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离开北京二环路返乡 用麦秸画出希望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秸”这个字,如果是单拎出来,一些城里人总容易在读音上与“桔梗”的“桔”相混淆。的确,作为在粮食加工中被剥离的废弃物,秸秆、麦秸这种东西离城市太远,以至于绝大多数人不会知道,它们除了作为乡村的燃料,还以可以被用来作画。而对于90后姑娘杨丽丽来说,秸秆该算得上是她最熟悉的作物。剥离麦秸的机械轰鸣声,曾是她童年生活的背景音,而在成年后,也是这把麦秸,将杨丽丽从北京唤回了地广人稀的家乡内蒙古多伦。因为麦秸,她变成了营销号标题里“靠麦秸画年收入轻松过百万”的创业者。

杨丽丽和麦秸画。受访者供图

创业的人没有下班时间

周五晚上八点,在自己位于家乡的工作室里,杨丽丽照例开始了在快手平台上直播。这次的内容和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的直播没什么不同,仍旧与麦秸画的制作相关,杨丽丽把半长的头发稍稍一扎,正低头用小烙铁在麦秸纸上烫着画。

同一时间观看直播的人并不算多,但凡有网友感兴趣提出问题,杨丽丽会知无不言,有问必答。但她又不像大多数视频主播有无限的热情,会一直盯着手机屏幕与网友互动,所以在多数时间里,杨丽丽直播间里“很安静”。

杨丽丽制作的麦秸画。受访者供图

此刻夜幕已经拉开,又逢周末,在一线城市是美好夜生活的开端,但是在杨丽丽家乡的小城,过了八九点,超市和商店基本都会打烊关门。她说“周围没什么玩儿的,不如在工作室加班”。

杨丽丽的工作室并不处于县城的中心位置,也远离旅游景点。聘用的员工每天工作八小时,早晨八点半会来到店里,下午六点半刚过,人已经走光了——乡亲们工作再忙也要有两小时午睡时间,加班更令几乎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但是对于杨丽丽来说,创业者是从没有下班时间的。

通常情况下,杨丽丽会在工作室工作至晚上十点才草草收场,赶工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工作室的灯也还亮着。其实每当天真的黑透,除了“直播间”里,工作室的内外都很静,静得让忙碌的工作显得很不真实。

这里是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河流湖泊众多。这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段地域的“小”县城面积接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1万人。

可也就是在去年,25岁的杨丽丽选择从北京熙熙攘攘的小城区,回到了这里。

北漂的人回家需要机遇

“我们毕业那会儿,我的同学没有一个去北京的,只有我自己去了。”

杨丽丽本身的大学专业是建筑学,但毕业后包括自己在内的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从事建筑相关的职业。在杨丽丽看来,这个在大学初期火爆一时的专业并不能给予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一份留在家乡随随便便找的工作,也不行。

“我的同学们都是回家随便找个工作,有的在超市上班,反正工作都不算太好。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所以去了北京。”

纵然讲述这段经历时的杨丽丽还会用“北漂很时尚”去回忆最开始要去北京时的憧憬,用“感觉自己比别人强,没有轻易回家”来形容在大城市生活时骄傲,可她也说,除了这些表面上的浮华,当时的艰难也只有自己知道。

初到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想到自己以后要在这里落脚,杨丽丽说自己有点儿犯怵。起初找工作时,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只敢找那些承诺包住的工作;工作后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比自己大学时的居住条件还要差;好不容易工作有些起色,她想和同事合租,但面对公司附近东二环一个月7200元,押一付三的房租,杨丽丽还是在八人间里住满了在北京工作期间的三年。

可即使是这样,杨丽丽还是一度想吃定这份苦。所以即使从事的是自己从没有经验的教育工作,也依然愿意从零开始。但她也说,时间长了,会觉得没有归属感。“如果有好的机会,我也想回家乡发展。”

不过杨丽丽没想到,来京第二年偶然在画展上看到的“麦秸画”,会成为这个“机会”。

制作麦秸画。受访者供图

莜麦是内蒙古西部历史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少年杨丽丽的耳畔,一直有着伴随着莜麦打场的轰鸣声。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杨丽丽见过莜麦被做成过各式各样的美食,见过麦秸秆被丢弃、被拿去喂食牛羊,但从不敢想这样的废弃物可以变成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品。杨丽丽说当时只是觉得喜欢,再加上一点儿好奇,动了一些想再深入了解它的心思。

事后想来,如果不是因为偶然看到麦秸画作品,杨丽丽恐怕不会选择从北京返乡,可如果不是因为来了北京,杨丽丽的生命轨迹,或许也难与麦秸画相逢。

只有2%的人愿意付诸行动

选择大学专业时,因为那是当时的热门;选择来北京闯荡,因为不想将就随意的生活;而唯有选择去学习麦秸画,杨丽丽是听从了自己的兴趣。尽管杨丽丽也说,其实在最初想学制作麦秸画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想过有一天会为此回乡创业。

就连联系到中国麦秸画工艺美术大师芦俊侠时,得知杨丽丽只是因为一时兴起的兴趣才想要拜师学习麦秸画,芦俊侠的第一反应就是先“劝退”。

这就要说到制作麦秸画的工艺十分复杂,初步就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六道工艺。前期对于麦秸秆的整理虽然并不非常难,但仍旧会耗费时间和精力。例如在麦秸秆经过漂洗后,还需将其用刀具剖开用电烙铁熨平,这时的麦秸秆会变成宽度只有一厘左右的细条,而只有将多条麦秸粘在一起,才会成为麦秸画的“画布”。这时,再利用烙铁作为“画笔”,结合温度的变化,体现明暗对比,手艺精湛的画作者,才会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景色。

“老师怕我学不下去,跟我讲了很多抱着好奇心来学习麦秸画的学生的例子,那些学生基本都没能自始而终。”也唯有时间能证明真心。在此后的两年里,只要一有超过两天的小长假假期,杨丽丽便会往返于北京和张家口两地,前去二百公里外学习麦秸画的制作。她总是担心,由于自己没有美术基础,学习进度会比一般有专业背景同学更慢,所以没敢有一点懈怠。

直到2017年底,因为听说家乡推广旅游产业,杨丽丽也开始能够自己完成一些独立作品时,她才真正开始动了回家创业的心。“我的家乡本来是麦秸秆的产地,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没准这个麦秸画就能一下子火了呢?”

2018年4月,杨丽丽终于说动父母,回到了家乡。

一年之后,杨丽丽麦秸画创业女青年的身份参加一档节目录制时,碰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宏艳,至今杨丽丽都记得这位孙老师提到,虽然很多青年都有返乡创业的想法,但为之制定计划的不到10%,而愿意付诸行动的,差不多只有2%。

在采访时,杨丽丽提到这个经历稍微思忖了一会儿,然后才说,“我想,我应该算是那2%。”

在路上的人没想过停下

在多伦县杨丽丽工作室门前,如今时常会摞满成捆的麦秸,经过几道工序后,它们才会变为一把把筷子大小的整洁麦秆。这间小小工作室在过去一年中,几乎少有十分热闹的时候。但却因为杨丽丽自己在快手平台上的推广,有了小小的名气。如今每天的直播,也能为杨丽丽带来两到三幅作品的销量。

在部分家乡人眼中,杨丽丽曾是“在大城市待不下去才回乡”的姑娘,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也成为过很多营销号里“靠麦秸画轻松年入百万的90后”。杨丽丽在采访中直言称,“年入百万”其实完全谈不上,被许多自媒体拿来当吸引眼球的幌子,而“轻松”一词就更谈不上。

最初生活上的格格不入很难让杨丽丽适应。曾经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多数已经习惯了小城安逸自在的生活,也多结婚生子。他们不懂杨丽丽为什么会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也不理解为何要这么辛苦的创业。习惯了快节奏城市生活的杨丽丽,一时间很难找到归属感,对她来说,“快过的人很难慢下来”。

杨丽丽正在制作麦秸画。受访者供图

工作室刚建立的时候,房间里现成的作品几乎都不够摆,杨丽丽只好请自己的老师芦俊侠从石家庄赶来坐镇;最初想招些人进行一些简单培训的时候,杨丽丽发现当地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废弃的麦秸秆可以变成画作,因此只好求自己的妈妈来帮忙;在工作室开张一年的时间里,即便在多伦县也没有什么人知道有这么一家小店的存在。杨丽丽只好将部分作品寄卖在景区的玛瑙店,才开始有了些生意和名气。

直到最近,有网友从快手平台上看到了杨丽丽的视频直播,还帮她联系到了向海外出口的渠道,才渐渐打开了些局面。

杨丽丽最近一幅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当属昭君出塞图,在短视频中,她介绍这幅画长3.24米,宽1.08米,里边有十九个人物,六匹马,还有一匹大骆驼。为完成这幅作品,杨丽丽用了将近三个月,她说起初这并不是订单,卖不卖得出去其实也并不在意。“因为我想这个历史事件本身也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文化象征,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所以最开始也是想把它通过麦秸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今工作室再次招聘的时候,杨丽丽会更多地向贫困户或者残疾人倾斜。她总觉得,制作麦秸画的初期工序技术含量并不算大,如果碰到感兴趣的人,或许还能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一门手艺,何乐而不为呢。从一开始为自己的一个事业而奋斗,到慢慢地想为家乡的人们做点什么,她开始觉得这也算是自己回乡后需要完成的一份使命。

使命很重要吗?“很重要”,杨丽丽说,她似乎能通过帮扶乡亲这件事,找到一些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意义不关乎金钱,也很少能为自己创业的内容创造价值,却让她能在每次想到的时候,觉得未来充满希望,生活很充实。

直到现在,杨丽丽也从没有设想过,能够通过麦秸画的制作实现什么财富自由,也没想过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不再动手的老板。她甚至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当地人,一起来学习麦秸画的制作工艺,哪怕会多几个竞争对手。“毕竟一个人做市场的话,实在太难了。”

杨丽丽说,当了解到一件事物本可以拥有的价值,如果还任其白白浪费,就会觉得心疼。她从没觉得自己走的路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终点,如果能和更多人在家乡并肩而行,她愿意一直在路上。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