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扫地他吐瓜子皮,是否要让孩子做家务?他应该更有责任心

文|及格奶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难得的一个周末,阳阳妈妈仍然要早早的起来给全家人做早饭。吃完早饭,阳阳爸爸去加班,阳阳妈妈收拾完饭桌,又开始收拾整个房间的卫生。

阳阳吃完早饭后就开始了他的“大闹天宫”,金箍棒开始有模有样的耍上了,完全没有看到妈妈的辛苦劳作。刚刚被妈妈收拾干净的阳阳的房间,又被阳阳折腾的一团糟。

折腾累了,就喊道:“妈妈,我要吃水果。”妈妈赶忙去给阳阳洗水果,阳阳坐在沙发上开始吃水果,把妈妈刚刚擦干净的地面扔一地的葡萄皮和橘子皮。

这时阳阳突然又想起奶奶从农村带来的葵花籽,赶紧找出来,又开始嗑瓜子。可想而知,茶几和地面被阳阳弄成了什么样子!一直收拾屋子到中午的妈妈放眼一看家里,好像一上午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大家看了都很熟悉,应该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类似的情景。父母做家务累得如何的疲惫不堪,也舍不得让孩子做一丁点的家务,这让孩子既不心疼父母也不会主动伸手帮忙。

孩子不应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竟然是15:1,犯罪率竟为1: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没想到孩子从小是否参与家务劳动对成年后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但是在我们身边各个家庭的真是写照却是——家长舍不得孩子做,孩子也懒得做

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想去替家长分担家务,却通常被家长一句:“家里的活什么都不用你做,你就给妈妈好好学习就行!”好吧,孩子的一颗想做家务的热心,就这样被家长一句话给浇凉了。慢慢的,孩子也就把“不做家务”当成了理所当然。

其实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心理基本就是以下三点:担心孩子做的不好,给家长帮“倒忙”;担心孩子在做家务中不小心受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做家务会占用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但是父母没想到的是,阻止孩子做家务,实际上就是在给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了很多的障碍,放慢了孩子们前进的步伐,那么“不做家务”究竟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做家务真的会影响学习!

丁丁是个挺机灵的孩子,可是偏偏一写作业就拖拖拉拉,字写的也难看,卷面也不干净,因为这个妈妈没少说他。无奈之下,丁丁妈妈只好找到老师寻求解决之道。
在听完丁丁妈妈的抱怨之后,老师竟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丁丁在家做家务吗?”丁丁妈妈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然后紧忙回答:“根本也不让他做家务,没有时间啊,他那笨手笨脚的样,做家务也是给我帮倒忙!”
老师说:“丁丁妈妈,其实做家务不但不影响孩子学习,反而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同时做家务还能锻炼孩子眼睛和四肢的协调能力,不信你试一段时间。”
丁丁妈妈听完其实根本不相信,但是碍于是老师的建议,而且目前也别无他法,只好照着老师的建议去做了。没想到,半学期过去了,丁丁写作业的质量和速度真的有所提高,而且还知道心疼妈妈了,这让丁丁妈妈很意外。

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锻炼了四肢的协调性和力量,锻炼手和四肢的协调性,也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也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做家务真的会影响自信!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必备条件。自信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孩子的自信是通过一件件独立完成的事情来建立的,自信的建立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就能满足的,而帮助父母做家务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建立自信的方式之一。

说到让孩子做家务,很多父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孩子能做好吗?帮倒忙怎么办?”父母不要担心孩子暂时做不好,谁第一次做家务是能做的完美的呢?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父母要学会“放手”。

让孩子在体会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还有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赞扬,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在集体活动中由于常做家务的孩子动手能力比不做家务的孩子要强很多,那么在有需要动手的活动中擅长动手的孩子会表现的很优异,这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舍不得孩子做家务,在心疼孩子的表象背后是剥夺了孩子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发展。让孩失去了体验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情带来的成功的乐趣,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的感觉,这就是培养自信的根源。

做家务真的会影响能力!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未来的独自生活能力。

家里的不同类型的家务劳动其实也是运动,可以锻炼到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叠衣服可以锻炼小手、胳膊以及眼睛的协调性;扫地和擦地还能锻炼大臂和腿部的肌肉能力;洗衣服还能锻炼小手的力量。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锻炼思考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通过仔细观察父母的行为,再到模仿父母的行为,这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去解决问题。

收纳和整理是家务活中重要部分,身边有很多人会打扫屋子却不会整理屋子,常常发现用了很大力气去打扫完的屋子并没有感觉有多整洁,这就是不会收纳和整理。培养孩子收纳和整理的能力能让孩子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并妥善收纳,比如内裤放一类、袜子放一类、外衣、外裤放一类,玩具收进玩具箱、书要放到书架上等。

孩子是家的一份子,做家务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

​现在的90后甚至00后都进入了社会各行各业,但是我们也会常常听到周围的人的抱怨:“现在的90后在工作上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呢?”“现在的年轻人太自私了!”“这帮孩子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当然还是有一部分的年轻人还是很积极向上的、很有责任心地工作的。那些工作不上进、没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在家里一定是不做家务的,被父母娇惯的,也是家里的“少爷”“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劳作中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必修课,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家庭成员在做家务中学着体谅他人、珍惜付出,进而树立起家庭的责任感,慢慢的才能树立起社会的责任感。

具有责任心的人,不但对自己负责还会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会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所有的事情。没有责任心的人,连对自己都不负责,还能指望他会什么负责呢?

如何让能让孩子积极主动做家务

父母要学会“赖皮”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同的事情,不同的妈妈是怎么解决的:

第一位妈妈:

“萱萱,今天轮到你扫地和拖地了。”
“不要嘛妈妈,今天上学好累,不想动啦!”
“你怎么借口那么多?今天轮到你做家务就是你,不许偷懒,偷懒也没用!”结果萱萱极不情愿的去做了。

第二位妈妈:

“乐乐,今天轮到你扫地和拖地了。”
“不要嘛妈妈,今天上学好累,不想动啦!”
“也真是,上一天学是挺累的,你这么一说,我上了一天班也是腰酸背疼,我要躺床上一动不想动了。”
“可是妈妈,我饿了呀,你不做饭我吃什么呀?你每天都上班,怎么就今天说累啊!”
“可我就是累啊,等我休息够的再去做饭!”
“那好吧,我去扫地,妈妈也要快点做饭哦,我好饿!”
“好啊,你去扫地我去做饭!”

第一位妈妈是以一种命令式的语气让孩子去做家务,孩子自然就会耍赖。而第二妈妈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孩子一起“耍赖”,那么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那么也会懂得做家务是他必须参与的行为。

父母要做榜样

都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的方式。父母积极的参与家务劳动,并在做家务中体现出劳动的快乐,不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间和谐的情感,也能让孩子对做家务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

这是父母适时的引导孩子参与做家务的行动中,孩子会因好奇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也会更加专注于家务的学习中。

相反,如果父母在做家务中不停的抱怨谁做家务多,谁做家务少,哪个家务太脏,哪个家务太累,这给孩子灌输的也是“做家务一点都不好”的意识,孩子自然会逃避做家务的行为。

父母要夸奖孩子

只要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无论做的好与坏,父母都不要批评指责,都要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积极的表扬和感谢,比如,“感谢宝贝今天帮妈妈洗菜,所以今天的菜特别香!”“宝贝今天将地上的都收拾到玩具架里了,真不错,地上干净多了。”……

表扬的同时也对孩子那些没做好的地方进行指正,比如:“下次洗菜可以一根一根的洗,这样会更干净。”“如果把玩具再好好分类就更好了,小汽车和小汽车放一起,毛绒玩具和毛绒玩具放一起,这样看起来会更整洁。”

这样孩子就能意识到自己做家务的行为是好的,会坚持下去,同时也会听从父母给出的意见,争取下次做的更好。

世间之爱皆以相聚为圆满的大结局,而偏偏亲子之爱却以分离为大结局。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们不得不接受孩子远离,独立去生活,去开启自己另一片天地。

当孩子离开父母去独自生活后,那么独自的生活能力就成为孩子未来生活是否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懂得好好照顾自己才能懂得去照顾别人。

我培养的是有独立的人格、能独自面对生活、有勇气面对困难的独立的“”,而不是那个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巨婴”。

今日互动:你会让你的宝宝做家务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育儿的道路中,需要集百家之精华,一家之挚爱,才能保宝宝一生的健康喜乐。我愿献我微薄之力,帮助千千万万的家长突破育儿路上的荆棘。

关注【及格奶爸】,了解更多幼儿心理,让我陪伴您一起了解孩子成长的喜怒哀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