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也这么养的”,当科学育儿遇上经验育儿,该怎么反驳?

如果给科学育儿之路的阻碍排个名,那来自某些长辈的“经验”肯定名列前茅。

你不让老人给孩子绑腿、挤乳头,他们会说:现在不讲究,以后有的后悔。但当你阻止他们给孩子吃盐、尝酒的时候,说法又变成了:养个娃而已,哪那么多讲究。

如果你说得多了,老人就会放出这句话:

你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不也好好的吗?

这句话一出,即便你一肚子知识,也会觉得没法反驳。而且话说到这里就超出理性沟通的范畴了,于是交流也进行不下去了。毕竟都是亲人,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伤感情。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是这句话听多了,有些宝爸宝妈自己也信了:

这可不是一个积极的想法。要相信,我们坚持的科学育儿,一定是让孩子越来越好的。对于老人那句话,我们应该用更加客观理性的方式来看待。

一、你好好的不代表所有人都好好的

有这样一个段子,你肯定听过:

学校组织秋游,老师问:没来的同学举个手!好,没有,人齐了,出发!

这个故事之所以荒唐滑稽,在于其中有一个很经典的逻辑谬误,叫做“幸存者偏差”。我们选择一些经过筛选的数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常常忽略这个筛选的过程可能是不合理的。

基于这个原理,评价一个做法对孩子是不是安全,靠个例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整体的对比。

就拿给孩子尝酒这件事来说,有的孩子尝酒后反应很轻微或者没有反应,但也有孩子发生了痴呆甚至死亡的悲剧。

出现问题的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孩子,可是他们的父母连后悔的机会都没了,因此给孩子尝酒是所有家长都需要摒弃的陋习。

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做了某件事后孩子“好好的”,就得出“这么做没问题”的结论。就像马路上闯红灯的人再多,我们也不能鼓励行人闯红灯,这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些事,发生危险的概率不大,但危险一旦出现就致命,那我们就不能拿孩子冒险。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个最差的后果,一定是你不想接受的。

二、看起来好好的未必是真的好好的

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发现有人逃课打游戏,我们老师就会说:

游戏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啊!

有些事情做错了,后果是立时呈现的,好比考试做错题会丢分。但也有一些不当的行为,就像逃课打游戏一样,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不良的后果。

育儿路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大人嚼饭给孩子喂,孩子当时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看起来好好的;等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宝宝发生了龋齿,这时后果才算是真正到来。

而且因为“嚼饭喂食”与“龋齿”之间有不短的时间间隔,如果不了解相关知识,甚至都很难把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

前后脚发生的两件事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两件相隔很远的事未必没有关系。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应用专业知识、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过验证的,其准确性是依照经验和直觉做出的判断没法比的。

三、即便确实好好的也不代表应该这样做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二三十年,差不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阶段。

父母生养我们时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在养育宝宝的生活环境已经大为不同。相应的,很多当年的育儿经验,放在今天也已经不再适用了。

还是拿吃盐来说。过去生活条件不好,人们干活出汗流失了钠,又吃不上含钠丰富的鱼、肉,只能通过多吃盐来维持电解质平衡,从而恢复体力。

今天生活条件好了,各种含钠食物都不再是问题,吃盐过多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反而成了问题。

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是颠扑不破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我们的育儿观念也一定要调整。

过去没有纸尿裤,只能给孩子用尿布。谁愿意洗尿布呀?这都是无奈之举。今天已经有了纸尿裤这种高科技产品,还坚持用尿布是非常没必要了。

同样的,过去医疗条件有限,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人们只能相信那些不知道靠不靠谱的经验。今天大家躺在床上划划手机就能找到科学的育儿知识,如果还固守昔日的经验就有点荒唐了。

所以,即便老人把我们“好好的”养大了,那也是二三十年前的成功经验。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这些经验还能不能指导实践,是值得商榷的。

在依照经验育儿的时代,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一直偏高。但是最近的30年间,这一数据下降超过70%,这是科学带来的美妙结果。

所以,想要宝宝真的好好的,一定要坚持自己、坚信科学。

一个做法合不合适,不能靠自己的直觉,也不能轻信所谓的经验,关键还是要本着科学的精神,比较有利和有害的证据,再做出判断。

如果自己找不到证据,或者不知道怎么对比,那寻求专业人士或者医疗机构的帮助,就是最靠谱也最省事的办法。

在评论区,我还看到一条留言,话糙理不糙,分享给大家: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