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汤姆森冲锋枪,居然是弹带供弹的!

转自 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熟悉二战时期轻武器的人一定知道美国汤姆森冲锋枪,而且很多人也知道这种自动武器诞生自上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30年代“禁酒令”时期被大量用于黑帮械斗,因其连发射击的枪声获得了“芝加哥打字机”的绰号——当时美国芝加哥的黑帮活动非常猖獗。但汤姆森冲锋枪诞生之初可不是为了黑帮械斗,它是真正为军队设计的自动武器,只是真正进入美军服役要到很久以后。

设计汤姆森冲锋枪的名字来自美国退役陆军准将约翰·T·汤姆森(John T. Thompson)。大约在1915年左右,汤姆森致力于研究一种“自动步枪”,以取代战斗射速较低的栓动步枪。恰巧在这一时期,有个叫约翰·贝尔·布里希(John Bell Blish)的美国海军军官申请了一种延迟后坐自动原理专利,他在观察舰炮射击时发现,使用大号装药时炮闩会出现楔紧现象,开闩阻力会比使用小号装药时大,由此他认为,金属接触面在承受巨大压力时,互相之间会产生粘滞性,可根据此原理设计一种枪机延迟开锁机构,给自由枪机开锁提供一定阻力,延迟开锁时机,这样一来不用刚性闭锁也能发射威力较大的枪弹。虽然“布里希原理”是否真正存在在当时就有争议,但布里希还是成功申请了专利,而汤姆森也正好看到了这一专利成果。1916年,汤姆森创立了美国自动武器公司(Auto-Ordnance Company),购买了布里希原理专利,由公司的两名设计师西奥多·H·埃克霍夫(Theodore H. Eickhoff)和奥斯卡·V·佩恩(Oscar V.Payne)根据此原理设计一种手持射击的自动武器。

约翰·T·汤姆森(John T. Thompson)

进入到具体设计环节,设计师发现布里希原理有其技术极限,像.30-06步枪弹这样的大威力步枪弹是hold不住的,只有.45ACP手枪弹(11.43x23mm)才适用,所以新型自动枪确定以.45ACP手枪弹为基准口径。当时正值一战末期,美军已经参加欧洲战场西线的战斗,为在冲击和堑壕突入近战中发扬火力,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为美军设计了一种自动步枪,也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BAR。该枪采用导气式原理、枪机偏移闭锁,口径7.62mm,发射.30-06步枪弹。BAR最大的问题就是太重,战斗全重接近10kg,是M1903步枪的2倍,发射的.30-06步枪弹射程远威力大,后坐力也很大,连发射击跳动太猛,很难控制住枪,所以作为堑壕近战武器BAR并不合格。

勃朗宁BAR最初是作为单兵使用的“全自动步枪”设计的,但战斗全重太大,连发射击难以操控,所以并不适用。

相比之下,汤姆森力推的.45ACP口径自动枪似乎更合理一些,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双手持枪、发射手枪弹的连发自动武器在技术上更现实,战斗全重、连发射击时控枪难度都不大。汤姆森对这种武器的定位也是比较准确的,他称这种武器为“堑壕扫帚”,枪如其名,说明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作为堑壕突入近战武器使用。

有趣的是,汤姆森的自动武器公司最初拿出的样枪和后来定型的汤姆森冲锋枪差异很大,它是帆布弹带供弹的!该枪有一个棘轮,枪机前后运动带动棘轮转动,将帆布弹带上的子弹逐发拨入进弹口,为了盛装弹链,样枪扳机前方特地做了弹盒挂架,可将弹带收纳在弹盒里,挂在挂架上。说明在汤姆森冲锋枪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的思维还没有从弹链供弹机枪上转变过来。

汤姆森冲锋枪最早的原型枪,该枪外观和后来定型的汤姆森冲锋枪差异很大,枪管外有圆柱形护筒,扳机前方有弹带盒挂架。

汤姆森冲锋枪原型枪专利图,可看到其供弹具为帆布弹带,用棘轮拨弹。

到1918年,汤姆森冲锋枪比较成型的原型枪问世,此时该枪还是发射.45ACP手枪弹,供弹具改为50发、100发弹鼓,也可使用20发、30发弹匣供弹,当时该枪还有一个听起来十分拉风的名称“歼灭者 I”(“Annihilator I)。在1918年11月9日,汤姆森冲锋枪的原型枪被送往欧洲战场准备测试,可是两天后的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汤姆森冲锋枪原型枪没有赶上真正的战斗。

汤姆森M1919原型枪,该枪枪管外有打孔的护筒,此时的原型枪已经和后来定型的汤姆森冲锋枪很接近了。

射击类游戏《战地1》中出现的汤姆森M1919原型枪,其实该枪并未参加一战。

从1919年到1921年,汤姆森冲锋枪陆陆续续出了多个改进型,1920年还参加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组织的自动武器测试,连续发射了2000发枪弹只出现了一次停射,表现良好,但当时欧洲堑壕战已经结束,“堑壕扫帚”失去了价值,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认为这种价格昂贵、重量大、只能在近距离喷射手枪弹头的武器没多大使用价值,所以并不感兴趣。虽然到1921年汤姆森冲锋枪第一个生产型M1921型正式定型,但此时,它离军队正式列装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约翰·T·汤姆森拿着汤姆森M1921冲锋枪,这支还没装枪托。

汤姆森M1921冲锋枪,这支装了100发弹鼓,可以看到这种100发弹鼓体积很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