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转换——日本海军中的航空兵主论和与战舰派的论战

传送门:雏凤初啼——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起源和发展之路条约下的崛起——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之路航空战队与渐减作战——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之路

在渐减作战中,无论是机动部队还是决战部队,航空母舰都是作为主力舰的辅助力量而存在的,其核心思想还是为最后的决战争取到更大的优势。航空母舰真正成为海战的主角在于组建以航母为核心的,能够独立实施主要作战行动的大型航母舰队。而日本海军在战争前夕率先组建了这样一支舰队——以第一航空舰队为核心的机动部队。

这支舰队集中了6艘大中型航空母舰,并配有包括战列舰和巡洋舰在内的护航力量。他们作为日本海军的突击力量实施了战争初期的主要的进攻行动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样一支舰队的组建不仅仅需要性能优秀的航母、舰载机和飞行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转变。

海航之路

日本海军中最早提出以航空母舰为主要作战力量的人就是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中岛知久平大尉,他在1914年提交了否定大舰巨炮和力主发展航空兵的报告,不过当时战列舰的地位正如日中天,航空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他的报告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关注。但在退役后,他创办了中岛飞机公司,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他的中岛飞机公司逐渐发展成了实力雄厚的新兴财阀和陆海军作战飞机的主要供应商,是从外部推动航空主兵思想的重要力量。

著名的九七舰攻便是中岛公司的产品

在中岛之后,日本海军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时也有人提出要重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海军军令部参谋大关鹰吕海军少佐在报告中提出了制空权应优先于制海权的思想。

在1922年到1936年间的条约时代,由于战列舰及其辅助舰艇受到了限制,新兴的海军航空兵受到了日本海军的重视,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航母的设计建造技术不断成熟,作战飞机的性能明显提高,航空部队也初具规模。日本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也对于航空兵的运用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海军军官对于航空兵的威力有了深刻的认识,赞同以航空兵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观点。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海军大肆扩军备战,准备在海上与英美一决雌雄。为了在条约失效后的新一轮造舰竞赛中取得优势,日本海军决定采取"单舰优势"主义,建造空前绝后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型。

大和号战列舰

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内部针对建造"大和"型战列舰展开论证,以此为契机,一场战舰派和航空派的争论由此爆发,前者依然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而后者主张以航空兵取代战列舰作为海军的核心作战力量,航空派的代表人物是山本五十六、大西泷治郎、井上成美和源田实。

航空主兵论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一向以"头号航空主兵论者"而著称,他曾参加过日俄战争,亲眼目睹了大舰巨炮的辉煌胜利,后来又进入了海军炮术学校和海军大学深造,曾多次出访欧美,直到1924年才以海军大佐军衔到霞浦航空队任职时才第一次接触海军航空兵。虽然是一位炮术军官,但是他立刻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意识到航空兵给海战带来的影响。1925年,山本出任驻美海军武官,对这个未来的对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了两国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回国后,他历任"赤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等与航空业务密切相关的职务。他主张放弃传统的迎击作战,而进行"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进攻战"。山本认为战列舰耗费巨大,日本的国力难以负担,飞机在机动性和攻击能力上更有优势,所以在未来的海军中航空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山本五十六,后来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大西泷治郎后来以"特攻之父"闻名,但实际上他是日本海军中最早接触航空兵的军官之一。早在1915年他就在"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上服役,之后长期在海军航空部门工作。先后在横须贺、霞浦、佐世保等海军航空队任职,并担任过"凤翔"号飞行长,"加贺"号副舰长。大西对于航空技术和战术深有研究,是日本海军中公认的航空专家。大西认为,与战列舰相比,舰载机是最先进、最经济和最有前途的武器,经济实力不足的日本如果执迷于战列舰的建造,只会永远落后于英美。

大西泷治郎

大西以神风之父闻名

井上成美在日本海军中被认为是坚定的亲英美派,同时也是一位航空兵的支持者。由于精通英语,井上成美在年轻时就多次作为驻外武官赴欧美任职,长年的国外生后使他的眼界和见识都不同于军内同僚,后来在海军省任职,他极力反对陆军狂妄自大的扩张政策,在军备问题上也标新立异,是"海军空军化"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今后不会再出现战列舰之间的对决,只要依靠强大的航空兵就能取胜。不过井上认为,航空母舰的防护过于脆弱,因此海军航空兵的主力应该是陆基航空兵。

井上成美

源田实则是航空派的后起之秀,因为参与了制定奇袭珍珠港的计划而闻名。源田实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飞行员,他对航空兵的威力推崇备至,同时也在航空战术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见解,因此得到山本、大西等人的赏识。1936年在海军大学深造的他提交了"论述有关完成对美作战最佳的海军军备方式"的论文,认为应该以基地航空部队和机动航空部队为核心经行重组,大力发展航空母舰,用舰载机部队发起主动攻击,而驱逐舰、巡洋舰等水面舰艇保留作战需要的最低数目,至于战列舰则完全放弃。这篇论文表达的思想被称为"航空主兵论",在日本海军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源田实出任第一航空舰队参谋,军令部参谋等职,并在战后成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高级将领。

源田实

1934年日本海军内部的战舰派和航空派的大论战结果就是丸三计划的诞生。丸三计划对海军航空兵不可谓不重视,"翔鹤"、"瑞鹤"这两艘太平洋战争中功勋最卓著的日本航母由此诞生,但排在两鹤之前的仍然是超级战舰"大和"、"武藏","航空主兵"派到底还是败下阵来。但以当时种种因素考量,"航空主兵"派在没有实际经验证明的情况下,获得论战胜利的机会确实极为渺茫。这需要日本海军完全颠覆其作战理论,需要海军工业体系转型。山本五十六在这一时期无奈的对部下说道:"要改变头脑僵化的铁炮主义想法,除了拿出实绩来没别的办法,诸位应更加努力地训练和研究。" ,源田实甚至不屑地说:"大舰巨炮派反对变革的真实理由还不是担心自己毕生所学沦为无用,没得晋升甚至可能饭碗不保么?"

翔鹤号航空母舰

结语

由于以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亲王为首的大舰巨炮主义者仍然把持着海军的最高决策权,航空派的反对声最终没有阻止"大和"型战列舰的建造,并在论战中败下阵来,但是航空主兵论的兴起为日后真正的航母机动部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好啦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关注一下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