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产业的故事,看对民企开放市场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经在多个行业实现了对于发达国家的赶超。不过,在汽车产业,特别是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上,中国的民族产业却一直落后。甚至有专家建议,在燃油车产业已经“时日不多”的情况下,中国可以放弃在这方面的赶超,专攻新能源车了。

同全国的情况类似,山东作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拥有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但是多年来一直缺乏乘用车品牌。在广东、浙江、安徽、陕西、河北都诞生了本土汽车品牌的情况下,山东主要的汽车品牌均是着重于商用车,如重汽、中通、舒驰、唐骏等。类似的省份,还有江苏。

中国汽车产业缺乏自主品牌的现象虽然原因众多,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政策密不可分。时至今日,不少业内人士在为我国错过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扼腕叹息时,也提出坚决不能让汽车产业的“悲剧”再次上演。而其中的一条教训,就是在完全可以市场化的领域,不可再对民营企业人为设阻。

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其实在改革开放前后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而此时,同样是曾经一穷二白的韩国,已经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几乎是从零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汽车产业,包括现代、起亚在内的自主品牌已经崛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决定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虽然那时中国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日本、韩国同样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更何况,中国有着大量廉价劳动力、源自军工行业的工程师,更有着日韩无法比拟的市场。因此,当时世界上对中国汽车工业,并不是一味看衰。

中国选择的是一条“技术换市场”的路子,就是通过允许外国车企,如大众、通用’丰田同国内的“三大”(一汽、二汽、上汽)“三小”(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车企合作。由外方提供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在国内生产。当时政府希望通过国内车企研发,最终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最后实现自主研发。

不过,当时中国选择了让几家车企垄断市场,通过给予“不愁卖”的地位,让几家国内车企专心研发。当时,面临“饥渴”的国内市场,国家担心一旦完全放开,大量资本就会一拥而上,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几家国有车企仅仅依靠合资车就能轻而易举地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缺乏竞争的他们,也不愿意再拿钱出来做研发。资料显示,“三大”车企用于研发的投入,仅相当于其销售收入的0.8%左右。即使到了2010年之后,其研发投入也只是销售额的1.5%,远低于国际通行的4.3%。

八九十年代时,并非没有民企愿意进入市场,同国企和外企拼杀。当时,我国的民营经济相对弱小,技术积累基本为零,但正因如此,不少民企反倒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气概。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市场分层非常明显,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实也给了技术薄弱的民营企业很大市场空间。有专家认为,如果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放开市场,允许并培育一批民营企业,不仅会让我国的民族品牌更早成熟,还能一定程度上“迫使”国有车企加快研发进程。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通道彻底被锁死。

例如,李书福在1994年就曾想进入汽车行业,但直到1997年才通过收购破产国企拥有了根据地。1998年吉利“豪情”下线,但直到新世纪,才获得了经贸委(工信部前身)的汽车产品名录。

1986年-1994年这段时间,中国基本上没有民族汽车品牌诞生。而1994年,国家又为汽车产业设置了极高的准入门槛。当时政策规定,发动机排量在1600cc以下的轿车项目,年产量不得低于15万辆。轻型货车项目年产量不得低于10万辆,轻型客车项目年产量不得低于5万辆。这对于当时处于起步阶段的汽车工业来说,要求太高了。

其实,当时国家设置高门槛,也是学习了隔壁日本。日本在面对国内小散乱的汽车工业时,选择了大力整合,重点支持丰田、五十铃等大企业。不过,中日两国国情存在巨大不同:日本是在经历了充分市场竞争后,已经达到了需要规模效应的时候。中国则没有经历市场竞争这一阶段,就想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直接造出大型车企,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中国的汽车工业从开始,就存在极强的计划经济影子。这导致了在山东、江苏这两个制造业极为发达,特别是机械、化工、钢铁等汽车上游产品丰富的地区,没有产生自己的乘用车品牌。而在新世纪国内彻底放开市场后,合资车的优势已经确立,民族汽车也错过了最后的追赶机会。

其实,汽车产业的教训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为我国在不少领域,如半导体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同欧美还有一定差距。

长久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均以扶持为主,即给钱给人给市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市场竞争是企业修炼内功的最大动力。与其花费精力物力扶持,不如营造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让大家真刀真枪地比拼,最终剩下来的,才是可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高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