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安波福杨晓明:不符合方向的业务 留着是没用的

【编者按】4月16日-25日,以“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搜狐汽车原创新闻账号【汽车咖啡馆】对话数十位汽车行业老总,畅聊新车、技术、战略等话题。以下为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先生的访谈实录。

汽车咖啡馆:这次上海车展,有没有您最期待、最关注的地方?

杨晓明:逛了几个展馆,感觉变化的速度比想像得还快。比如前几年,很多公司一直在讨论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前途,现在几乎所有的展台,都在谈电气化、谈新能源、谈互联,这是印象最深的。这个变化速度比大家期望的还快。如果说前几年很多都是概念的话,现在慢慢的,产品开始出来了。

汽车咖啡馆:安波福今年在上海车展有哪些亮点展示?

杨晓明:我们公司这几年一直在向未来移动出行的方向转型。不光是在今年上海车展,我们一直谈,未来方向是更加安全,更加绿色,更加互联。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在向这个方向转型,为什么我们把动力总成给拆分出去。今年在上海车展,更进一步体现了这个转型。

我们是逐步向移动出行、未来互联、安全方向转型,所以我们主要展出了公司在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方案,包括计算能力、支持L1级到L5级自动驾驶的安全系统等。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的用户体验和未来架构。未来汽车需要全新的汽车架构。我们需要高速通讯,这个通讯代表什么?未来电子电气架构是什么?这些都在我们的展台上做了详细介绍。

另外,我们L4级的自动驾驶中国技术中心落户上海,这是我们在中国的第四个技术中心。现在很多公司的自动驾驶还在路测阶段,而我们是要落地商业化。

汽车咖啡馆:安波福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杨晓明:自动驾驶技术很多人在做。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业务模式的探索。自动驾驶跟以前传统车概念不一样,在中国更特殊,年轻人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是非常高。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在逐步成熟,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探讨,我们在商业模式探索方面也做的比较领先。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拥有最大的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为什么挑在拉斯维加斯?因为那里在法律方面配合最快,已经可以进行商务运行。目前在中国发的只是允许路试的牌照,不能进行商务运作。

我们是全球第一家真正开始自动驾驶商务运行的公司。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有75辆 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有一个控制中心,所有的汽车7天24小时运转。其中有35辆车在Lyft网约车平台上为乘客服务。如果你在拉斯维加斯打车,是有机会打到的。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目前已经提供了四万次商业化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跟普通车付费完全一样。

汽车咖啡馆:自动驾驶在中国落地商业模式,有没有可探索的空间?

杨晓明:这个问题很重要,大家老是盯着技术,而商业模式是推动技术发展很重要的环节。在拉斯维加斯,我们是跟Lyft合作,应用他的商业运作平台,车队是我们的,我们用主机厂的车,加上L4自动驾驶系统,我们主导运作这个车队。但这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还会探索其他模式。比如将来到底谁拥有车队?将来的业务模式还不是很清楚。

在中国落地的商业模式也是需要探索的,这个牵涉到生态链,不能光靠系统供应商来做。比如共享汽车运营商、整车厂等。目前有很多整车厂有兴趣与我们合作,现在说中国商业模式是什么还为时过早。对于整个产业链我觉得大家关心的还不够,总是关心技术。实际上没有产业链就推动不起来,不进行商业化运作无法市场普及,就推动不了技术的发展,永远只是一个实验室的过程。

汽车咖啡馆:安波福涉足的业务线很多:主动安全、车内驾乘体验、智能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等等。这些业务之中,有没有一个是最重要的主营业务?

杨晓明:我们的主营业务是汽车大“大脑”和“神经系统”。你刚刚提到的这些方面都是在汽车的“大脑”或者“神经系统”里面的业务。自动驾驶是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技术的集成和体现。

汽车咖啡馆:您刚才提到安波福剥离了动力总成等业务线。对于未来出行,大家都在探索之中。在产业变革过程当中,您是怎样预估未来、做出判断的?

杨晓明:我们为什么那么坚决剥离动力总成业务,把原来可信度很高的品牌都放弃掉?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我一直在强调,未来的三个方向:绿色、安全、互联。你的产品到底是不是能够让移动出行平台更安全?在消费者对环境要求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你的产品能不能满足绿色的要求?在互联驱动情况下,在数据时代能不能有互联?

我们沿着这个方向来定义我们的战略。这几点想清楚,我觉得很容易判断自己手上拿的业务是不是符合未来发展。我们剥离出来的这一部分并不是说马上停止业务。我们是一个百年公司,当时转型也是很困惑,因为你把品牌丢掉了,下的决心也是很大的。后来就逐步理解,很多东西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方向,你留着是没有用的。

曾经我们很大,什么都做,但逐步逐步都剥离掉了。但请注意同时我们也在兼并,我们的连接系统这三年兼并了五家公司,为什么呢?我们需要高速传输技术。有的时候自己开发来不及,如果已经有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公司,我们也会考虑并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