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从来不讲幼儿园的事?用这3个方法提问,孩子才会说

情景1前天接完孩子在一楼等电梯,29楼的邻居带着儿子也在等电梯,等电梯的过程中就开始问儿子:今天有没有听杨老师话。孩子只顾低头吃冰激凌,完全不理妈妈,这妈妈又问了三四遍,孩子还是不吭声。妈妈生气的说了句:不吭声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听话了还是没听话。


情景2昨天下雨,刚在幼儿园把孩子接上,校门都没出,就听见前面的家长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听到这句话,我自己都不由得想笑了。原来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放学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的,难怪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放学后从来不谈幼儿园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去年他儿子刚上幼儿园,每天都闹情绪不愿意去学校,孩子妈妈就和老师沟通,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回复吃饭挺好,睡觉也挺好,反正就是各方面都是挺好。

没有办法,她开始和自己孩子沟通,孩子是各种不吭声,要不就点点头,我问她:你怎么问的?

她说我就问她:你在学校吃饱了吗?有没有和同学打架?有没有人欺负你?你喜不喜欢上幼儿园?老师对你好不好!

一问身边的妈妈们,竟然都是这种问法。难怪孩子不喜欢和家长说幼儿园的生活,这次真的是家长的错,因为家长们不会提问,千万别怪孩子不吭声。

孩子不愿意谈幼儿园生活,多是家长提问方式有问题,家长的问题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且很多家长在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容易走入误区。

和孩子进行沟通最好不要用这两种提问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提问只用封闭式问题。

很多家长接到孩子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没有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呀?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封闭问题。孩子只能回答有或者没有,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犯错了,他是应该告诉家长自己听老师的话,还是没听老师的话。

如果说自己没听老师的话,可能家长会生气,如果说听老师的话了,好像自己被老师批评了。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可能会不吭声。

这是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聊天儿的时候都会犯的一个错误。

通常家长都会问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吃饱?今天有没有和小朋友们打架?今天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路上连续问三四个问题,孩子都是不吭声。

家长提问容易走进的第二个误区就是,特别爱问诱导式的问题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妈妈提问,自己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能被老师打了,自己应该怎么去跟老师沟通呢?

后来了解了她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孩子被老师打了,而是他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孩子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妈妈:为什么?老师打你了?孩子:嗯妈妈:用什么打的?孩子:不吭声妈妈:我们家里有吗?孩子:指了指拖把妈妈:在哪里打的孩子:厕所

我们看看这位妈妈的提问方式?是不是老师打你了?拿什么打的?在哪里打的?都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去问一个孩子,孩子的答案很容易受到问题的引导。

封闭式问题很难和孩子深入交流,诱导式提问可能会导致孩子“撒谎”。

孩子的认知决定了诱导性问题并不适合孩子

原因一、学龄前的孩子很难分清想象和事实

孩子在6岁以前,很容易把事实和想象混淆,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不够,经验有限,加上幼儿感受器官发展还不是很协调。导致孩子对事物反应的精准性比较差。

加上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差,通常会把没有发生过想象出来的事情当做已经发生的。

所以,如果用诱导式的问题,只会把孩子的想象无限放大。比如孩子只是不想去幼儿园,结果妈妈问:老师打你了吗?孩子可能顺口就会说是。

原因二、思维方式的不同,诱导式提问容易误解孩子的话

当你的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不喜欢老师。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很多妈妈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老师对孩子不好。有位朋友说,她女儿抱怨自己不喜欢老师,她第一感觉孩子是不是在学校受了委屈。

但是她比较谨慎,问的是:为什么?女儿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原来女儿说,老师和她做游戏总是慢一些,所以不喜欢老师。

想象一下,这位妈妈如果用的是诱导式提问,答案可能不一样。

诱导式问题中,通常都是喜欢不喜欢,好不好这类问题,因为答案选择性太小,一旦有负面选择,家长很容易慌乱,把问题复杂化。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诱导式提问,结果就是要不一无所获,要不自己想的太多。

学会用这几个方法和孩子沟通会更有效

在讨论如何开提高沟通效果之前,我需要先明白为什么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也就是我们我们提问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要和孩子沟通,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 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天都干了什么?
  • 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开心还是心情低落?
  • 除了对孩子的关心,与孩子的沟通更是为了促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了解了目的,我们来看究竟如何来和孩子沟通。

方法一,提问的时候多用开放式问题

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多用开放式问题来提问。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答案是没有固定的。

比如很多父母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吃饱最直接的问法就是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吃饱呀?

如果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来问的话,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今天在学校都吃了哪些饭?有没有你喜欢吃的菜?

如果今天恰巧有孩子喜欢吃的菜,那么孩子肯定很乐意把这个事情和自己的父母来进行分享,这样我们就打开了孩子的话匣。

方法二,多注意从细节出发,去问一些客观的事情

如果我们直接去玩孩子今天的幼儿园开不开心,这个问题就属于比较粗泛。所以我们在问问题的时候,其实应该把目光集聚到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些细节上。

比如幼儿园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果今天天气很好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下孩子你今天的坏活动都做完了一起运动;如果天气刚好下雨,我们可以问孩子天气下雨了,不能做户外活动,是用什么室内运动来代替的?

当父母的问题更细致的时候,其实也是对父母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对孩子的在幼儿园的生活也更多的观察。

方法三,提问的时候多从孩子的感受出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去观察,了解并掌握孩子本身的一些喜好。

我女儿的幼儿园每周都会有一到两节的手工课,每次做好的手工都会带回家。所以每次去接她的时候,如果看见他手上拿着手工,他就会特别的高兴。

如果这个时候去问孩子,你们今天手工都做了什么?这是你自己做的吗?没有孩子不愿意回答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孩子一言不发,那可能真的心情比较低落。这种落差也能让我们及时的发现孩子心情不好。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不断地提问来发现孩子心情低落的原因。

我们顺势而为,从孩子的感受来出发提问,孩子也能更快的来回应我们。

在《学会提问——实践篇》这本书中,作者栗津恭一郎提到,一个优质的提问少不了积极倾听和顺势而为,把这句话送给我们的父母们,与孩子沟通一样需要这两点。

如果父母愿意在提问上学会这两点,相信孩子也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