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国陆军狙击手训练:新模式让“天才射手”脱颖而出

10月14日报道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0月3日报道称,中国步兵部队以及整个陆军的变化频繁而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陆军已经从一支装备相对落后(以西方标准衡量)的部队转变为一支看起来与西方步兵相当的部队。目前中国步兵拥有现代化武器和装备,当部署至战场时,远远望去就像任何其他现代步兵部队一样。中国步兵部队拥有迷彩服、防护背心、单兵电台和夜视设备。

十多年来,中国陆军一直普遍强调精准射击。这意味着更多基本训练时间被花费在射击和步枪使用方法上。这是中国最近将陆军基本训练时间从3个月增加至6个月的原因之一。事实证明,对许多新兵而言,为期3个月的训练不够充分。通过将基础训练时间加倍,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6个月基础训练过后,中国陆军发现许多问题都得以解决,包括可以发现谁拥有射击才能,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他们最后要去步兵部队的话)会被送去参加各种狙击手训练课程。即便在最近的改革(例如为许多步兵营增设一个“侦察-狙击”排)之前,每个步兵班就已设有狙击手岗位,每个步兵连也设有一个狙击手班。当时这些陆军狙击手有许多人使用5.8毫米狙击步枪。但如今,许多狙击手可以使用7.62毫米和12.7毫米狙击步枪。

报道认为,中国直接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引入了侦察兵狙击手排的概念,美国海军陆战队上世纪60年代创设了这一概念。美国海军陆战队认识到,狙击手在暗中独自开展行动(实际上为两人一组),通常充当侦察兵。因此,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训练狙击手承担侦察任务,还教他们如何调动炮火或空中支援。由于成为侦察兵狙击手需要许多技能和特种训练,侦察兵狙击手突然间大受欢迎,迅速成为一支精锐力量。侦察兵狙击手是侦察部队的一部分,每个海军陆战队营均设有一个由20人组成的“侦察-狙击”排(目前人数增至28)。

报道称,中国制造商1999年开始首次研制大口径狙击步枪,M99式狙击步枪于当年推出。几年后,M06狙击步枪(M99的略微改动版)面世。十年后,狙击步枪另一版本QUB09也问世。这三款步枪均采用无托设计,由一家国有武器制造厂制造。

中国过去认为,这些12.7毫米步枪是“反器材(尤其是车辆)”武器,现在仍这样认为。如今,中国武器供应商提供了许多其他12.7毫米步枪。例如,AMR-2是一款在设计上变动更大的狙击步枪。M99/M06/QUB09均重约12公斤,而AMR-2略轻,重11公斤。最新且最受欢迎的12.7毫米狙击步枪是QUB10。这是一款重13.3公斤的半自动武器。中国陆军狙击手(特别是新设的侦察兵狙击手),正被配发QUB10步枪,作为可选装备。

报道称,中国最近才开始向其部队大量配发12.7毫米步枪。中国在步枪上存在很多选择,过去10年,大口径狙击步枪领域的研发尝试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已在花大力气培训军人射击技能,这使中国陆军能够识别出天才射手,这些射手如今被派往狙击手学校和岗位。(编译/杜源江)

资料图:中国狙击手使用SVD狙击步枪打靶。

【延伸阅读】洪荒之力!中国狙击手双枪比拼洋对手

比赛开始后,四国军队的狙击手从起始点奔跑冲刺。

参赛狙击手背枪翻越障碍。

参赛选手使用现代版SVD狙击步枪打靶。

中国狙击手使用SVD狙击步枪打靶。

除狙击步枪外,参赛选手还要使用手枪打靶。

图为参赛选手使用的马卡洛夫手枪。

中国狙击手使用手枪打靶。

参赛狙击手翻越壕沟障碍。

参赛狙击手穿越矮窗障碍。

参赛狙击手匍匐穿越铁丝网障碍。

除标准的射击和越障训练外,参赛选手还要参加搬运弹药箱疾走的耐力比赛。

提弹药箱耐力比赛。

攀爬越障比赛。

匍匐持枪通过铁丝网障碍。

投掷手榴弹比赛。

越障比赛。

中国狙击手奋力冲刺超越对手。

【延伸阅读】中国狙击手真厉害!31枪打死30名越军

由于对狙击步枪及其战术运用的认识不足,中国军队从建国之初到1979年的30年间,一直没有列装专门的狙击步枪。当然,也不能说我们对狙击步枪一无所知。1950至1954年,中国从苏联进口过少量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供军校教学使用。上世纪60年代,国营338厂(现重庆珠江光电科技公司)还制造出“63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特等射手瞄准镜”装备部队,后者还参加了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

但不管怎样,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初期,我方吃了越军狙击手很多苦头却是不争的事实。应前线指战员强烈要求,1979年6月下旬,兵器工业部召开会议,安排测绘、仿制缴获的越军苏制德拉戈诺夫SVD7.62毫米狙击步枪的任务。其中,338厂受命仿制PSO-I白光瞄准镜,仅用半年就完成了79式7.62毫米狙击步枪(79狙)瞄准镜的样品生产。到1983年,这种瞄准镜已列装至前线营一级部队。

79狙于1981年试产并装备部队,主要用作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后来该枪经改进后(特别是更换了主要指标达到苏联原装水平的85式狙击瞄准镜),于1985年正式生产定型,并重新命名为85式狙击步枪(85狙)。

79/85狙的原理、结构、战术性能等方面与SVD基本相同,都采用了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10发弹匣、4倍光学瞄准镜等,也配有可卸式多功能刺刀,既可用于白刃战,还能用来剪切铁丝,甚至锯断钢条。但奇怪的是,79/85狙射击精度上一直逊于苏联原装货。

原来,中国军工人员起初并不知道该枪需要发射专用的7N1狙击弹才能保证精度,在对79/85狙试射时用的仍为53式普通步枪弹,而且验收时采用了衡量56式半自动步枪的R50指标(某一距离内一定数量的射弹,取50%的弹着点测量散布半径),而非精度要求更高的R100指标(取全部弹着点测量散布半径),导致这2种仿制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要逊于SVD。

53式步枪弹一般用作机枪弹,威力巨大,在3000米外仍有杀伤力。但在短兵相接的100米以内狙击距离上,其由于弹头停止作用过小,优势就变成了劣势,击中敌非要害部位后往往形成贯穿伤,难以一击致命。从实战来看,79/85狙对500米外的远距离目标,首发命中几率不高,经常需要先试射再修正弹道偏差,而敌人也不是傻子,大多数情况下此举会打草惊蛇。

虽然后来中方也意识到狙击弹的问题,但考虑到中越战火渐熄,新一代88式狙击步枪也已在研,为79/85狙单独开发生产专用高精度狙击弹在成本上不太划算,就没在这方面继续费工夫。

在当时,狙击步枪绝对是很金贵的装备,只有一线步兵和侦察分队才能配发1到2支狙击步枪。尽管数量不多,却在两山轮战期间,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例如在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前方被誉为“80年代上甘岭”的1145.4高地,1987年底曾有后方记者从这里的前沿哨所通过射击口向敌方观察,发现越军阵地上连个鬼影都看不到。

经了解才得知,对面越军在数载交手过程中,早已被我军狙击手打得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轻易露头。特别是被誉为“老山第一杀手”的解放军狙击手向小平(如图所示),曾在40多天时间里,用31发子弹打死30个敌人,剩下1个被子弹击中头部成了植物人(一说为用30发子弹,毙敌28人,伤2人)。从当时截获的敌方信息得知,子弹全部从阵亡越军的头部或胸部穿过。图为向小平正在包扎受伤的手,他于1988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再讲一个战例。1985年5月31日,越军出动4个加强营猛攻老山我67军199师前沿阵地。其中,坚守在距敌最近的138高地的是199师某团5班,该班配备了1支狙击步枪,由班长负责使用。6月3日,5班长带着1名战士,提上狙击步枪潜伏在阵地前突出部的一道天然石缝中隐蔽待敌。图为前线战士与用作诱骗越军狙击手的假人“合影”留念。

此前他们注意到,对面越军最近经常派出2个班兵力摸到距我方阵地约150米远的一处天然溶洞,估计是想伺机对我阵地发动偷袭。经过2个小时潜伏,5班长发现几名越军爬出洞口,哈着腰四处张望观察,他屏住呼吸果断瞄准击发,连续速射,一举击毙越军3人。就这样,短短5天内,5班长先后毙伤越军10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