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导弹竞赛的悲剧,火箭军司令丧命发射场,总设计师侥幸生还

1956年12月17日,苏联部长会议作出决议,指定第586设计局负责P-16(8K64)洲际弹道导弹。它的职责就是充当苏联可靠导弹核盾牌,从苏联领土上发射并摧毁美国战略目标的洲际导弹。导弹采用两级串联式布局,之后这个布局成为了苏联所有使用液体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布局。该导弹发射单元包括带统一指挥中心和燃料储罐的2个地面发射阵地,批量生产则分别在第586和第166工厂进行。

P-16导弹的第一级发动机

1957年11月导弹完成了草图设计,之后开始了后续的研制工作。1960年夏天,在试验基地建设了两个场区,8月进行了导弹第一级和第二级点火试验。按照计划,首次正式飞行试验安排在了10月24日。就在这次试验中,发生了一幕惨剧,还是让我们一起回到59年前的那段时光。

1960年9月,一列装载着第一枚二级洲际弹道导弹的列车驶出南方机器制造厂大门。9月26日,列车抵达拜科努尔试验场42号场区(即技术阵地),进行导弹的安装试验。

战略火箭军司令炮兵主帅米-伊-涅捷林被任命为国家试验委员会主席,试验的技术领导则由导弹系统总设计师米-库-扬格利担任。在综合安装试验设施中,导弹试验从1960年9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

导弹总设计师扬格利

到10月20日午夜,P-16导弹首次发射前的各项试验全部结束。国家最高领导层密切关注着试验的整个进程。政府通讯部门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知道,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书记赫鲁晓夫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随时有可能往试验场打电话,莫斯科已经急不可待。为了维持核均势,苏联太需要洲际弹道导弹了!何况,庆祝“十月革命”的节日很快就要到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传统节日总要尽量与重要成就联系在一起,况且前不久第一书记已经向那些企图威胁苏联的人发出了严正警告,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无疑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

10月21日凌晨,已完成发动机对接的导弹被运出综合安装试验设施,尔后被运到离该设施几千米远的发射阵地-41号场区。

暮色中的综合发射系统蔚为壮观。在植被稀少、人烟罕至、满目疮痍的茫茫沙漠中,雪白色的火箭高高耸立,直指苍穹。由圆锥形对接舱连为一体的一、二级发动机舱宛若一位拥有修长身材的美女,为导弹平添了一种别致的美丽。微圆的弹头和尾舱上的整流罩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导弹构造显得愈加完美。

战略火箭军司令,炮兵主帅涅捷林

站在140吨重的导弹近旁,你会愈发感受到其内在力量。战略火箭军司令炮兵主帅涅捷林在拜科努尔基地建设时就多次来到工地,如今看到自己心怡的作品的出现在面前,也忍不住地看上良久,同时又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和激动,一遍遍地感叹:“美人啊!真棒!太完美了!”

从导弹被安装上发射台那一刻起,发射前的准备时间就进入了倒计时。10月21-23日完成了技术所规定的检测和发射前作业,10月23日为导弹加注了燃料组分和压缩气体。发射准备的关键性阶段已经开始,发射时间则定在了当地时间10月23日19时。整个白天都平安无事。傍晚时分,导弹发射准备进入决定性时刻。18时30分传来了第一个危险信号:在进行与一级发动机氧化剂和燃料管路内的高温隔膜爆毁有关的例行检查时出现了意外情况。

1959年11月7日拜科努尔基地纪念十月革命活动

高温隔膜爆毁系统的致命缺陷是不能对高温隔膜起爆情况进行客观监控。经过磋商,技术领导层于是决定采取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根据隔膜爆毁瞬间液压冲击声音的特点,凭听觉监控。技术人员受命执行该项作业。他们通过氧化剂通道,清晰听到了高温隔膜起爆声。

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指挥所作出发射时间推迟一小时的决定,并紧急成立了由发动机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的小组,确定意外报废的一级航程发动机引爆管。在手提灯的引导下,专家们开始对发动机装置上的所有高温组分展开一步步的检查,他们很快就断定:除了高温隔膜,在3个发动机组中,1个机组的气体发生器关断活门引爆管也已经报废。

晚上,国家试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要确定第一枚P-16导弹的下一步命运。导弹在注满燃料的状态下可以矗立 24个小时(这一时限后来被延长到 30昼夜)。此时,取消发射意味着毁掉导弹,需要排放燃料组分,拆卸发动机,对油箱和管道进行中和处理,更换全部密封装置。排放组分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试验人员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规范的技术资料。

技术领导层建议在不排放燃料组分的情况下,直接在发射阵地上更换耗损的关断活门引爆管。军方对此表示同意。国家试验委员会于是决定,继续导弹发射准备,发射时间则定在了10月24日星期一,也就是第二天19时。此时,莫斯科在等待,莫斯科在催促。6导弹的装配

P-16导弹的装配

1960年10月24日,导弹开始第一次试验发射。18时45分,发动机开始轰鸣,由于二级发动机提前点火,发动机喷出的火苗烧穿发动机底部及氧化剂箱,之后一股火焰冲向第一级已经加注的贮箱,瞬间将其摧毁。120多吨有毒的液体推进剂流到地上,开始了一场空前的火灾。导弹发生震耳欲聋的爆炸,伴随着爆炸,大火将发射阵地变成喷火的地狱。硝酸溅出几百米远,大火顿时席卷发射场和周围地面。人们根本无法逃脱喷射出来的火焰,因为从发动机喷油嘴喷出的火焰速度高达每秒5000米。发射台周围的人们习惯性的往存放灭火器材和车辆的敞篷奔去,然而通向那里的新铺设的柏油路面被瞬间熔化,形成一条新的柏油路,许多人则被永远粘住而葬身火海。但是,最可怕的还是在发射基地高架上的那些人。他们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失去理智,于是从上往下跳,落入熊熊火海中。他们在空中就像火柴一样,没有抵达地面就燃烧起来。而被烧的火箭外壳则在刹那间折成两半,落到发射台上,压到那些还活着的人身上。。

涅捷林元帅本人也被风力刮到水泥隔离墙旁边台阶处,火舌迅速吞没了那里。除了被熔化的元帅获得的勋章以外,元帅什么遗物也没留下。除了他以外,还有77人也在爆炸中丧生,其中包括试验场第二局局长和作业领导人中校工程师帕-米-格里戈里扬茨,试验场副主任上校阿-伊-诺索夫,试验场第一局局长中校工程师叶-伊-奥斯塔舍夫,指挥控制系统总设计师鲍-米-科诺普列夫,指挥控制系统副总设计师伊-阿-鲁巴诺夫,导弹副总设计师列-阿-柏林和瓦-阿-孔采沃伊,航空发动机副总设计师格-费-菲尔索夫。伤员名单中共49人,其中4人不治身亡,包括部长会议国防技术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列-阿-格里申和战略火箭军总司令主任副官尼-米-萨洛上校。事后统计,在发射场牺牲和因烧伤而在医院死亡的共有126人,伤残50余人。

在燃料组充分烧尽后,大火依然持续了几个小时,所有可以烧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部件和设施,设备和电缆管线,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用特种热强钢制造的一级和二级发动机。

事故现场留下的影像

而导弹的总设计师扬格利则奇迹般的幸免于难,原因在于这位烟鬼在导弹发射前几分钟应另一位烟民国家试验委员会副主席姆雷金将军的邀请到吸烟室小憩抽烟去了。吸烟室位于起飞点150米开外的一个防护严密的地下掩体里。爆炸发生后,姆雷金冲进了地下掩体,并命令站在门口的士兵关闭入口的门。当马特雷宁建议打开大门好让所有人进入掩体时,他十分平静地说道:“我要对掩体负责,这里只能执行我的命令”。

之后,扬格利通过政府专用高频线路以口授电话方式向莫斯科报告:“当地时间18时45分,距离8K64型导弹发射30分钟以前,正在进行发射的最后操作之际,发生了招致贮存复合燃料的油箱损毁的火灾。事故结果,多达100多名抑或更多的人伤亡,其中数十人丧生。炮兵元帅涅捷林当时正在试验现场,目前还在搜寻他。我请求对于被火灾和硝酸烧伤的人进行紧急医疗救助。”当然,由于受到赫鲁晓夫在电话中的严厉质问,扬格利觉得已经不被信任,因而恳请活下的人对其工作表示支持。

扬格利在事故现场的电话记录

之后,人们看到了一具具从发射场周围运回的尸体,全部一个样子-身材佝曲,衣服和毛发全无,面容无法辨认。次日,为了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组成了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为首的一个委员会来到现场。委员会的阵容非常庞大,除了勃列日涅夫还有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列奇科、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军事工业主席乌斯季诺夫、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国防技术委员会主席鲁德涅夫、苏联部长会议国家无线电电子技术委员会主席卡尔梅科夫、苏共中央国防工业局局长谢尔宾、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三总局局长古西科夫、火箭试车台点火试验科学研究所所长塔巴科夫和中央火箭制造科学研究所所长秋林。

委员会工作非常认真,了解得非常仔细,将幸存的人一个个叫来问他们各自看见了什么;翻阅文件,查看从导弹发射台收集来的残片。没有发现造成事故发生原因导弹设计上的问题,也没有发现和找到事故的直接肇事者,尽管扬格利一直坚持承认有罪。应该说,勃列日涅夫表现出了慎重的态度。当委员会结束工作,事故原因已经查明的时候,他陈述了自己的意见:“政府已经得出结论,你们已经对自己做了足够的惩罚,便不再处罚你们了。望安葬自己的同事,继续工作。国家需要洲际作战导弹。”

1960年10月25日苏共中央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的决议

小插曲-勃列日涅夫和扬格利的关系

由于在1957年7月的苏共中央会议上支持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成为了苏共中央主席团(后称政治局)委员,并受赫鲁晓夫委托负责处理军事工业、火箭制造和宇宙航行方面的事务,因此与宇宙火箭系统的总设计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相对而言,他更喜欢扬格利多一些;即便1960年10月24日的这次事故也没有改变他对扬格利的态度,始终支持他。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时一直坚持看望扬格利,而且在一次例会中对其家务问题也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并帮助其将原先采光不好的住房按照扬格利的心愿迁入了新的大楼。

1962年8月15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雅尔塔对话宇航员

10月26日,苏联各大报刊这样报道:“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沉痛宣告,今年10月2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英雄、国防部副部长、炮兵主帅、战略火箭军总司令、著名的军事活动家、伟大卫国战争的光荣英雄涅捷林-伊万诺维奇执行公务时因飞机失事在空中遇难殉职。。。”很有意味的是,基地的代号“秋拉-塔姆”在哈萨克语中意思就是“神圣的墓地”,这真是预言了一代英烈的命运,让这个地名做为英雄们永恒的纪念吧!

由于这场事故的发生,原定的12月首次宇宙飞行计划也被延后,直到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才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航天飞行。

日后,为了纪念涅捷林,以他名字命名了在罗斯托夫的高等军事指挥学院。

P-16导弹遇难者纪念碑

尾声:关于P-16导弹的装备

悲剧后的1961年2月2日,导弹又一次进行了发射,不过没有获得成功,导弹在飞行途中因为失去稳定性坠毁到里发射点520千米的地方。1961年4月,导弹终于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发射,此后在同年10月开始列装。1961年11月1日,最初的3个P-16导弹团在下塔吉尔郊区、尤里亚郊区和拜科努尔开始战斗值勤。1962年10月20日导弹开始服役,到1965年部署了186部-其中1/3为地下发射井型,1974年退役。

P-16导弹及其结构

P-16导弹结构示意图注释

1-弹头;2-仪器舱;3-二级氧化剂箱;4-二级燃料箱;5-二级氧化剂输送管;6-二级游动发动机;7-过渡段;8-一级氧化剂箱;9-弹上增压系统的球形气瓶;10-一级燃料箱;11-一级氧化剂隧道管;12-一级尾段;13-一级游动发动机;14-一级液体推进剂主发动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