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狂妄自大,不要让“花盆效应”应验在孩子身上,家长这样做

文|及格奶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邻居一家刚搬来不久,很少碰到男女主人,应该是很忙的上班族。倒是经常在小区碰到爷爷奶奶带着孩子。

孩子叫柚子是个酷酷的小男生,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不爱搭理其他小朋友。

每当别人喜爱的摸摸他头发,拍拍小脸蛋,柚子总是气鼓鼓的转过头去,抱起双手生闷气,一副生人勿近的态度。此时爷爷奶奶总是尴尬的说“小孩子小嘛,不喜欢接触生人,其他没啥就是太固执了”。

聪明的家长不难发现,小男孩柚子的性格,肯定是家长骄纵形成的,觉得自己很宝贵不容他人触碰。

孩子具有狂妄自大的坏脾气,一定是后天教育不当形成的。

家长为孩子铸就“温暖城堡”,小心呵护孩子成长,让孩子看到他想看到的,渐渐地孩子很难再去思考,辨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花盆效应”此时就会应验到孩子身上,家长再想去加以改正,就会变得困难重重了。

​那么,什么是花盆效应呢?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

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

在教育生态中,“花盆效应”现得尤为明显: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进行封锁式小循环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而且更多的家长也开始注重塑造孩子的性格,以便孩子能独立的与他人相处而不迷失自我,积极向上地融入社会。

​教育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可以说全家都围着孩子转。把孩子培养成何种性格,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与引导,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狂妄自大的性格,对待事物容易一叶障目。

尤其是到了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更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避免让“花盆效应”应验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挣脱舒适圈,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从而塑造孩子较为成熟的性格,勇于面对生活的一切未知。

为避免“花盆效应”应验在孩子身上,家长这样做

01、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孩子小对这个社会没有辨别是否的能力,在孩子与他人相处或者发表意见时,家长总是给孩子传达自己的意愿,过多的干预且影响孩子的判断,从而让孩子没有独立面对解决事物的习惯,形成有事找家长的局面。

有些家长会过于溺爱,生怕孩子染指了社会的不良风气,用“讨好”的方式保留孩子的纯真。孩子与小朋友起冲突,家长总会让孩子打自己来出气;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律买买买,用“讨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只会纵容孩子成为性格暴躁甚至不开心就会动粗的坏行为。

除了溺爱还有些所谓的家长过于严苛,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家长的回答总是“NO”,导致孩子做事畏头畏脑的缺少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当孩子想要玩泥巴,家长拒绝,因为会弄脏衣服,同时也拒绝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当孩子之间起争执,家长会阻止,坏孩子才打架,同时也阻止了孩子要争取公平的进取心。

此类家长往往用家长权威让孩子屈服,把家长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待在家长以为的“舒服圈”,只能圈养出听话甚至逆反心理过重的孩子。

家长的控制,不仅控制了孩子的行为,也控制了孩子对社会未知的探索欲望。

​这些都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放手是门艺术,不是大撒手的“散养”任其发展。而是让孩子走出“舒适圈”认知社会的冷与暖,让他们真切的感知温情与冷漠。不用担心这个社会的淡漠会侵蚀孩子纯真的心理。此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释放同情心让他们用善良去温暖冰冷的世界。

当孩子起争执哭泣时,家长不要立马充当“法官”干预孩子的处理方式。此刻家长应在旁让孩子们来倾诉表露心声,勇于认识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对的也不要过于傲娇,学会包容原谅放下。自此孩子面临类似争执,他们也能正面面对,承认错误不可耻,原谅别人也不窝囊。放手给予孩子信任,走出“花盆效应”,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02、探索是孩子的天性

家长应该学会放手,才能释放孩子的探索欲望。

近期某平台推出少儿观察类节目——《童言有计》,就完美诠释了孩子的探索天性。

从节目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离开父母,没有哭闹而是快速的建立新的社交圈,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结伴协作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甚至连坐在棚内观察孩子的家长也惊奇的发现,“原来我的孩子可以这么棒”。家长不站在第三者角度,永远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孩子。
节目里老师让孩子们分别选择一项事物观察,有的选择兔子,有的选择含羞草,有的选择乌龟……当老师提问开始提问,孩子们踊跃发言,而且还能互相提问,那小小的好胜心瞬间被激起。每个孩子都在比较谁回答的最多,甚至决一胜负才罢休。
孩子不在家长的陪同下,也能拿上放大镜探索未知。孩子的求知欲,家长是不能想象的,家长只需要在旁提点,而不是控制甚至于因为担心而阻挠。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孩子离不开自己,这也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普遍意识。

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守护孩子,生怕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磕着碰着。用爱为孩子圈出“牢笼“。家长永远不知道,孩子还可以这样做,脱离家长的孩子可以为自己建立社交,甚至是捍卫尊严。

让孩子走出舒适圈,不要让“花盆效应”应验在孩子身上。

家长必须了解“花盆效应”的弊端:

  • 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 其次,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

​看完家长是不是恍然大悟,这很像是“温水煮青蛙”,家长给孩子塑造的温室假象,会让孩子的认知过于单纯,家长用自己的臂弯当作社会的遮羞布,会让孩子误以为社会只有真善美。

大大局限了孩子的判断能力,从而让孩子缺失对事物的辩证思维

除了让孩子形成过于单纯的性格,当然也会形成狂妄自大的性格

家长为孩子营造的温室让孩子误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棒的,不能接受批评,稍有指责心理就难以接受。缺少挫折的教育,终将会击垮孩子的内心,这些都是家长不愿看到的。

那就试着学会放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欣赏孩子的探索历程吧。

今日互动:家长们在放手的时候都做过哪些心理斗争?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育儿的道路中,需要集百家之精华,一家之挚爱,才能保宝宝一生的健康喜乐。我愿献我微薄之力,帮助千千万万的家长突破育儿路上的荆棘。

关注【及格奶爸】,了解更多幼儿心理,让我陪伴您一起了解孩子成长的喜怒哀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