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林」又是枪又是炮,此乃神器,“哒哒哒哒”冒蓝火

对于枪支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都会知道一些杀伤力比较大的枪,其中有一种枪叫做加特林机枪,它的威力十分可怕。

加特林机枪的子弹可以说是突突突的发射,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住它的攻击。

简介

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德·乔登·加特林创作(Richard Jordan Gatling,译 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0年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

1963年经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改良后每分钟可发射600发子弹(M134型速射机枪)。 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

其特点为射速快,威力大,并且可以在一分钟内打出上千发子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加特林

外文名称:Gatling

设计者:理查德·乔登·加特林

设计时间:1861年

武器类型:机枪

原理:左轮枪式转膛发射原理

应用:机枪/机炮

威力:极大


发明者

理查德 · J· 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

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为了使自己的设计得以成功,他需要钱。所以加特林不管什么行当,有活就干。

他当过录事和行政秘书,干过种棉临时工和收割庄稼的帮手,教过农民识字,最后去了圣·路易斯,在一家药店当售货员,并成了一名医生。

理查德 · J· 加特林



研发历史

早期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反倒一生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

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

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

老式加特林



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最初定名为"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1862年11月月4日,加特林获得转管机枪的专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机枪模型的技术说明外,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

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

加特林手摇式多管机枪



真正用于大规模实战的机枪,是美国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机枪于1861年被发明,于1865年作了相应的改进,于1866年装备给美国陆军。加特林机枪可称是现代机枪的先驱。

19世纪,当金属枪弹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时候,美国的发明家们开始了手动机枪的设计。不过,直到美国内战时期,机枪才受到军方重视。


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令军方感兴趣的多管"莱普提"机枪、"巴特利"机枪和"克拉通"机枪。这些机枪的发明者不是枪械工或机械师,而是医学博士理查德·乔丹·加特林。

加特林机枪设计成功以后,一边让工厂试制,一边写信给美国总统、政治家和军事家,并向全世界呼吁赞助,最终使研制的高额费用得到补偿。

加特林成功地感动了F·巴特勒将军,使他购买了全部"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20世纪

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机炮。

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座力来驱动枪管旋转。

前者成为外能源,后者为内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外能源,而苏联则喜欢用内能源。

现代加特林


外能源通常包括人力、电动、气压、液压等。"火神"机炮吊舱甚至可由迎面气流驱动的空气涡轮提供动力。电动方式可直接利用机载电源,简单易行,但启动加速较慢,工作时对机载电子设备有影响。

气动方式加速快,但不太可靠。液压马达要求机上液压系统增设管路输出液压驱动,但工作启动快,对机载电源要求低。

总的来说液压马达较适合高射速加特林炮的需要。"外能源"可方便的调节射速,理论上射速在0到最高速之间可自由变化。

结构性能


加特林自动原理,即左轮枪式转膛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

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来完成。

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可加速冷却,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加特林机枪主要是用于航空,因为战机飞行速度快,每次射击的时间通常不到1秒钟,为了有效的命中并摧毁目标,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发射足够数量弹药,用速度来弥补精度。

反过来,装备给步兵就非常不合适。首先,步兵极其有限的运载能力,会把加特林机枪笨重的缺点进一步放大;

其次,步兵根本用不到如此高的射速(谁会排着队等你把1000多发子弹打完?),射速高并不一定威力就大。

M134的口径只有7.62mm,对付像悍马一类的目标都比较吃力,如果换成12.7mm的 M2HB勃朗宁,一个连射基本就残了。 而对付单兵目标,精准急促的点射更为有效;

最后,加特林惊人的弹药消耗量也是步兵所承受不起的,加特林最大的优点在这里反而成为缺点。

各种型号


转管机枪(即速射机枪)与转膛机枪之区别是弹膛不动而枪管连续不断地旋转。

这种枪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发射管都有自己的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一般采用电机驱动。


现代的加特林机枪主要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但已经不是古老的手摇发射了,改用电动机或者液压马达驱动,最大射速达到6000~10000发/分。

这一系列最初的是 M61型 20*102mm"火神"机关炮(1959年),F-4,F-14,F15,F-16,F/A-18,F-22等著名战斗机都是使用"火神"炮,密集阵近防系统也亦用此炮。

液压驱动,电击发,采用无链供弹系统,最大射速6000发/分。

F-4上的M61A1


刚从F-18上拆除的M61A2


M61有一种导气式原理的 GAU-4型(陆军编号 M130),由于增加了导气机构,枪身重量比 M61型重约4.5kg,但不需要驱动马达,总体重量要轻约20kg。

M134型 Minigun(米尼冈) 7.62*51 mm 6管机枪(1963年,空军编号GAU-2,海军编号Mk 25 Mod 0)。 电力驱动,射速为每分钟 6000发(高速)至2000发(低速)。

GAU-2


M197型 20*102 mm 机关炮(1967年),M61型的轻量版,只有3管,射速750~1000发/分。 主要装备 AH-1眼镜蛇直升机等型号。

M197


XM214 Microgun 5.56*45mm 机枪,20世纪70年代,6管,步枪口径,根据电机大小的不同,射速从400~10000发/分不等。 携带1000发实弹时全重 38.5kg,长104cm。


XM214


GAU-8 型 30*173 mm 七管"复仇者"机关炮(1977年),主要搭载于"雷电"A-10攻击机,射速约4200发/分。 主要用于反坦克作战,火力凶猛。


GAU-8


GAU-12 / 22型 25*137 mm 五管(GAU-12)、四管(GAU-22)"平衡者"机关炮(1972年),射速最高4200(五管)或3200(四管)发/分,主要搭载于F-35、AV-8A和AC-130战机。


GAU-22



GAU-12


GAU-19 型 12.7*99 mm 机枪(1983年),最初为 6管,标准型为 3管。 射速1000~2000发/分,主要供地面车辆使用。

GAU-19


以上是机枪/炮的原始型号,还有其他衍生出来的机炮吊舱型号,车载型号等。


总体评价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

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早产儿”--当时世界主流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

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高效火力来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甚至后来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陆军都还经常采取大规模步兵集群冲锋的战术,可见知道20世纪初很多国家都还对机枪的威力不够重视。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在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当手动武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也就为自动武器的出现创造了成熟条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