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靠掰,用量靠猜!孩子们用的药不靠谱

#清风计划#系列#真相来了#

背景:目前2.26亿中国儿童只有60多种真正的儿童药,儿童专用药严重缺乏,制药水平远不能弥补缺口。不只是药品种类缺乏,现有可供儿童使用的药品中90%没有儿童专用剂型,适合儿童的糖浆,颗粒,颗粒剂或干混悬药剂难觅踪迹。更要命的是儿童药规格缺乏,大部分儿童只能服用成人药的减量版,剂量全靠猜。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药品对孩子们的伤害呢?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儿童不是大人的缩小版,成人的剂量随意的减半,很多时候是不对的。

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同于成人,细胞、组织和器官不是成人等比例的缩小,给孩子用药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药品说明书中有儿童具体用法用量的品种,否则我们必须在专业的药师或医师指导下用药。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不能乱用药,不能随便多吃,也不能乱吃大人药,那么到底特殊在哪里,大家都想过这些问题吗?

新生儿或婴幼儿的皮肤结构、血脑屏障、血液成分、体液含量、胃液组成、胃肠道蠕动能力、肾脏功能、肺部结构、肌肉脂肪结构和直肠特点等,这些独特的生理结构和成年人有很多的区别,导致了孩子在使用下面的这些药物的时候,有了很多的讲究。比如:

1、皮肤黏膜有炎症或破损时,大面积的皮肤用药,可因药物吸收过量导致中毒,如用阿托品滴眼可产生严重的全身反应,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发生严重的听力减退,硼酸治疗湿疹可引起呕吐和肾功能损害。

2、中枢神经系统对地西泮、麻醉药、吗啡类药物特别敏感,比如可待因易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文规定,儿童禁用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其他具有中枢系统副作用的药物,比如扑尔敏,也尽量不用。

3、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其血浆蛋白亲和力低、红细胞缺乏G-6-PD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因此,新生儿发烧首先的应该是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

4、新生儿和婴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功能,都比成年人要小得多,比如葡萄糖,当静脉注射或口服大量的葡萄糖后,超过了新生儿肾脏的处理能力,就很容易出现尿糖。

5、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内纤维软弱,油脂类药物很难吸收,容易造成局部非化脓性炎症,不建议臀部肌肉注射。皮下脂肪比较少,注射容量有限,且容易发生感染,皮下注射也不适合小儿。

6、孩子之间直肠静脉回流存在个体差异,可导致药物吸收程度存在差异,比如,如果对乙酰氨基酚栓可用于孩子的退烧,但是吸收不稳定,如果孩子可以口服,还是首选口服的退烧药。

7、婴幼儿的肺部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吸收面积比较大,吸收速度比较快,因此,对于呼吸道的很多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特别是感冒后咳嗽,比较适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其次,就是选择了适合儿童的药物,我们在使用中还是要提高警惕,因为孩子用药方法错误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比如做了下面的一些用药建议:

1、一般用药安全提示

把药物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确保药瓶的安全帽是归位的。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查看药物有效期,家长们要知道过期的药物,可能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而且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感冒药通常有多种药物混合在一个瓶子里,如果服用了复方感冒药,为避免重复用药,就不要再吃退烧药了。家长们要记住,服用单一成分的药物,通常可以避免这类错误。

退烧药可以用于孩子的退热,但是家长们要明白,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本能的正常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另外,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尼美舒利成分的退烧药。

2、剂量使用安全提示

务必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既要按照正确剂量服用,又得精确量取药物剂量,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按规定时间服药。如果忘记了吃药,尽快把忘记的这次补服上,然后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再吃下一次的剂量。当然,具体药物是否补服,最好咨询专业的药师或医师。

3、药物和食物作用的提示

通常情况下,最好不要将药物与食物或饮料混合,因为它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或稀释了药物的剂量。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做,那么在与食物或液体混合前,最好询问专业的药师或医师。如果有必要,为了改善孩子味觉,在孩子喝完药后,可以立即喝点甜味的液体改善一下。

4、帮助儿童更好的服药

有些药物口感不太好。孩子可以事先吮吸一会冰棒,这样可以把味觉麻痹了,或者孩子吃完药后,给孩子喝最喜欢的饮料来改善口感。如果孩子需要服用药物,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或是在育儿机构,务必让看护的负责人知道如何给孩子服药。

最后、目前比较确定对儿童会造成伤害的药品,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比如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四环素、氟哌酸(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又名氯芬黄敏片,其组分为每片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能引起儿童血尿;缓解感冒鼻塞的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我是儿科药师梅贰康,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全网粉丝150万+,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普多年,我对药品、育儿和健康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分享和评论。

【版权申明】作者已签约第三方维权平台,有专业律师打理版权,任何抄袭我平台文章的,我们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