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听不见,再说一百八十遍!——孩子如何才会倾听?

让我想想,在引导鸡蛋哥哥提升“共情”能力方面,除了停止“鸡同鸭讲”外,我还尝试了什么。我想应该是倾听吧,从要求让孩子倾听,慢慢转变到倾听孩子。

鸡蛋哥哥是个非常能健谈的小人儿。很多妈妈们见了他都感叹:天啊,他好能说啊!

刚开始,作为鸡蛋妈妈,我听到别人这样的评价,内心真是有些小喜悦的。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能说会道”未必是件好事情。

首先,鸡蛋哥哥不分场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朋友聚会、儿童游乐场、还是在家庭吃饭、聊天上,只要他想说,根本就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张着嘴,吐沫横飞,有时还会弹射出嘴巴里正在咀嚼的饭菜,好像只有把脑子里的话通过嘴巴像炮弹一般全部发射出来才会舒服。他说话语速之快,已经达到了让旁人根本听不清的程度。

其次,只要他想说,根本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或许是他根本不知道别人的感受,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就要一吐为快。

最后,他为了把自己想说的话尽快说出来,要么打断别人的谈话,要么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自动屏蔽别人的说话内容,只等着别人赶紧把话说完,然后就开口说“现在轮到我了吧”

鸡蛋哥哥的班主任是位很有耐心、很负责任的女老师。有一次在跟老师的闲聊中,老师委婉的说,“我们现在都在提倡自我意识,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这是好事。但是…”,关键的“但是”来了,我立刻提高警觉。老师和我四目相对,接着说“别忘了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倾听来获取营养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是的、是的,有太多的文章已经论述过倾听的重要性了,也给出了如何倾听的建议。我不加取舍,就把关于如何倾听的方法悉数用到了鸡蛋哥哥的身上。

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的日常对话:

鸡蛋妈妈:宝贝,话要一句句说,不着急啊。你说的太快了, 别人都听不清楚。

鸡蛋哥哥:好的,妈妈。

鸡蛋妈妈:你能等别人说完了你在说吗?插话很不礼貌。

鸡蛋哥哥:知道了,妈妈。

鸡蛋妈妈:我们不光要自己说,还要给别人说的机会,别人说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听完别人,自己再说好吗?

鸡蛋哥哥:好的,妈妈。

“完美”谈话结束,鸡蛋哥哥还是我行我素,还是语速惊人。没有他法,唯有如老母鸡般不断重复上面的“完美”对话,我想,只要我持之以恒,谆谆教导,质变引起量变,总有一天,鸡蛋哥哥说话会放慢速度,会学会倾听的。

事情甚至朝着不好的方面开始发展。有一天,我还是在如唐僧般念叨他说话慢一点,他竟然冒出了一句“听不见、听不见,再说180遍。”,我彻底被打败了。

为什么事与愿违?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倾听、把语速慢下来呢?

这天,我在整理书架,无意看到了《窗边的小豆豆》,顺手一翻,就像受到指引一般,我看到了如下这段文字:

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子,专注地听着。在校长办公室说完话,决定让小豆豆成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之后,校长先生看了一下怀表说“啊,已经是午饭时间啦。”,也就是说,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

《窗边的小豆豆》封面

看完以上文字,就如同有人在我耳边打了个响指,把我弄醒了。是了,我这个鸡蛋妈妈老要求孩子学会倾听,可我,什么时候,哪怕一次,能够做到像书里的这位校长这样,认真的倾听孩子呢?

我当然知道“言传身教”,我也知道“身教大于言传”,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身教”,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以身作则”。反思自己,我除了与孩子“鸡同鸭讲”外,还以赶时间为由,打断孩子的说话、自以为是的插话、敷衍孩子的问话。

像鸡蛋哥哥用恨不得赶上声速的语速说话,原因简单到让人心疼:他只是怕没人听啊!没人愿意发自肺腑的听他的无关紧要的长篇大论。所以,他把语速加速再加速,就是在别人厌烦之前赶紧把话说完。(写到这里,好想给鸡蛋哥哥一个大大的拥抱)

所以,要让鸡蛋哥哥降低语速,学会倾听,答案不是我的碎碎念,而是简单又难的“反求诸己”:我先要会倾听,给鸡蛋哥哥足够的时间让他自由的表达。

我开始把上述的“完美”谈话用在自己身上,时刻提醒自己。

现在,鸡蛋哥哥在说话的过程中,我已经学会了在他面前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虽然有时是装出来的,但装也要装的很像),看他眉飞色舞、看他心满意足。

慢慢的,我开始享受倾听他长篇大论,我也渐渐听清了他的语意,有时也会被他逗的前仰后合。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预期中的发展。

有一天下午放学,鸡蛋哥哥见到我就兴奋的说:

“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坑外长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松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部经…“语速又空前的快了起来。

我大惊失色,瞬间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慢一点说啊,宝贝。”

没想到,鸡蛋哥哥干脆的说:“妈妈,这个真的不能慢呢,这是我们老师刚教的绕口令,需要说的快,越快越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