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拼特长,美国孩子或许更累

在美国的小学,老师留家庭作业的原则,是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

儿子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说,“我们一年级的同学太小了,需要更多的时间玩耍,所以这一学年不会有任何家庭作业。”

话音一落,教室响起热烈的欢呼声,家长们不加掩饰的喜悦之情让我颇为无语。当学生的没作业,家长还热烈欢迎,这种事是不是只能在美国发生?

女儿四年级,倒是有作业。不说难度,单看时间。每天磨磨蹭蹭,东摸西看地做完,不会超过三十分钟。即便如此,老师也数次强调,如果有孩子觉得太难,一定要跟她说明。老师会单独给这个同学再留“适合”的作业。

所以,不必为作业发愁的美国小朋友,课余时间都在玩吗?

当然不是如此,不管是哪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能好好培养自己的子女,给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美国家长自然也不例外。

在美国,各种课后兴趣班多如牛毛。我们所在的学区,很多孩子课后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课余活动非常丰富。说起来,美国兴趣班的种类比起中国来恐怕只多不少

1. 美国课后兴趣班种类

小学阶段的课外班,目的是尽可能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物,找到自己的兴趣及所长。

课程主要分两类:一种收费,一种免费。

付费课程一期一百到三百美元不等,一般家庭都能负担起。这类课程除了常规的体育、音乐类课程,比如网球、篮球、足球、钢琴、吉他……,一些在国内并不常见的项目也很多,比如瑜伽课,少年队,野外探险,还有马术、滑冰、击剑拳击等等。

去年暑假的时候,女儿甚至参加了珠宝设计课程和动物园生物现场教学,真是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从这方面看,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确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至于免费的课外班,种类较少,都是学校组织的。比如合唱班和戏剧班,每学期一期,学期末有汇报演出,会邀请家长们前往观看。

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在尝试了很多课程后,最终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女儿每周有付费的钢琴、绘画、跆拳道课,还参加了学校免费的合唱班。儿子选择了国际象棋、足球和乐高课程。

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他们俩从未表现出任何不情愿,女儿每天练琴也不用我们监督。看来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学习若能合乎兴趣,才能有所得。

2. 参加兴趣班的目的

美国家长送孩子参加课外班,无外乎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在课外活动中结识朋友,学会沟通,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

其次,他们认为,拥有特长更容易让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容易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

第三,参加课后班还能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今后的自我定位,确定将来的努力方向很有好处。

最后,一旦把兴趣发展为特长,对于将来升大学也很有帮助。

对于我们来说,送孩子去兴趣班,既希望能激发孩子潜能,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也希望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社交能力,让他们成为兴趣广泛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朋友更多,生活质量也更高。

3. 兴趣班特点:侧重体育,走向专业化

如果说小学生参加的课外班都是在培养兴趣,那么上了初中后,也逐渐走向两级,有能力的都往专业方向发展。虽然在美国没什么升学压力,但如果想进入名牌大学深造,除了优秀的学业,自身特长在关键时候可是能加分不少的,特别是体育特长。

美国大学对体育特长异常偏爱,不仅招生时格外优待,而且还会为他们准备专门的奖学金。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学生从来都不是那些成绩最好的,反而运动健将能一呼百应。那些体育尖子生,不仅能给母校争光,更能为自己进入大学创造条件。

记得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的智商只有75,能从中学毕业都十分勉强,却因为擅长跑步顺利进入大学深造。这虽然是电影中的情节,却也从侧面说明了体育对于升学的重要性。

反观那些只会学习不擅长体育的“学霸”,则常被人视为怪咖。比如《生活大爆炸》中几个主角就是这样的形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家长们自然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因为除了成绩,还要拼学习以外的十八般武艺。

4 出成绩并不容易

任何事情,若是只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随便玩玩,都不难。可若是想把兴趣变成特长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本人长年的刻苦练习,也考验父母的毅力和财力。

老公同事的孩子,女儿学游泳,儿子练网球。一件专业泳衣要四,五百美元,加上训练费用,比赛时的旅费、住宿费等等,女儿花在游泳上的费用,每年至少两万美元。

儿子也不省,网球练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聘请私教。朋友每年花在私教上的费用也要上万,这还只是普通的教练。

女孩子前年因为游泳特长被大学看中,顺利进入理想的学府。目前是学校的游泳队长,率队在全美比赛中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而男孩子因为亚洲人的身体条件限制,在网球运动中处于劣势,没什么好成绩。对于申请大学没有起到特别的作用。朋友嘴上不说,我们知道他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曾经叱咤美国冰坛的华裔明星关颖珊,最初走上冰场的原因,就是为了拿到奖学金,进入好大学。她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去冰场练习,而父亲日日加班,母亲兼两份工,最后甚至卖掉了家里的房子筹钱。即便是如此,他们到后来也拿不出聘请教练的费用了。若不是被俱乐部看中,得到了资金支持,关颖珊的滑冰生涯还真是难以为继。

可见,发展特长虽然能帮助平民孩子进入更好的大学,可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若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经济实力,很容易半途而废。

5. 每种制度都有利弊

仔细看来,中美兴趣班的形式其实大同小异,如果非要说有那里不一样,可能美国孩子更能根据喜好选择课程,选择范围也更大。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得益。

富人给孩子大手笔报名各种兴趣班,不惜代价鼓励孩子发展爱好,给他们提供各种优质的校外资源,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家境贫寒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能依靠自己,野蛮生长。别说天赋得不到培养,就连最基本的成绩也无法保证。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依靠运气。

所以,当我们在抱怨国内一考定终身的时候,美国学生也不得不“全面发展”,这同样是一种教育不公。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转变自己的心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现有环境。就像一句名言说的那样,“深挖自己立足的地方,那里一定有泉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