的经验教训主要不是在舰船设计方面。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舰船设计更触及根本,那就是如何实现行动自由。强大的皇家海军拥有众多位置有利的基地,因而可以阻止德国海军染指大西洋。在造舰方面,德国也根本没有希望扭转局面。诚然,在德国的造船厂中有不少大型军舰将要完工,但是皇家海军未来服役的军舰数量只会比这更多。

德国人在战术上处于守势,在战略上却恰恰相反。英国人是在保卫其商船运输,而尝试对其发动攻击的是德国人。由于德国海军被困在北海沿岸几个位置很不利的基地中,英国海军成功地捆住敌人手脚。德军突入大西洋的所有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德国人找到的变通办法是从水下穿越英军封锁,而不是在水面上突破或绕过它。潜艇最终成为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击英国海运的首要武器。

但是,虽然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沉商船无数,严重损耗英国的战争潜力,却没能使英国退出战争。克服来自其最高领导层的顽固反对后,英国人最终采用了护航船队制度,将德国潜艇的威胁降低到可以应付的程度。德国的潜艇战也成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1917年做出对德宣战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的参战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德国在1918年年底的战败。在四面楚歌之下,德国不得不请求停战,随后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为永久消除德国海军的威胁,英国人要求德国人交出其所有战舰。但是,德国人选择了凿沉其大部分军舰,而不是交给曾在战场上与他们厮杀的对手。尽管如此,随着这些德国军舰沉入海底,英国人还是实现了他们的主要目的。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强加了众多限制,包括削减其海军规模。她被全面禁止建造潜艇,也被禁止建造任何排水量在10000吨以上的水面舰艇。这样的限制使德国的海军战略家们只能满足于对未来战争进行各种空想,因为具有实际作战价值的德国海军已经不存在了。

英国以战胜国的身份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这是一场代价骇人的胜利,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人民的苦难方面,都是如此。普罗大众为避免同样类型的大屠杀再次发生,几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由于战后存在普遍的厌战情绪,人们强烈支持削减军费开支的主张。

德国海军的军官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仅有充分理由反思他们的战略理念,也有理由反思海军战略。在《华盛顿条约》限制战列舰产量的情况下,海军强国纷纷投入资源发展航空母舰。在那些年里,人们对于飞机将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海军作战一直莫衷一是;也尚未有人预见到水雷和潜艇的应用可能对海军作战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皇家海军来说,仅全面贯彻它改进后的战术和作战理念并不能解决问题; 战略形势或许也正在发生明显不利于它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与英国并肩作战,但在远东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是不祥之兆,因为它们表明日本可能会成为英国的敌人。即便英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未受威胁,与日本的冲突也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如果在欧洲爆发了战争,日本又在远东发难,那么英国就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支援。


在德国海军司令部,除英国的海上优势之外,还讨论了另一些问题。在德国,海军总是被认为低陆军一等。而随着德国空军作为一个独立军种而成立,海军又退居老三的地位。不过这也不足为奇,德国最危险的敌人是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而她们全都是拥有强大陆军的陆地强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或许都有击败德国的能力。就算到后来,如果这三个国家能够有效合作,仍然有可能让德国尝到失败的苦果。此外,苏联人也应该被纳入战略考虑中。虽然苏联与德国在陆地上并不接壤,但在有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参与的战争中,她仍有可能出兵干涉。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和一支专门与陆军协同的空军。无论是战略空军还是强大的海军,都只有在持久战中才能产生决定性的结果,而这样的战争德国无论如何都没有希望打赢。

和英国一样,德国国内也没有多少原材料出产。而战争一旦爆发,就不可能通过海路进口,所有进口都不可避免地要通过陆上路线。因此,德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不是保护本国的海上航线,而是攻击其他交战国的贸易航线。至于这个任务究竟应该如何实现,德国人还没有找到确定的答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终成为德国在海战中的首要敌人,但事实上,以英国为敌的战争从来都不是希特勒所追求的,他真正希望的是英国置身于欧洲大陆的战争之外。除法国外,其他所有可能与德国交战的国家在海上都没有重大利益。而使用海军从德国进攻法国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所以总的来说,德国人并不清楚一旦战争爆发,德国海军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本文节选自《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覆灭记》




本书从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入手,讲述了德国海军战略,“俾斯麦”号的建造、服役、训练、出征过程,并详细描述了“俾斯麦”号躲避英国海军搜索,在丹麦海峡击沉“胡德”号,多次遭受英国海军追击和袭击,在外海被击沉的经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