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衰落下的丰田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汽车行业刮起强烈的沙尘暴,丰田、本田、夏普等相继出现召回事件,2010年的汽车市场注定是一个消解权威与神话的一年。

“召回之王”为何陷入生死危境

被中国消费者戏称为“召回之王”的丰田正经历着发展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踏板门”、“脚垫门”和“刹车门”逼迫丰田陷入了破产的边缘。而这场危机不仅仅丰田一家的信任危机,而是整个日本制造的危机。事实上,日本制造以质量取胜,但不断涌现的质量信任危机,沉重的打击了日本制造。

第一,从表面上看,丰田召回门事件是汽车制造的出现了问题,但更深的原因是,日本制造的扩张模式的危机。丰田在过去的十年内,大开油门迅速扩张,2008年超越美国通用汽车,成为2008年和2009年全球销售两冠王,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企业的膨胀在过长的产业链中管理出现了缝隙,一方蚁穴导致整个丰田帝国几近崩溃。为了应付财政亏空,丰田帝国削减了成本,正是这种减少成本的收缩,让整个丰田汽车在各个环节险象环生。而汽车零件通用化和减少零部件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提高了故障风险,这几次招回汽车出现在零部件上,与零部件供应商有关。

企业规模效益只能在一定边界内效果明显,而恰恰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犯上“贪大”的海洛因,这也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不断追求扩张的难以克服的毛病所决定的,似乎企业帝国们都难以回避这种与生俱来的病根。当然,丰田也不例外。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也曾表示,丰田过去十年致力于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战略有误。

金融危机风雨如晦,过大的企业反而更容易沦为牺牲品。全球汽车霸主通用汽车也没有躲过老大帝国的走向坟墓的命运,而如此丰田帝国也正在汽车需求萎缩和消费者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的背景下,日薄西山。

第二,隐藏着召回门背后,有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隐蔽身影。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也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在救助金融产业的同时也在去“产业空心化”,增强一些制造业。丰田汽车质量安全固然存在问题,但利用这种题材大势炒作的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大迸发。而且美国运输部长雷蒙德·拉胡德指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油门踏板安全问题上的反应过于迟钝,他强调:“与丰田的问题尚未了结。”油门踏板问题实际上是在印度制造的,因此,有故意设陷阱的嫌疑。

无论如何,美国通用、福特已经开始趁着丰田帝国危机出台优惠政策大肆扩张,他们正在等待丰田犯错,现在丰田帝国终于犯错了,通用和福特

帝国趁机落井下石。一向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如今陷入收缩的困境,而不断制造对外摩擦已经成为他们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道。他们不仅仅对中国制造进行“围剿”,对于质量更上一层的日本制造也掀起了贸易保护的思潮。

第三,不仅仅是质量将丰田送上了“鬼门关”,国内危机更让丰田帝国风雨飘摇。在日本国内,不仅仅是丰田汽车陷入召回门,更多的医药、食品也都被召回,而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年初,被召的品种多达189种,比前三年增加80%。如此大规模的召回,是整个日本企业模式的危机。为了占领市场,降价和降低成本成了整个日本模式通向地狱的鬼道,而非黄金通道。

岌岌可危的日本经济

以丰田汽车帝国危机为代表的日系产品,出现的信任沙尘暴,将重创整个日本经济,使得通缩已久的日本经济更加危险。日本媒体也在担心,该事件将毁了“日本制造”这块金字招牌。他们也在愤怒的指责丰田处理危机不力,给日本制造全面蒙上阴影。丰田帝国的危机正是实体经济危机的先兆,而丰田或会成为第二个雷曼。

已经陷入通缩20余年的日本经济,这次又爬到了质量信任危机的鬼门关,如果这种趋势继续蔓延,日本制造将失去仅存的优势。这对日本来说,简直是不敢设想的事情,何况美国还在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

1月26日,美国操纵的“评委”标准普尔下调了对日本主权债务的相关评级。这标志着美国不仅对日本制造使绊子,还利用金融手段对日本进行围剿。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采取激进主义的措施,捅破了日本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十几界政府都采取财政输血的方式拯救日本经济,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日本创新精神和日本外向型经济遇到了瓶颈,而巨额赤字又让日本陷入了债务危机。

事实上,别看美国在表面上对中国制造“围剿”的比较凶悍,但由于中美经济互补性比较强,差异化比较大,而日本制造和美国的制造都是比较高端,同质化比较严重,其实美国对日本制造的围剿是比对中国制造的围剿更加猛烈。

而且,美国对日本新一轮的货币战争正在兴起,当然,不仅仅是针对日本的。在日元不断走强和通货紧缩两座“大山”的压迫下,日本经济令人担忧。如果日元走强,将打压日本汽车等出口产品。而对于出口导向型的日本来说,丰田质量门事件震撼的是整个日本制造的出口,这不啻于在伤口上撒盐。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警告称,出口商占主导地位,而国内服务业相对薄弱,导致日本依赖国外需求,容易受到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低成本亚洲竞争对手的冲击。而这种劣势正在转为现实的危机。

民族汽车企业最好的反面教材

在中国汽车企业正要做强做大还要梦想走向世界时候,丰田帝国危机是一个最好的教材,汽车企业不仅面对的是竞争对手的竞争,还会遭遇金融战争、贸易战争。如果没有准备好,中国汽车制造可能会在走出国门之前就被猎杀。靠削减成本降低价格的办法总是有局限,而且,价格战决不能成为国内企业的自相残杀的致命武器。

第一,国内汽车企业不要贪大,要控制好扩张的脚步和力度。我们需要的是在追求规模、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三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否则,汽车企业将不能承受规模之“大”。新的一年,各车企大都制定了相对乐观的销量目标,“四大”的目标都在200万辆以上,比亚迪、长安自主轿车的增长目标均为100%。为此,车企们都在迅速扩张产能,据统计,到2013年,国内14家主要汽车企业的累计产能将达到2300万辆,行业总产能在2500万辆以上。贪大而不是求强,日本丰田帝国的危机,给国内企业一针清醒剂。因为汽车企业规模扩大,将会成本增加成本,如果再因为价格战削减成本,那张弛之间很可能就忽视质量问题,而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将给企业致命一击,甚至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能让帝国大厦顷刻间化为瓦砾。

控制野蛮扩张或许是我们国内车企最要关注的一件事情,贪大图多很可能就是企业噩梦的源头。

第二,国内企业敢不敢召回?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国内车企技术没有丰田先进,销量增速还这么快,出现问题的概率应高于丰田。我国汽车召回少,并非因为我们质量高,而是对问题车的要求比较松。而最近,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也召回了部分奥拓车,中国车企们既然开了口子,今后将面临类似的危机。

日本丰田召回门事件,虽然是对日企一个致命的一击,但人家敢于召回问题车,丰田帝国如果能够处理这次危机,可能还会在破中有立。正是因为我们要求比较宽松,但问题是,可能使得车企在盲目乐观中犯上更大错误,即使不会召回,但消费者买了车之后,问题辈出,品牌形象在还没有真正立起来之后,就被问题击垮,岂不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因此,丰田帝国的根基动摇是基于质量的动摇,也告诉我们,加强质量把关永远是车企的第一生命。

第三,技术创新是生命之本。二战后,日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模仿型“技术立国”阶段,即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自身努力开发应用技术。在日本,如果资源匮乏,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日本制造就会有很大的麻烦,同样,中国的汽车企业必须要

创新,不创新连国内市场都占领不了,还说什么走出国门呢?国内车企有条件的可以先占领一些新兴国家,比如奇瑞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伊朗、印尼、乌拉圭、泰国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建成11个生产基地,另4个工厂也将在近期陆续建成投产。江淮汽车在南非的销售也逐步提高,积极优化产业链结构,但无论如何,技术创新是第一位的,控制成本是第二位的。如果仅仅指望以廉价的方式占领市场,那将是像丰田这样噩梦的开始。

第四,大规模的模块化生产,一个问题出来了,就会引起一大批汽车的召回,丰田帝国的扩张模式需要引以为戒。丰田帝国疏于管理,还减少成本,最终导致丰田帝国的根基动摇,如果快速扩张的车企没有质量作保障,扩张脚步太快反而是离死亡之门越近。企业扩张越大,管理越要跟上去,特别是在消费者在维权意识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像以前那样只要能制造出来就能卖掉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售后服务以及生产制造各个环节,如果对接不是无缝的话,出事的可能性就很大。

第五,面对货币体系的战争,中国车企们准备好了吗?比如说日本,去年12月日本经产省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日元到1美元兑换85日元的时候,就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日本企业的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产品卖得越多越亏损的情况。而人民币升值将是中国车企们面对的历史性难题,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我们能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模式,避免丰田帝国为了减少成本而带来的无穷的质量纠纷?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不断地开动美元升降机,对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给予围剿,我们如何躲过这些残酷的严冬战争损毁,或许,找准定位是规避整个系统性风险的法门。

第六,丰田没做好危机公关,中国的车企应当引以为戒,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旦危机公关没做好,小事情也能引起大麻烦。

丰田帝国风雨飘摇,而日本制造也面临重大挑战,客观上给中国车企一个趁势而上的机会,同时,丰田式崩溃,也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我们既要避免走上丰田式道路,又要静观丰田帝国怎么处理这场危机,丰田的今天面对的难题正是我们明天要面对难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