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管风琴”,一分钟毁灭一个坦克团!

(文/哈克)在长达4年的卫国战争中,有这么一首名为《喀秋莎》的歌谣在苏联大地上广为流传。它的意境是描述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等待她心爱的恋人归来,而这首歌谣也是了无数苏军将士在前线上单曲循环最高的歌曲。

但对于德国人来说,“喀秋莎”这个充满俄国情调的名字无疑就是噩梦。在他们的眼里,“喀秋莎”能够以每分钟数十发的速度向着他们的阵地无情地咆哮着、倾泻大量的火箭雨,给成群的己方步兵、坦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装在卡车底盘上,防护脆弱,但苏军往往将喀秋莎火箭炮布置的十分巧妙。在面对德军侦察机时,驾驶员们会给火箭炮覆盖上大量植被用以伪装。而当德军侦察机一走,这些灵活的火箭炮就会迅速机动到德军的军事基地、屯兵点、补给站附近,突然来一次齐射,把德国人炸的头晕目眩。随后,再迅速转移,消失得无影无踪。在1941-1942年期间,苏军的这种“喀秋莎游击战”使得德军后方压力十分巨大。

无数德军士兵也由此被搞得神经兮兮,根本无法正常作战。而根据实战记录显示,在第一次斯模棱斯克会战期间,也就是喀秋莎的首战,苏军使用多辆喀秋莎对5公里外的德军车站采取了一轮齐射,当场就将在火车站的一个德军坦克团炸的鸡飞狗跳,后者不但损失惨重,甚至连日常补给都心惊胆战,不得不重新调往后方进行重组。为此,喀秋莎也得到了一个“斯大林的管风琴”戏称。

而在抗美援潮战争时期,志愿军将士们也曾使用过这款苏联武器,用以打击在高地上负隅顽抗的联合国军。韩国军队在面对这样呼啸而过的火箭弹雨时,纷纷选择抱头鼠窜,望风而逃。由此可见,喀秋莎的威力,即便是过了二战也丝毫不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