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军长,有一条路以他命名,至今仍然存在

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曾担任陆军第9军军长。1937年lO月,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

1898年2月,郝梦龄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其家境并不宽裕,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了3年私塾。1914年,郝梦龄投奔在炮兵第1师任职的亲戚当兵。入伍后,郝梦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分配至皖系西北边防军第3混成旅见习。

郝梦龄虽系军阀出身,身经大小军阀混战。但却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绝少军阀恶习。他出身穷苦,有着深切爱民之心,常对官兵进行军纪教育,不许骚扰百姓,违者必严惩。身为军人,他不重物欲,不置私产,治军廉洁,爱护官兵,从不克扣军饷。他注重培养人才,提高官兵素质,对于有才干的官兵,一经发现,即保送至军校,为军队培养人才。1935年,郝梦龄被授予中将军衔。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在与家人最后一次团聚时,他对夫人说:“我是军人,应该保卫国民。前半生光打内战,于国于民都无好处。我们已到亡国亡种的最后关头,我去前线抗战,与敌人拼命,这才是保国卫民的大好机会。”他还把儿女们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过了。”1937年9月底,郝梦龄率部北进,于10月1日抵达石家庄。郝梦龄到达石家庄后,指挥军队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

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日军倾全力向忻121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第9军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隐蔽起来,日军炮火一停,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白刃肉搏,战况惨烈,双方损失惨重。

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第9军与日军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阵地竟易手13次之多。第9军最终占领了204高地,但损失惨重。为了坚守阵地,郝梦龄对阵地上的将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

10月15日夜,上级给郝梦龄增派了7个旅,并命令他分三路夹击日军。1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日军节节败退。第9军乘胜追击,混战中,郝梦龄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郝梦龄是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军战死沙场的第一位军长,也是殉国最高级将领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军长”。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举行公祭,并以国葬礼将其安葬在武昌。1946年,汉口吉林路被命名为“郝梦龄路”。建国后,郝梦龄的墓被人挖掉,直到1983年才由政府重修其陵墓,给这位英雄人物正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