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国产51式火箭筒技术源流考(上)

众所周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型火箭筒,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51式火箭筒。该型火箭筒于1951年5月正式定型投产,到当年年底即生产了4 800具。其中绝大多数被送往朝鲜战场,大大增强了志愿军的反坦克火力。

关于该型火箭筒的技术来源和参考原型,国内主流说法是:1950年10月,志愿军第40军在坪洞战斗中,缴获了1具美制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和1发火箭弹,它们随即被送回国内进行研究。沈阳52兵工厂据此仿制出了51式火箭筒。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51式火箭筒是由日本二战末期开发的“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仿制而来。

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51式火箭筒,还是“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技术资料和外观照片都存世极少。故而后人只能通过这极少的资料,来一窥究竟。



历史渊源

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其实早在1944年末就已经研制成功了。只是由于战争已近尾声,美军认为现役的M9系列“巴祖卡”火箭筒性能够用,因此M20并未投产。朝鲜战争爆发后,侵朝美军赫然发现,M9系列“巴祖卡”火箭筒口径太小,无法对付朝鲜人民军装备的T34-85坦克。于是美国陆军军械部立即翻出M20的图纸,组织兵工厂于数周内紧急赶制出数千具M20及配套弹药送往朝鲜战场,有效扼制住了朝鲜人民军的坦克攻势。



“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是二战末期,日本为了对付美军坦克,根据德国“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图纸仿制出的一款反坦克武器。德制“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则是根据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的美制M1“巴祖卡”原理而自行研发的,二者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技术细节上则有不少的差异。而日本拿到“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技术资料后,鉴于自身工业基础与德国差距太大,本国士兵的身体素质与作战环境也与德军有很大不同,因此在仿制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再创新。由于对试验结果非常满意,日本将“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图纸发给四大兵工厂(东京小仓、爱知名古屋、朝鲜仁川、满洲奉天),打算大规模生产。但由于战争已至尾声,日本的军事工业已经在战略轰炸和封锁中崩溃,因此该型火箭筒的产量极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在日本控制下的奉天造兵所是有该型火箭筒技术资料的。据说在关东军的催促下还进行了试制。这个奉天造兵所正是解放后沈阳各个兵工厂甚至是东北整个兵工体系的前身。负责研发、生产51式火箭筒的沈阳第52兵工厂正是奉天造兵所的“后裔”之一。

身管

M20式“超级巴祖卡”实际上有3个亚型号,分别是M20、M20A1、M20B1型。M20的身管是由1根内径为88.9毫米(3.5英寸)的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全长1.53米。身管口部焊接有喇叭状挡焰圈,尾部焊有喇叭状的护圈,其作用是防止筒尾因磕碰变形而影响火箭弹装填。身管末端焊有火箭弹档板和导线连接固定装置。



M20A1的身管为可拆卸的两截式,前后两筒均长约0.76米。前筒是结构简单的滑膛无缝钢管,质量约2千克,口部焊接有喇叭状挡焰圈,筒外焊有固定环和准星等,后部焊接有连接突笋,与后筒前端的环形卡槽相配合可将两段发射筒固定在一起。后筒质量约4.3千克。主体仍旧是一根无缝钢管,但结构比较复杂,前部焊有卡槽,尾部焊有喇叭状的护圈。M20B1的身管构造与M20A1完全一样,不同之处仅在于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总质量降至5.9千克。

“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的身管由无缝钢管制成,口部无喇叭状挡焰圈,但加焊了一个钢管的加固环。尾部有钢丝焊成的喇叭状支架。该支架呈半环形,上部留有约100度的缺口,以方便装弹。此外,其身管末端也焊有火箭弹档板和导线连接固定装置。

从外观看,51式90毫米火箭筒的身管外形几乎与M20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51式在尾部喇叭状护圈的上半部分,左右对称地开了两条弧形槽。此外,由于我国采用的是公制,为生产方便而将火箭筒内径改为了90毫米,身管长度也相应修改为1.45米。由此可见,51式的身管与M20最为接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