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几个实验,妈妈对一些困扰自己的育儿问题就会有明确答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有了孩子之后,一些爱学习的妈妈往往会陷入困惑又纠结的状态,因为总会发现很多育儿理论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会让妈妈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

比如曾经有个很著名的育儿观点是:小宝宝开始哭闹了,尤其是他不是处在饥饿的状态,也没有屎尿屁嗝之类的麻烦,也不属于不舒服的表达,那么就是他在无理取闹。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妥协,不要立即去抱宝宝,否则他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可是很快就会发现,还有专家提出反驳意见,包括一些自认为“深受其害”的妈妈也在阐述自己曾经的错误:宝宝哭闹,就是想要妈妈温暖的怀抱,这个时候是建立亲子关系以及宝宝安全感的关键时刻,错过了其实对宝宝的成长非常不利……

怎么办??类似冲突的育儿观点比比皆是。作为新手妈妈,你要听谁的?你又要如何选择、怎样对待自己的宝宝?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还是先看几个著名的实验案例吧,也许能够为新手妈妈答疑解惑!

【面具实验】

1、实验背景

宝宝哭了的时候,究竟要不要立即抱起来哄?立即抱起来是否就是溺爱呢?

知名育儿专家约翰·华生提出:“不要溺爱宝宝,不要在睡觉前亲吻他们,正确的做法是,弯下腰握握他们的手,然后关灯离开。”

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教授则认为:千万不要跟宝宝握手,而应该毫不犹豫地拥抱他。

哈洛和他的同事用实验证明了:“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2、实验过程

当猴宝宝诞生时,哈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猴关在一起。

猴宝宝睁开眼睛就看见了这个绒布猴子,并且能够从绒布猴子身上吮吸到香甜的母乳;它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无脸代母,常常吻它,轻轻地咬它。

随后,哈洛将一个逼真的猴面具戴到绒布猴子头上,结果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

3、实验结论

小宝宝的需求远远不止是满足饥渴,他们愿意与他人建立连接关系,而他们所见到的第一个拥有温暖怀抱的人,才是他们心中最可爱、最值得信赖的人。

不要吝啬于对宝宝的爱,更不要有丝毫的考虑要不要抱宝宝;爱他,就多多抱抱他;爱他,就多多亲亲他!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爬梯实验】

1、实验背景

宝宝的学习应该主动还是被动?有没有必要进行超前教育?

于是,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做了一个孪生子爬楼梯的实验。

2、实验过程

孪生子之一从出生后第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楼梯训练;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

另一个孪生子从第53周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周以后,两个孪生子都可以自己爬到楼梯顶端,而不需要别人帮助。

3、实验结论

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在其身心发育完成之后才会产生该年龄段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教育只能促进成长,不能改变成长的进程。

在学习主动性产生之前施加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是无效的。所以作为父母,与其拔苗助长,不如静待花开。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波波玩偶实验】

1、实验背景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究竟有多大?

2、试验过程

从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宝宝中随即抽选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平均分为3组。

组一:孩子们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组二:孩子们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全忽视波波玩偶。

组三: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全不出现。

结果:组一的孩子,模仿性暴力行为水平远远高于组二和组三;

男孩模仿肢体暴力的行为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模仿语言暴力的程度差别不明显;

男孩比女孩更愿意模仿同性榜样;

当榜样为男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会表现出更多肢体暴力;榜样为女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则表现出较多语言暴力。

3、实验结论

观察和模仿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孩子阶段,榜样的示范力量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信奉“打骂教育”、“棍棒教育”,孩子在将来的成长中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这种行为。家长也会感觉到,孩子越打越皮,暴力教育事实上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对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以身作则。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棉花糖实验的进阶版】

1、实验背景

孩子的自控能力究竟重不重要?而自控能力的最初是否源自于父母的“延时满足”?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孩子参与了这个棉花糖实验。

研究人员把孩子们带到放着一颗棉花糖的房间,然后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结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

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因此也成为很多家长认可与对宝宝需求要有延时满足的控制。

其实,我认为这个实验的进阶版才更有说服力。

2、试验过程

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在棉花糖实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这个实验。

在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

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我们先使用旧蜡笔,等会我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

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

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地说,“对不起,我记错了,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之后,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

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

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实验。

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3、实验结论

孩子的自控力对于他的一生来讲的确非常重要,但在进阶版的实验里,大人的不同行为也成了两组孩子自控力表现的重要参考。

当孩子身处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即使再小的事答应了孩子就会做到,那孩子也更愿意自控;可如果他们身处“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考虑自控的问题。

所以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更要明白言传身教、言而有信的道理哦!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可逆转、无法重来。

每一个用心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是担心错过了什么,或者耽误了什么。

其实我觉得对于陪伴孩子来讲,是没有一个唯一标准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各有不同。

所以专家给出的无数建议,是需要用心学习、作为佐证和参考的,而最适合自家宝宝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其“适合”的标准就在于父母经过数天、数月、数年精心的陪伴中,和宝宝的不断磨合中,逐渐寻找、归纳、总结中的得到的属于自己宝宝的标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