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不尊重我?快看看你家是不是一直在做“红白脸”教孩子

近日,一段“东北家庭日常”的视频走红,播放量瞬间突破750万。视频中,孩子犯错,爸爸打算“教育”下,结果却和男娃上演了一出“转圈圈”。就在父子二人“一圈又一圈”的追逐中,妈妈及时出现解围支走了孩子,没想到爸爸却埋怨了起来:你下回早点出来,我都跑岔气了!

爱的魔力转圈圈,这小朋友的求生欲也是real强了。对广大网友来说,这波操作可以说很真实了。但是,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看似“很智慧”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教坏孩子。

东北家庭日常

要是这个视频里的妈妈没有及时出现,父子双方其实都会“下不来台”。

一、白脸和红脸的问题

“白脸”和“红脸”是京剧中的人物角色,靠脸部的颜色来区别剧中人物的性格。“白脸”代表是苛刻、奸邪的性格,“红脸”代表正直、忍耐的性格。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是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一个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另一个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

红脸与白脸

中国人历来都有“严父慈母”的观点,无形中就暗示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分成两派。

在家庭教育中惯用“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随之也生成了“虎妈”“狼爸”这样的名词。在很多家庭中都是一唱一和的“红白脸”教育,我们也不难发现:通常妈妈扮演白脸,而爸爸或老人扮演红脸。现在很多有需要老人带孩子的家庭中,很多孩子从小都是由老人带大,感情也更深厚,老人对隔辈人也更加的溺爱,在孩子被“白脸”训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扮演“红脸”出面阻拦。

老人的溺爱

二、为啥会教坏孩子?

“如果一个人有两块手表,他就无法知道真正的时间。”

其实唱红白脸本身,还不算是错误,真正错误的,是父母在没有统一目标的之前,就自顾自扮演起了角色。

当父母的意见不同时,孩子就无法知晓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让孩子无法判别听谁的话才是对的,自己究竟按照谁说的做才是正确的。

孩子很无助

亲子矛盾产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就会发生转变,导致孩子在面对“白脸”时变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在面对“红脸”时又会任性放肆、无法无天。孩子的长期这种前一套后一套的行为,更容易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见风使舵”。

最近天气热,各种游泳比赛层出不穷,邻居家孩子小涛的父母给小涛也报了一个,比赛前努力训练了很久,可是比赛中还是惜败给了第一名,得了个第二, 孩子本来就有点沮丧,这时候他父母来了。

小涛爸爸搂着小涛,说了20分钟他形体上的错误,哪个动作没有做好,蹬墙时候有点着急,等等等等,把孩子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时候小涛妈妈上场了,二话不说就夸孩子:“第二已经很厉害了,走,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

生活中,这样教育孩子的父母有很多,“白脸”会单纯的指出问题和缺点,“红脸”则是一通表扬,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将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也不知道如何改进,结果就只能维持现状了,所以常常是成绩停滞不前,反而让孩子变得高不成低不就,教育自然谈不上成功。

三、红白脸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呢?

1、降低父母威信,

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最直接的后果是其中一方威信降低。但从长远来看,其实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的威信都降低了:只要爸爸不在孩子身边,他的教育便对孩子无效,反之也一样。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相矛盾时,孩子便会觉得爸爸、妈妈都不是正确的。

孩子不再相信父母

2、让孩子学会见风使舵影响是非观念的形成

孩子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他的判断标准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当父母的教育立场不一致的时候,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听谁的。长期下来,孩子难以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容易投机取巧和撒谎,甚至是逃避问题。

3、孩子忽略自省的过程

如果孩子做错一件事,家长其中一方严格批评,另一方却在旁边安慰,会让孩子觉得,不管自己做错什么,最终都是会被原谅的。这样孩子连自省的过程都省略了,更别说改正错误,调整自己的行为了。

孩子不会自省

四、如何设立“爱的规矩”?

脸谱式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耍小聪明,学会察言观色,抓住父母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一方面前乖乖听话,在另一方面前则任性骄纵。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方板着脸教育,另一方却来拆台,这样永远唱不成一场戏。管教孩子的时候,方式一定要正确得当。

1、立场一致

长期使用红白脸的父母,最开始可能只是想分工合作,可是分着分着就忘了原来的目的,只顾着自己扮演自己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偏向极端,唱“红脸”的容易变成袒护型父母,唱“白脸”的变成恐吓型父母,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还没怎么样,父母先吵起来了。

一旦夫妻当着孩子的面起了争执,孩子便意识到你们的权威是可以挑战的。孩子不服管教,多半是因为父母的立场不一致。如果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最好私下达成统一战线了再来管教孩子。

家庭教育中夫妻二人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尽量要达到一个平衡,严厉和慈爱要有一个“度”的控制。其实不必刻意的追求“白脸”和“红脸”由谁扮演,只要理念一致、态度一致,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有助于孩子更加有效地改正缺点、深刻地认识问题,从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2、态度既温和又坚定

严格要求孩子,并不代表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冷着脸,这样容易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父母在塑造孩子是非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情绪基础,孩子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听取父母的建议,并且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父母的认可。

孩子希望得到认可

3、制定规章制度

苏联作家高尔基有句名言:“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

父母必须“狠心”给自己和孩子一起定规矩,年幼孩子的理解力没那么强,父母定的规矩要简单易懂并具体,越具体越好。笼统、抽象的规矩会让孩子的遵守过程变得困难得多。比如要求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绝不是只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这么简单,而是要变成可操作、可评价的具体的要求,比如“学习要在书房进行,每天回家后先完成学校的作业”等等。限于孩子的理解水平,具体的要求孩子更容易遵守。

定规矩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灵活性,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突发事件,比如孩子规定了孩子要午睡,可是今天来了客人,孩子想跟来访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时候父母也不应该较真,否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说:“今天情况特殊,爸爸妈妈允许你和朋友玩,但规矩不能忘记哦”

把这一点做好,孩子就不会无理取闹,父母定的规矩,也被牢牢保护好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