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炮在抗战当中大量使用,为何到了解放战争中就全面退出一线

黄志忠版的《亮剑》,李云龙、赵刚、孔捷、丁伟…等一众八路军团级干部都拿着“盒子炮”,这也反应了抗战时期我军装备的缺乏,一个团仅几门迫击炮、数挺缴获的“九二式”重机関铳、ZB–26轻机枪做不到每一个班一挺…根本没有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在极端缺乏武器装备的条件下有一支C96已经相当不错了

大多数军迷都会认为,抗战时期最受我军欢迎的当属武器应该是德制C96战斗手枪和其各地方仿制型号,由于它相对的短小精悍,即可以单发歼敌 ,又可以连发扫射…是一件利器。

由于C96的各种传奇故事,使其成为我国百姓心目中的“神枪”…这其实是一种错觉,“盒子炮”固然在我抗日军民手中大显神威,其实不然,该枪只适合游击战使用或者侦察员进入敌占区侦察敌情的防卫武器…而到了正面战场上大兵团作战,该枪所发挥的作用严重的降低!因为,战斗手枪也是手枪,就算是装上枪套抵肩较精准射击距离也就150米内,远不及“中正式”和鬼子的“三八”枪!而且7.92毫米手枪弹受发射药量少的限制威力也较低!

C96诞生之初总体性能就不被欧美军队看好,综合性能远不及冲锋枪,而欧美国家的营连级指挥员必要时拿着冲锋枪上阵,团以上只配备自卫手枪…从武器装备火力层次来说根本没有C96战斗手枪的位置,而且战斗手枪机械加工的复杂性不亚于生产一支步枪或者冲锋枪!既然威力低、结构复杂价钱又贵,C96 在欧美国家军队当中没有被装备。

但是,C96在1920年代初到了我国后境遇就不一样了,我国当时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军工生产水平极低,连队主要火力基本上就是“汉阳造”!“中正”步枪和ZB-26轻机枪也只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才量产…所以,C96的出现正好弥补当时军队火力的严重不足…它才大行其道!还有就是抗战时期我抗日军民严重的缺乏武器装备也凸现了它的作用。

但,随着我军的壮大发展,缴获的敌人装备也是成批量的,在武器装备大大改善之后,“盒子炮”的地位也下降了,基本上全部的转到民兵手里…也就再也没有演绎出传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