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悍匪马家军的残余部队,被解放军一鼓而灭

米发老人是骑兵第一师的前身—— 骑兵第三师的骑兵老前辈,1947年入伍,在著名的察骑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建国后,参加过包括开国大典在内的四次大阅兵,是1953年甘青川边剿匪的参战老兵,是1958年、1959年甘青南平叛的基层指挥员,更是骑兵第一师三十多年征战、戍边光辉历程的亲历者,今年,米老已经88岁高龄了 。

米老现在张家口安度晚年,经陈老联系,米老的女儿热情地给与了大力支持,米老的口述,都是由米女士一段一段做好记载发来,非常珍贵,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米老从亲历开国阅兵说起 。

“我47年入伍,在三大队三中队当战士,以前是察北康保大队,以后改称三大队,那时一个大队三个中队,那时我们番号经常变,一会儿是这个部队,一会儿是那个部队,迷惑敌人的,后来改成骑兵三师九团。

我一当兵就是骑兵,康保大队就是县大队,也是骑兵,班里都是老兵,45年的、42年的都有,都是抗日战争的老兵,我是个刚入伍的新兵 。

建国前后,我当了七年战士,一直到53年当班长,56年当排长,62年当连长,那时是在(新疆)托里县,营教导员当了半年,当营长后搬到沙湾,营长干了十三年,79年当的团长,82年转业回来。”

说到开国大典,米老仍然很平淡 。

“开国大典,我们到北京清河,训练了三个月,主要训练两个内容,一个是阅兵式,一个是分列式。

阅兵式就是训练马,站好了,马耳朵一条线,马尾巴一条线,站齐了解散,再集合,反反复复练。

分列式就是练走的时候,马头一条线,刀成一条线,背的枪一条线 。

马有嚼子么,人在上面指挥,抓住嚼子,按照指挥,靠前点,靠后点,左点,右点,马听人的啊,狗熊都能训练的叫干啥干啥,何况马呢,马,多聪明么 。马可整齐了,骑马和徒步一回事 。

后来三次阅兵换马没有?

换啥马了,还是那匹马,枪和刀都是原来的。

我骑的是黄马,黄马连么,一支枪,一把军刀,刀是东洋刀,刀挂在鞍子上,阅兵式时抽出来扛着,背着枪,我们那时穿着黄军衣。

朱德总司令坐车下来检阅,走到方块这边,喊同志们好,我们喊总司令好,总司令喊,毛主席万岁,我们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再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我们就再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这三个口号。

然后就是分列式,我们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带队的喊向右看,我们就看毛主席么 。

从米老这段看似轻描淡写的口述中,能想见当年骑三师老兵娴熟的骑术和对战马的信任,以及一丝不苟的阅兵训练 。开国大典上,骑兵方阵整齐划一、军容雄壮,参阅的骑兵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让战马保持整齐的步伐,在老骑兵看来根本就不是难事。

米老当时用的东洋刀,应该就是日本32式骑兵刀,到58年平叛时,骑一师还在用,陈老记得很清楚 。以后制造了国产的65骑兵刀,那时骑兵第一师除一个团外都已下马,包括米老和刘老所在团 。骑兵团是否列装国产新刀,就不得而知了 。

开国大典中阅兵式,是以后历次阅兵式的蓝本。后来的阅兵程序和形式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仅在装备、方队和人员规模、阅兵曲目上有所变化和增减 。1955年以后,国庆阅兵取消了骑兵方队,参加包括开国大典在内的连续四次阅兵,这是解放军骑兵史上的辉煌时刻,米老值得自豪和骄傲 。

在1952年国庆阅兵前,骑兵第一师、骑兵第三师和河南省军区骑兵团(原冀鲁豫骑兵团)在万全合编为新的骑兵第一师,米老参加阅兵后,告别家乡,和战友们拨转马头,一路向西,开始剿匪 。

这一次纵马西征,米老一去就是三十年。

“我们参加完52年国庆阅兵,52年11月份了吧,上火车到甘肃陇西,训练了三个月,到53年3月份,开始进剿,第一张就是打唐昆(现称唐克),唐昆战斗,原来的西北五马,2000多人在那一带,我们走了一晚上,就把敌人包围在唐昆,第二天早晨开始打响,我们连一个新战士,枪打不准,指导员张占国拿过战士的枪就打,让敌人一枪打在胸脯上,他对通信员说了句,快去叫卫生员,只说了这一句话,就牺牲了。。。

我们连一天一夜没吃干粮,这时候副团长上来了,指导员牺牲以后,一排长代理指导员,他请示,战士一天一夜没吃没喝,能不能吃点东西再打,副团长也没表态,也没说允许,也没说不允许,我们就一人吃了几口炒面,然后冲下去,敌人开始跑了,完了以后追查责任,不赶快追敌人,吃炒面,把代理指导员给撤了,说他是个爱炒面的指导员 。

我们冲下山追击逃敌,我们连的通信员赵和冲下去了,炊事员拿着炒菜的铲子,钉马掌的拿着铲刀,都冲下去了,在草滩的草丛底下,六七个敌人,掩护200多敌人逃跑,有轻重两用机枪,还有个女报话员,有个战士气的,一枪托把一个敌人的牙叉骨给打掉了。我们把这股敌人消灭了。

通信员赵和头部中弹牺牲了,班长薛万库负了重伤,痛的受不了,一直在喊,让连长给他补一枪,两个小时以后也牺牲了,

敌人跑了200多人,跑到四川阿坝、大渡河那一带去了,在积石山我们驻剿了三个多月。

这股土匪有马良、马元祥、高尚俭三个头头,后来,一团一连连长李杰,把马良抓住了。

其他的土匪经过追剿,都消灭了,十月份我们就回来了,这是唐昆战斗 。

忍饥挨饿长途奔袭,血战马匪,战友阵亡,匪众里的敌特报务员,天空中的敌机。。。这就是骑兵第一师甘青川边剿匪的真实写照 。

唐昆(唐克)战斗,打掉了马良匪部主力400余人,米老作为骑一师的战士,亲身参加了这场战斗。西北军区的表彰电是:骑一师艰苦奋战,吃苦耐劳,唐昆战斗首歼了马良股匪大部。。。表现了该师有高度的政治素质与英勇顽强、猛打猛冲的良好战斗作风。“

马良逃脱,不久后在拉勒山被骑一师生擒 。米老提到的三个匪首、西北五马残余,即是当时的剿匪背景及敌情。

甘青川边剿灭马良、马元祥匪部的叛乱,也称草地剿匪战役,主要打击对象是马家军残余。是与西南军区剿灭傅秉勋匪部的“黑水战役”于同一时期、在相邻地域摧毁敌人残余的联合作战行动,那时这一带还没有真正解放,大草地人烟稀少,河流纵横,第一条公路,第一座桥,都是解放军进来以后修的。

匪患猖獗,国土不宁,当年甘青川边剿匪,西北参战部队计有 ( 不完全 ):

骑兵

1. 骑兵第一师全部(三个团),战前由绥远省(今内蒙古)调入 。

2. 西北军区骑兵第一团

3. 西北军区骑兵第二团

4. 青海军区果洛支队(骑兵)

5. 十一师侦察骑兵连

步兵

6. 甘肃军区骑兵大队(两个连)

7. 步兵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

8. 西北军区公安第十一团(刘老当时所在部队)

9. 甘肃军区独立团

当时三路进剿部队都是步骑混编,可见骑兵在剿匪作战中的重要性 。

米老言简意赅,但所包含的事件背景是非常真实和丰富的。米老说到了三个人,马良,马元祥和高尚俭,前两人是青海马家军的上层军官,后者是空投特务。

马良和马步芳的父亲马麒是堂兄弟,是马步芳的族叔,51年就在甘青川边纠集青马残余发动叛乱,与川西黑水的国民党军残余傅秉勋部合流,接受对面的委任和空投补给,成为当时大陆上仅存的一股政治土匪 。

据相关记载,自1952年9月至1953年3月,对岸先后给马良、马元祥部空投十五次,成功八次,共投下特务十八名,六零炮四门、轻重两用机枪46挺、卡宾枪275支,冲锋枪34支、步枪170支,各种弹药十四万发、电台十三部及大量金钱、假币。

米老提到的高尚俭,就是对面派来的空投组组长,骑一师抓捕马良时在山洞内自杀(一说被手榴弹炸死)。

马元祥,曾任青马骑兵团长、旅长,是青马围剿红西路军时的得力干将,在此次剿匪中,部众被西北军区骑兵二团打散,在逃跑时被青海公安部队隔河一枪击毙。

米老曾说到五马,五马是当时对西北马步芳、马鸿逵、马仲英系地方势力的惯称。马良股匪除了青马残余,确实还有一个青马系统之外的马虎山,当时与马良在唐昆山一起被打散。这个马虎山是三十年代初横行新疆的“尕司令”马仲英的姐夫,马仲英去苏联后,接任了新编三十六师师长 ,这是常凯申给马仲英部的一个正式番号,马仲英的基干部队全是骑兵。该部后来在盛世才和苏联红军联合打击下解体,马虎山回到老家,解放后跟着马良、马元祥一起作乱,于当年被十一师剿灭 。

经此一役,从49年起即反复叛乱的马家军政骨干基本被肃清。

本文作者 :徐渡泸,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