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必回,如何让回营之路更顺畅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后备力量方阵的铮铮誓言。若有战,召能回?这是向后备力量发出的警醒拷问。未来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动员的兵员素质、补充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但随着社会发展提速、工作节奏加快,后备力量动员召回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若平时召不回,则战时难胜任。对此,各级有关部门须认真对待,从制度完善、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确保后备力量“若有战,召必回,回能战”。

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空军某地空导弹旅组织召回人员回营复训。图为组织参训人员重温入党誓词。熊华明摄

召必回,如何让回营之路更顺畅

——关于后备力量动员征召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王少亭 张超强

不仅是爱国自觉,更是法律明文规定

又到退伍季,“若有战,召必回”再次成为各媒体平台高频词。6字极简,却铿锵有力。

“国,和谐盛世;旅,科学发展;家,双亲久病;子,年幼孱弱。我从军十五载自认精忠报国,今因家中现实无奈申请转业。若有战,召必回!”2010年4月6日,《解放军报》关于某旅副参谋长张益朝的报道中的一段话,让人感动不已。其中,“若有战、召必回”的铿锵宣誓,更激起无数人精忠报国的热情。

2016年7月,网上流传一份海军退役士兵召回训练函,由于该图片的发布时间正值“南海仲裁案”关键期,引起社会关注。这之后,不少退役军人手持“若有战,召必回”的标语,列队拍照。这6个字再次引爆网络,成为后备力量动员征召的有力宣传口号。

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化、军事变革深入推进,预备役召回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用做法。

美军从1998年起,首次在现役陆军师编入预备役人员,这些人员平时服预备役,定期召回训练,若有需要,经短期训练就可充实现役部队、担负作战任务。

日本于1997年4月建立应急预备役制度。该制度规定,日本陆上自卫队师或旅每4个团中要选定1个团,其80%的编制员额由应急预备役提供。应急预备役军人可担负与现役相同的作战任务,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发挥与常备兵力相同的作用,这也使后备兵员训练时间与征召次数大大增加。

后备力量召回是我军保留技术骨干、发掘国防潜力的重要举措。《解放军报》法人微博曾针对网络热议解释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兵预备役人员每年都要进行正常训练。海军往年演练中曾有退役士兵特别是退役士官参加,他们经过短期返岗集训后,即能熟练操纵舰艇装备。

“若有战,召必回”不仅是退役军人的爱国自觉,更是现行法律的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九章第五十条规定:“在国家发布动员令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军事机关,必须迅速实施动员……预备役人员、国防生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准时到指定的地点报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负责人,必须组织本单位被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报到。”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军民融合深度推进,征召后备力量返岗训练成为常态,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重返军中岗位、重温军营生活、实现报国志愿。

回营参训的熊杨正在修理汽车。蒋荟芃摄

国家有召唤,咱就不能缺席

“接到上级通知,要先根据通知提供的联系方式,逐个打电话、验证身份、通报事项、征求意见。遇到被征召人电话换号、拆迁搬离,还要去公安局查询户口信息,甚至挨家挨户询问、查找。”进入7月,江苏省睢宁县人武部职工周永就一直为协调民兵预备役返岗训练忙碌着。“与被征召人相比,我们这些辛苦不算啥。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时让我们也很为难。”周永说。

去年,部队在江苏省沛县人武部召回5人参加返岗训练,除一人当场表示可以归队外,其他4人都不能确定。其中,一人妻子临产,如果参加返岗训练,妻子无人照看;一人在企业上班,能否按时报到要看领导态度;一人刚刚贷款买了大货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跑长途,如果参训,家庭就会失去经济来源;一人举家迁往辽宁,无法取得联系。

“动员征召需要一个一个做工作,要为此耗费大量精力。”沛县人武部职工汪太兵说出其中的无奈。

2017年,某军分区需要核实动员4批20人参加返岗训练,经反复做工作,最终只有7人参训,占应召回人数的35%。“不是我不愿意被征召,对我而言,现实困难确实让我很为难。”参加某省民兵“四会”教练员比武竞赛的民兵蒋瑶说。这番话也戳中了大多数被征召人的“痛点”。

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的退役军人面对召回,最大顾虑是单位领导的态度和工作职责的制约。现在,各单位都是按岗用人、人不离岗。突然被征召归队,有的单位领导虽嘴上不说、但心里不悦。对被征召人而言,在召回离岗的这段时间内,自己的工作往往需要同事分担,回到单位,可能要面对领导责备、同事抱怨。

自主创业的退役军人面对召回,最大顾虑则是家庭成员是否支持、收入是否受影响。有些被征召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一旦参加返岗训练,全家可能面临“断供危机”。

焦文科,甘肃天水人,在部队服役12年,曾赴老挝执行授教任务。退役后,他创立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今年7月接到召回通知时,他正在组织500多人的夏令营。“一朝为兵,终身为兵。国家有召唤,咱就不能缺席。”因参加召回训练,焦文科不能全程任教,合作方每天少付给他1万多元。

部队训练受苦累、回到单位受委屈、个人收入受影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被征召人的应征积极性。但在一项调查中,面对“为什么响应征召”这一问题,选择“为国效力、报效国家”的退役军人,以96%的比例高居第一,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此外,能重新穿上军装、回部队看看、感受军营生活、见见战友等因素也排在前列。

既要健全制度,也要人文关怀

“动员征召工作呼唤理论创新和法制支撑。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依法征召与人文关怀相统一,按照法制不足机制补、机制不足作风补、作风不足关爱补的思路,紧盯矛盾焦点,建立法制支点,消除机制盲点,推动动员征召工作深化发展。”陆军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刘自利教授说。

刘教授认为,完善法律法规既要体现法律的严肃性,也要讲究执法人性化,奖励与惩处并重。

他建议,在督促被征召人所在单位依法履行协助义务的同时,应尽快出台被征召人所在单位优待补偿政策,以消除征召“第一道梗阻”。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降低税赋、货币补偿、以征代税等形式,对被征召人所在单位给予补偿,鼓励被征召人所在单位全力协助做好征召工作,切实解决“领导不同意、应召走不了、回来压力大”等问题。

另外,刘教授还建议,把召回制度纳入国防法规教育范畴,加强政策宣讲,引导社会力量帮助被征召人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借鉴地方对拒服兵役行为的惩戒办法,把无正当理由、拒不响应征召的行为,纳入社会诚信“黑名单”,提升征召严肃性。

浙江省军区战备建设局余仲明参谋认为,征召单位在拟制返岗训练计划时,要结合民兵预备役性质特点,尽量避开农忙时节、生产旺季,可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征求被征召人所在省军区、军分区的意见建议,提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操作性。由于被征召人通常是技术骨干,征召单位可根据被征召人的工作、生活实际,推动召回模式由“统一征召、集体返岗”向“单独返岗、随机跟训”转变,最大限度为被征召人顺利返岗提供便利。

部队还要对被征召人的表现作出科学、客观的鉴定与评价,通报被征召人所在单位或乡镇武装部,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优依据,增强召回吸引力。

依法征召也离不开人文关怀。江苏省徐州军分区政委李中双认为,要加强被征召人的思想疏导,引导他们提高思想站位,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返岗参训。关注“后院、后方”,与被征召人所在单位领导、家庭成员进行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被征召人消除顾虑、轻装上阵。把对被征召人的关心关爱,纳入军地双拥建设。被征召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确保返岗训练期间其家人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严格按规定落实补助补贴、优抚优待,抓好训练期间服装、饮食保障,及时足额报销往返路费,绝不能让被征召人既出力、又承担经济损失。

此外,应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被征召人先进事迹,增强被征召人的荣誉感、自豪感,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热爱国防的浓厚氛围,使被征召人赢得社会尊崇。

准备好随时应征回营

■原空降兵某航运旅场站士兵 熊 杨

8月25日,我接到人武部刘参谋电话,通知第二天到人武部填写参训表,并做好回老部队复训20多天的准备。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激动,终于有机会再回部队见见老战友、摸摸熟悉的装备、过过军营生活。激动过后,我却不免有些担心。

今年3月,双胞胎女儿出生,妻子在家全职照顾孩子和老人,这次要离家这么久,家庭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当我将情况告知妻子,没想到她毫无怨言,支持我回部队。

我2001年应征入伍,在空降兵某航运旅场站汽车连服役,期间先后驾驶过救护车、消防车、加油车等多型保障车辆,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演和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多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我服役期满复员回到老家,应聘进入一家民营企业,负责驾驶公用车。入职半年多以来,由于工作踏实、作风过硬,受到公司上下一致认可。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人武部填了表。随后,人武部给企业发了征召函。企业人事负责人对我说,参训时间太长,但本着支持国防建设的原则可以保留岗位,参训期间按事假停薪。虽然这份工资对我的家庭很重要,但部队的召唤更让我难以拒绝。我立即写好请假条交给董事长,董事长很支持,现场批了假,并安排他的专职司机兼顾我的岗位,并嘱咐我要服从管理,好好训练。

回到部队后,我发现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但部队变化很明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活条件更好了,部队按照新大纲组训越来越贴近实战。我是一名受部队培养多年的老兵,很清楚军人的职责使命,更不会忘记参军报国的初心,只要部队有需要,我愿意随时听从召唤。

(本报记者熊华明整理)

肩扛银星上战位

■原火箭军某旅四级军士长 赵光亮

“你可抓紧去,千万别耽误事儿。”那天我正在上班,父亲突然打电话过来,情绪特别激动,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原来是人武部通知说部队召我回去训练。

听到“部队召回”,我内心深处那团火焰再次被点燃。一朝戎装梦,一生军旅情。退伍已3年多,我和退伍战友都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吹角连营。

挂掉电话,我走进领导办公室请假。领导劝我说:“你事业刚刚起步,现在请假恐怕耽误业绩,你可要考虑清楚。”我也明白其中道理,但要回部队的强烈意愿战胜了这些担忧。第二天一早,我乘车赶往部队,一路上满脑子都是军营过往的画面。退伍前,我是火箭军某旅发射营的一名专业组长兼把关技师,16年军旅生涯里,曾5次亲手把导弹送上苍穹。我带过的战士有3人提干,10余人成为旅里的技术骨干,带头编写的专业操作规程部队还在使用。

再次踏入这座军营,熟悉的口号、熟悉的营区、熟悉的战位……重新穿上军装,感觉像休了长假重新归队,一切都很亲切,没有什么不适应。军营专属技能稍加熟悉便能信手拈来。尤其是走进训练场,重新摸到大国重器,内心莫名地兴奋。以前每年我都要随部队来训练场进行实装操作,各项操作规程早已烂熟于心。这次召回后,所有老兵统一按专业、战位进行分班编排,经过一周跟岗训练后,大家的操作水平都得到快速恢复。

期间,天气虽然炎热,但依然挡不住大家高昂的训练热情,每个人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训练机会,自发组织十余场操作技能比武,大家都抱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祖国随时召唤,我们随时能上!”

(宗世航整理)

建立健全“召回”保障机制

■赵艳斌 梁智勇

铁铸的营盘,流水的兵,新老更替是部队永葆生机活力的需要。每年9月,在新鲜血液注入火热军营的同时,也有服役期满的老兵离开。脱下军装,回归地方,这是每名退役军人都要经历的离别场景。虽然离开军营,但他们投身国防的担当意识却植根于内心深处,很多人纷纷表示:若有战,召必回!

若有战,召必回!多么铿锵有力的退伍誓言,虽然身份变了,但军人的烙印一直在,军人的担当一直在。其实,“若有战,召必回”既是退役军人的爱国自觉,更是法律的明确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家卫国。我国拥有充足的后备军事力量,但民兵预备役人员工训矛盾长期存在,很多时候召回人员存在现实困难,要确保退役军人“召必回”执行到位,除了依赖退役军人的担当和情怀,还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召回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召回的灵活管理机制。军人退役后,除政府安置一小部分外,大多数在体制外工作,不少人工作流动频繁,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经常变动,地方兵役机关登记的信息若不能及时更新,就会出现召之不畅、召之无应等现象。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召回的灵活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平台,打破编兵整组时的属地管理原则,畅通流动人员管理、交接、训练和使用机制,推广平时就近编组、集中组训,战时就近归建、按需使用的模式。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召回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的企业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国防观念不强,停发或少发退役军人返岗训练期间个人薪资,有的单位甚至不让返岗训练或以辞退相威胁。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增强约束激励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比如通过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相关单位主动承担国防义务,对企业负责人予以表彰,对积极参加召回任务的退役军人也要有政策激励,相应地,对拒绝召回的单位和个人要有惩罚措施。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召回的优待抚恤机制。生命等价是宪法和法律明确的原则,但民兵预备役人员同现役军人执行相同任务时,在优待抚恤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地方政府部门要探讨适合本地的优待抚恤机制,关注退役军人以民兵预备役身份遂行军事训练和抢险救灾等各项重大任务致残致病等问题。此外,各地在落实好国家退役军人优待抚恤制度的同时,对被召回的退役军人要采取经济补偿、政策倾斜等制度措施,保障和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