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忙带娃的注意了,这个隐患千万要避免

黄医森开讲科普故事了

1、欢乐暑假开始了

乐乐,4岁,幼儿园中班,

7月来了,乐乐太期盼这一天了,可以不用上学了,可以抱这芭比娃娃天天睡懒觉了。

可乐乐爸妈犯愁了,两个人都要上班的,暑假里孩子谁来带呢?

工薪阶层,俩口子一个不上班,经济就会吃紧,生活品质就要下降,

暑托班,乐乐不愿意去上,楼上楼下又不缺小朋友玩,

找个保姆呢,鱼龙混杂,毕竟不是亲人,万一有恋童癖或者是托,后果不堪设想啊。

困难时刻,乐乐的爷爷奶奶挺身而出,从老家赶来照顾乐乐的吃喝拉撒。

老人也倒喜欢和第三代在一起嬉闹逗乐,既培养了亲情,又减消了晚年的孤寂,其乐融融。

2、乐乐突然病了

这天上午,奶奶在厨房里忙碌准备午饭,乐乐在客厅里边看巧虎,自个儿在玩,

外出遛弯回来的爷爷,发现乐乐昏昏沉沉地躺在沙发上。

乐乐脸色刷白,还出着冷汗,手脚发凉,

爷爷大声叫乐乐,小朋友也不爱搭理。

往日活蹦乱跳,精灵鬼怪的宝宝一下子蔫了,这可急坏了爷爷奶奶,

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爸爸,

爸爸机智,用视频一瞧乐乐明显不对劲,

告诉老人赶快拨打120 ,同时自己请假赶到医院去。

3、医院急诊室里

在救命车上,乐乐爷爷还在忐忑:乐乐病了,到了医院要不要排很长的队?要不要乐乐爸爸找个熟人插个队啥的?一旦接诊的是个小医生,没经验怎么办?要不要挂个专家门诊?

到了医院里,和想象中一样样的人山人海,

急诊预检护士初步评估后说:进抢救室吧,不用等。

原来医生护士眼里患者并不分三六九等,

只有病情轻重缓急,急诊分诊都有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的。

急危重患儿可不要迷信专家,在专家门诊白白候着延误抢救时机。现在很多医院都网上自助挂号了,没有预检护士这一关,所以一定要提醒家长,病情危重一定要到急诊及时处理。

所以到了医院,就乖乖的听医生护士安排了,

在急诊,比谁谁先到也没用,因为人家病情比你急,生命至上。

4、病因原来是这个!肠子都悔青了

乐乐被送入抢救室,即刻医生护士都围上来了,问病史,接心电监护的,体格检查的,抽血化验的……

乐乐爸爸妈妈也赶了,除了付费,做检查,剩下的就是焦急,

医生检查下来,化验的血都是正常的,体温也不高,心跳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就是测量血压明显低了,低得很离谱。

警觉的医生赶忙问家属:家里有人得高血压吃药的么?

乐乐爷爷连连点头,并说出门送乐乐就医前,还看到原来放在橱柜里新配的一瓶降压药,摊在沙发上瓶口打开着,由于送医出门紧张,他还没来得及问是怎么回事。

大家连忙问乐乐,

还好乐乐尚有认知,承认她偷吃了那个瓶里的几粒“糖”。

真相大白了,

乐乐的病因就是误吃了爷爷的降压药。

5、黄医森的金玉良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日益增强,普通的儿科疾病搞定已不在话下。燃鹅,由于孩子的认知未发育成熟,意外伤害成为未成年人致伤致死的重要原因。意外伤害中的急性中毒在1-5岁的年龄段最易发生。

调查发现,虽然家里有孙辈,84%的老年人不会改变存放药品的常规做法。只有7%的被调查者把药物放在锁着的橱柜里。而在因药物中毒而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儿童中,有近40%是误服用了祖父母的药物。祖父母的处方药,甚至非处方药和保健品,都有可能成为儿童误食的对象。

为啥孩子易发生急性中毒?

1、幼童年少,懵懂无知。啥东西不管有毒没毒拿起来都往嘴里放。

2、身手敏捷,不易看管。往往家长一转身的功夫或上个洗手间的时间熊孩子就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3、青春逆反,情绪波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活变故,学习压力大没有合理疏导厌倦人生服毒的案例也不少。

熊孩子中毒的常见方式

1、吃进去的。家人的药片如降压药;装在饮料瓶里的农药(百枯草,有机磷);色彩鲜艳的外用药杀虫药(毒鼠强);化妆品;清洁剂。过量食用某些食物如白果。

2、接触的。孩子皮肤较薄,表面脂质较多,所以接触脂溶性毒物较易吸收。

3、吸进去的。有一氧化碳中毒,打碎的水银体温计的汞中毒。

预防熊孩子在家中毒

1、不要把有毒物品放在食物或饮料容器里。

2、有毒物品和药品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

3、当生活常规发生改变,比如节假日旅游,拜访亲戚家时注意防护孩子接触有毒物品的风险。

4、贺卡、儿童电子书籍和其他设备可能包含小纽扣电池,如果摄入会导致伤害。

万一孩子在家中毒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没有知觉没有呼吸或因接触或吞食毒物而抽搐,请立即拨打120必要时给予心肺复苏;如果孩子有接触毒物并有轻微或没有症状,请及时就医

不同类型中毒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1、食入毒物。把剩余物品从孩子身边拿走,让孩子吐出任何残留的物质。如果吃的是强酸强碱不要催吐不要给孩子用中和剂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汽油煤油等油脂类也不要催吐,容易吸入造成肺损伤。

2、皮肤接触毒物。立即到空气流通处脱去孩子衣物,用温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3、吸入毒物。立即到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已经停止呼吸,开始心肺复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