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早教,早教要学什么,家长要做什么?

如今早教行业成了热门行业,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早教班,动辄花费数万元。很多早教班都号称自己是行业权威,据分析光是北京地区早教班就有上千家。但是很多家长常常在早教一开始就走向了歪路。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拼命给孩子报学习班、兴趣班。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家长对早教有更深刻的理解。

早教班到底应不应该报?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早教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我们经常谈论的早教是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也就是说,幼儿0到3岁的孩子上早教班。

其次,小编认为早教班可以不用报,但是早教必须得有,不报早教班,早教的任务就应该落在家长的身上。

早教很重要,因为人类在幼儿时期有着极为丰富的学习能力,孩子的潜能远远大过我们成人的想象。孩子越小,学习能力越强。如果能有计划地给予孩子心智的激发,我们的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位爱因斯坦。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大脑能力(智商水平)取决于神经元构成的连接网络的大小,连接网络则根据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

幼儿的脑神经网络,以数量来说,8个月时达到最多;以学习能力来说,高潮在3岁前后就来临。由于脑神经网络是配合外界刺激而生长的,所以当婴幼儿受到外部某项学习内容的刺激时,他脑中相应的神经元网络便会不断发展,逐渐发展出最适合学习该内容的网络,该部分的神经元数量也会明显增加。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6岁以前(小学前)的儿童,以右脑学习为主,依靠直觉式的感性学习,也就是潜意识能力的训练;6岁以后(小学后)的儿童,以左脑学习为主,依靠理性学习,也就是显意识层面的能力训练。

儿童在潜意识能力的训练中有无数敏感期。而敏感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孩子不厌其烦重复进行某一件事,不会觉得单调乏味。

6岁以前,孩子正是用右脑感知世界的时候。右脑主管企划力、创造力、想象力、直覚、灵感、梦境等。这一时期的孩子有极为丰富的创造力这种想象能力能够让进入他们头脑的单调信息变为有趣的新鲜事儿有趣的新鲜事儿。他可以每天重复听同一个故事而不觉得厌烦,是为这个故事每一次进入他的头脑,都会被他的想象力加工改造,他为总个故事增加了无数不重复的细节,并在这些花样翻新的细节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如果这时候孩子经过科学的训练,会极大地刺激幼儿的右脑,促进孩子右脑发育,为他日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的右脑得到充分发挥。

早教应该教什么呢?

近年来早教现象愈演愈烈,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让孩子尽早开发出自己的潜力。

重视早教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很有好处的,但不少家长没有搞清楚早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常常在早教一开始就走向了歪路。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拼命给孩子报学习班、兴趣班,要求孩子乖乖坐好、认真学习。

但是早教不应该是要求孩子学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学习具体知识是左脑该干的事情,所以6岁之前孩子不应该学各种幼儿英语、珠心算、电子琴、绘画、唐诗等具体知识。这样既没有给孩子多少帮助,反而会让孩子留下学习很辛苦的不良印象。

陶行知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习惯受潜意识支配,一且某个行为经过不断强化,形成进入潜意识的习惯,它就会根深蒂固地埋进大脑深处,内化为人的素质。比起知识的全面灌输,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好习慣,锻炼孩子的能力。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反应傾向、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高于后来的教育收益。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

具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提高哪些能力呢?

1.锻炼感觉知觉

孩子从小的感知器官处于不完善阶段,随着成长,各个功能也在逐渐成熟。我们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声音、语言、视觉等刺激性感观来促使孩子对世界产生认知能力,为孩子将来能够细致观察生活打下基础。

2.锻炼语言和思维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养成他正确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的能力,并通过发展语言来锻炼思维能力。

3.培养独立能力

只有独立自强的人,面对困难时才能勇敢上前,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力,最终取得成功;而一个做事犹豫不决、缺少独立思维的人,最终只会是一个自卑的平庸之人。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为孩子将来的优秀做好准备。

4.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总是比成人更勇于探索世界,更具有好奇心、求知欲。人生几年,孩子会因好奇心的驱使而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成功掌握某一技能。如果你的孩子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他将会发现以后学习很容易,也很有趣。相反,如果父母过早地以繁重的兴趣班、学习班框定孩子,他就可能觉得学习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

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1.让孩子“玩”好

12岁以前,孩子大多会表现得非常调皮,总是动个不停、说个没完,对每一样东西都感兴趣,有无穷无尽的旺盛精力。父母常常觉得很疲意,便责怪孩子太好动。但其实,调皮是因为孩子正在进行不断地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会促进他神经元的发展。他接受外界刺激越多,产生出来的神经元连接网络便越丰富,人也就越聪明。科学研究证明,幼儿时期较少玩耍的孩子,智商与能力发展方面,常常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幼儿时期应寓教于乐,引导他在玩中学。

2.让孩子尽可能地看、听、触,尝到不同事物

因为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

3.让孩子阅读

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心智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所有学习的开始。阅读,关平个人竟争力,也关乎国家实力。要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看书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很多孩子上学的时候不爱看书,爱玩电脑手机和爱看电视,但电视和电脑阻碍了孩子想象的能力。

4.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的潜能无限,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有无穷无尽的探索力、发掘力,他们用儿童特有的勇气,摸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雄心勃勃,兴致盎然。

可是,总有一些孩子,一遇事就害怕,怯生生说着“我不行,我做不到”,还没尝试便先行退缩。这种自我否定,扼杀了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让人扼腕叹息。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由父母直接给予,但更好的方法是通过父母的引导,最终达到孩子能够自主进行自我暗示的状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