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超了?盐超了?学会这个知识,买娃的零食你再也不被坑了~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苦恼,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到底哪些是可以给宝宝吃的?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是不是真的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宝宝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讲一讲,到底应该如何挑选合适的商品。

1、看懂标签,不被忽悠

但凡购买有包装的食品,在包装袋上总能找到很多食品相关的信息,这就是食品标签了。

一般都长这个样子 ▼:

根据国家规定,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

选购食品不要轻易听信商家导购怎么说,自己翻过来看看食品标签。看得明白,才能买的放心(标签不是你想写啥就能写啥的好嘛)。

2、食品名称,验明正身

当无法分辨手上的商品到底是啥的时候,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食品名称或产品类型。总之,你一定可以在标签上找到ta最真实的身份。

举两个栗子:

▲ 某饮料的产品类别:含乳饮料

▲ 某牛奶的产品类型:调制乳

3、加没加盐,有没有糖,就看它!

1岁以前的宝宝辅食不加盐、糖,于是很多妈妈闻「钠」色变。

「营养成分表上有钠啊!宝宝是不是不能吃?」

其实天然食物中大多都含有钠元素,并且钠也是强制要求标识的营养成分。要想找个没钠的产品真的还挺难。

所以包装的营养标签上有钠,不等于额外添加了盐。有没有加,还是配料表说了算。

▲ 某品牌米饼,没有糖和盐,但是有钠

4、除了白砂糖,这些糖也要注意

给宝宝选辅食,要选择添加糖少的产品。于是有些商家就瞄准了这一点,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蔗糖(白砂糖)。然而仔细看看配料表,还是能发现不少猫腻。

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冰糖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浓缩果汁同样含有很高的糖分(至少比吃水果来的多)。

▲ 划重点~要考的!

当然,带「糖」的也不都是坏人,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等其实都是益生元,别误会人家。

▲ 某婴儿营养米粉配料表

5、排名越前,含量越多

除此之外,配料还隐藏一个大大秘密:用量最大的原料排在第一位,最少的排在最后一位。

所以无论广告说的多么天花乱坠 ,一看配料表就全懂了。

比如下面这个某乳酸菌饮品,排名第一的是水,第二的是白砂糖,是不是很令人惊讶?这简直就是一瓶糖水啊。饭后来一瓶并不能帮助消化,倒是摄入满满的糖分。

▲ 披着乳酸菌外衣的「糖水」

6、营养成分表,吃了多少心里明白

营养成分表,顾名思义就是告诉你每份产品中含有多少营养成分。

妈妈在给宝宝选购膳食补充剂的时候,就可以仔细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商家都宣传产品含有维生素ABCDE…含量到底够不够?

比如下面这个产品,每粒只含维生素D 0.75μg(30IU),一天要吃多少才能达到400IU的推荐量呢?

▲ 具体营养成分表

7、识别高钠食物,NRV简单又方便

1岁以后宝宝的钠摄入,除了盐、酱油等调味品外,主要来自于加工食物中的钠。

根据国家标准,低钠食品的标准是:钠含量<120mg/100g,NRV<5%;如果钠的参考摄入量NRV%超过30%,就算是高盐食品,少买少吃为妙。

▲ 常见的宝宝肉松,钠含量都不低

8、1份还是100g?

在查看营养成分表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小细节。有些产品并不算是以每100g来标识的,而是选择展示每一份(厂家可以自己定义一份是多少)的营养素含量。在比较两个产品时,一定要记得换算成相同的基数哦。

▲ 这2份奶酪,哪一份钠含量更高呢?来留言区回答呀!

当然,判断某种食物是不是适合给宝宝吃的时候,除了考虑食品本身的营养成分外,还要考虑宝宝的食用量。

比如某品牌的儿童酱油,每10ml含有钠500mg,如果每天只使用不到5ml,那么额外钠摄入量约为250mg(1g盐的钠含量约为400mg),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日钠适宜摄入量为700mg),还是可以接受的哟~

总之一句话:学会看标签,再没人能骗到你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