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玩具被抢了,两位宝妈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性格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孩子们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长们经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抢,这也是常有的事儿,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第一时间会去求助妈妈,这个时候妈妈的态度很是说明问题。

娃的玩具被抢,两位宝妈的态度说明问题

第一位妈妈的做法:安抚

小东东跟小乐乐玩的正开心,忽然听到小东东哇地一声就哭了,家长连忙赶过去,原来是小东东喜欢的洋娃娃让小乐乐给抢走了。小乐乐不但把洋娃娃占为己有,而且还不让小东东碰。东东妈急忙抱起了东东。一面安慰她。一面找来了乐乐妈。跟乐乐妈沟通后,东东妈哄:“小乐乐,你喜欢的话阿姨可以送给你一个一模一样的,但是这个娃娃是东东的,东东还不想跟她的洋娃娃分开,你可以还给她吗?希望你不要生气,好吗?”

乐乐妈批评:“快点把东西还给东东!不然妈妈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

最后,乐乐还是把东东的玩具还给了东东。

乐乐妈还对委屈的乐乐讲:“抢人东西是不对的,小朋友要懂得分享,洋娃娃两个人玩比一个人玩更有意思,东东把心爱的玩具借给你玩,你却不让她玩了,这样对吗?”

乐乐很接受妈妈的批评,不一会儿,两个小孩又玩到一起了,这一次则学会了谦让。

第二位妈妈的态度:责骂

小青青和小林林也是在一块玩,小林林一把就把小青青的玩具给抢了过来,还对小青青示威,意思是你敢抢回来我就揍你。

小青青哭着找妈妈。

妈妈一脸无奈的看着她:“你怎么这么窝囊!你说你跟那个小林林差什么?凭什么让她抢了玩具!你自己说,是不是窝囊,长大不得让人欺负?这可怎么好?”

小青青鼓起了勇气,一把把玩具抢了回来,此后再没人欺负她。可是总是把别的孩子欺负哭,别的小朋友家长总是怒气冲冲的,找上门来,让青青爸爸很头疼。

孩子玩具被抢之后,辱骂孩子或是嘲讽或是冷漠都对孩子性格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颠覆”他的世界观,认为“被侵犯”都是错的,容易让小孩无法形成同情心,而且,小孩子很容易有极端的选择,一是害怕,之后被侵犯后就不声不响,长大后被欺负,也会闷不吭声,性格也会变得很抑郁。

还有就是报复心理,谁欺负我,我就打回去!谁抢我东西,我就抢回来。在这两种方法看起来,表面上很轻松地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可是,却对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培养很不利。

孩子被抢东西之后,家长应该怎样正确的安抚

孩子东西被抢了,要安慰。

对于家长来说,小孩子间抢东西是件小孩家家的事但是对于小孩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受到了两种伤害,一是失去了自己的所属,二是心理上的委屈。尤其是心理的委屈,是很需要安慰的,需要家长给他安全感。

鼓励孩子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

“这是我的东西,请把它还给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之间关系很好,只是闹着玩,或者孩子也不大放在心上,家长要尊重他的意见。

但是孩子不甘心,觉得委屈,想要抢回来的话,家长可以鼓励他“捍卫”自己的所属。让孩子大声喊出:“这是我的东西!”自己去把东西“要回来”,但不能抢,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气。

不要直接去“教育”他,先和对方的家长沟通

抢别人东西并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当小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自己没有多大意识,需要家长的引导。但“打狗看主”,对方也是有家长的,自己直接给教育了,很可能会引起对方家长的不满,引发更大的矛盾。多数家长还是明事理的,沟通好了,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都有好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理解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保证不受伤,也尽量不要去伤害他人。如果孩子没有领会正确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孩子以后不是暴力,就是逆来顺受,受欺负也闷不吭声。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糖果妈妈小店上新了枣夹核桃,又酥又甜又营养,大促期间可以领劵购买,刚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糖妈优选】新疆枣夹核桃 ¥32 购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