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父母对待孩子之间冲突的态度,培养了不同人格的孩子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难免会有各种磕磕碰碰,有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哇哇大哭,着急的向父母告状,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们经常在上一秒还恨恨的说:不和你玩了!下一秒就又没心没肺的抱在一起哈哈大笑。在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A在沙龙里讲述了发生在她儿子身上的故事。

前几日,A带儿子去游乐场玩,她坐在外面,忽然看到里面一阵喧闹,原来儿子正和另一个男孩扭打在一起,她走过去拉开了他俩,这时,对方的妈妈也走了过来。那位妈妈对A的儿子怒目而视,问发生了什么?而A的儿子是一贯的"嘴笨",在这种情况下更是一言不发,A也问不出事情的原委。对面的男孩倒是趁A的儿子不备,又过来打了他两下,每一次都是打完就跑——这个男孩的举动,让A觉得很没素质,她认为这个孩子"鬼鬼祟祟"的。不过,A没有把孩子间的打闹过于放在心上,准备让孩子继续在游乐场玩。这时,对方男孩的妈妈叫来了男孩的爷爷,这位爷爷很是厉害,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对A的儿子一顿臭骂,并且要求A的儿子必须给男孩道歉。

A认为对方态度恶劣,气不过,和对方争执起来。周围的人纷纷劝架,不少人建议A"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给对方道个歉,毕竟,虽然对方男孩年龄更大,但是在刚才的打架中至少从外表上看却没占到便宜,他的脸上被A的儿子划了几道,看上去"伤势更重"。

A以前一贯的做法是不问青红皂白就让儿子给对方道歉,一则因为儿子身材较胖,仅从身材上来看,都好像是他在"欺负"别人似的。二则儿子不善表达,每次都无法及时的为自己"辩解",说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此A非常生气——既然你说不清,那你就给能说清的孩子道歉吧!

这是A第一次为了孩子与别人吵架,而且无论对方多么强势,她都没有妥协,像以前那样逼儿子道歉。她一直坚称:既然说不清事件经过,那如果非要道歉的话,就互相道歉吧。

讲述完事情,A提出了她的困惑:如果再遇到类似场景,该怎么处理呢?

我问A:你回家后又和儿子沟通这件事了吗?孩子怎么说?A回答:沟通了,孩子把经过讲了一下,大概就是两个孩子互相碰到了,然后谁先动手这些都说不清楚了,猜测就是互相的行为,因为一个球碰到了,然后就打在一起了,也搞不清到底是谁先动手或者谁明显占理。

所以今天我们就这个案例谈一谈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应该做什么?

1. 不放大、不介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互相发生一点小矛盾小摩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般情况下,父母并不需要多做什么,如果矛盾不是很严重,家长可以假装看不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处理问题;如果矛盾比较严重时,家长去拉开即可。没有必要在当时就对孩子进行讲道理或者询问情况。

① 核心信念: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同伴玩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的途径。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探索人际交往的界限、尺度和方法,在实践中明晰社会规则,拿捏自己的行为尺度

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一个探索之旅,比如在口欲期,孩子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嘴巴探索世界,在肛欲期,他们通过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发现了掌控世界的秘密。同样,和同伴玩耍,探索交往尺度和规则,也是他们的探索过程

家长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太多的事,相反,家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机会,自主探索生命历程,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总是说家长需要放手,但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做不到放手?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内心深处不信任孩子。这样的家长活在自己的自恋的感觉中,ta在潜意识里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孩子就一定会走弯路,会失败,所以,他们不敢放手,或溺爱包办,或极度控制,总之,他们从内心深处从来不曾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而在处理孩子之间冲突和矛盾的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的相关问题。可以说,这个信念的确立非常、非常的关键和和重要,它是科学育儿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适用于家长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还可以将其延展,适用于其他问题。

只有家长从内心深处真正的相信孩子,才会敢于放手,才能清晰母子之间的边界,结束亲子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展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探索世界。

② 家长的介入,往往带着自身缺陷的投射

生活中有太多的成年人活在对错、是非的评判里,他们身上有太多"成人化"的内容,比如孩子之间的小摩擦,他们也会在心理暗自思忖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了亏?等等。

父母的这些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带着自身人格不完善的局限性,带着世俗标准的单一性,当父母积极的介入孩子的矛盾时,自己的这种特性就会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其结果,必然让自己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学习。

比如说,很多家长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亏了,是不是受欺负了,当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负的时候,他们就会特别愤怒,坚决要求对方道歉,气势汹汹的找对方算账。

像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父母心疼孩子吃亏受欺负,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在孩子身上加诸了过多自己的投射。很多家长自身生活不如意或者眼界太低,人格发展不完善,在潜意识里,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受害者心理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会将自己的这种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会给年幼的孩子灌输社会险恶、人心无常等负面观念,在孩子之间发生小摩擦的时候,也上纲上线,马上将矛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是非常有害的,他们让孩子在生命之初,就对外面的世界抱有敌意,这样做会使孩子心胸狭窄,降低人际交往中的坦荡品质,甚至还会发展出反社会的人格。

孩子天生是善良、简单的,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和小冲突也非常正常,孩子完全有能力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找到适合的分寸,只要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是高兴的,内心是纯净的,那就是好的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自身成长的营养品,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滋养,成长得以健康。如果父母将自身的缺陷性投射不断加诸到孩子身上,就会在无形当中培养一个和自己一样对世界充满敌意的复制品。

③ 减少评判,无需介入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时候,所谓的问题,实际上是成年人强加的,成年人经常带着自身的评判,将孩子之间发生冲突视为"犯错误",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视为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

在本文中,对方男孩的家人就是这样的家长,本来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口角冲突,拉开就可以了,或者问问情况,没有大碍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即可。但是家长介入会让矛盾升级,对方男孩两次走过来偷袭A的儿子,和家人的教育不无关系。当他看到有人"撑腰"时,就会变得胆大,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迎合这类的父母,还会自动生长出"颠倒黑白,告黑状"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同样,很多家长的介入是另外一个极端,很多家长非常害怕看到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冲突时,家长的内心是焦虑的,他们在潜意识里会非常担心别人说自己不会教育孩子,所以,在这种焦虑的驱使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冲出来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没必要的介入或者不恰当的介入,会使孩子之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同时,太着急的介入,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处理人际矛盾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社会化"的能力培养是一种阉割。除此之外,家长的火急火燎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那里,让他觉得自己遇到一点小问题都是大问题,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2. 不怕吃亏vs 虚假豁达

事实上,任何家庭教育都折射着父母自己的人格。如果父母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哪怕自己的孩子有一点轻微的损失,也依然表现出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这种看似不作为的态度,实际上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发生冲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用太过在意,过去就过去了。更没必要每一次都争一个对错,现在这一点小矛盾不影响之后的相处。

家长的这种云淡风轻甚至是不怕吃亏的态度,会对儿童的心理建设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儿童构建了这样的心理建设的基础,就能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正常的发展,它们是儿童人格中豁达和友善的生长土壤。

很多家长可能会对此有所疑惑,如果家长这样做,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委屈?觉得家长没有支持到自己?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家长本身带着自己的投射,实际上,只要家长不特别夸张或强调孩子的"损失",孩子自己是不会过度在意的,孩子远比大人想象的更加大方、豁达。家长的这种态度,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培养了一种心理基础——而当一个孩子自身越不在意这些小矛盾小摩擦,他的人际关系反而会变得更加广阔。

但是,家长的"云淡风轻"需要和"虚假豁达"做出区分。前者是家长不斤斤计较,不对孩子的冲突矛盾做过度的强化,而后者则是讲大道理,比如"吃亏是福",逼迫孩子认错道歉(像A之前做的那样)。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本来在和小朋友的冲突中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委屈,但是却会在父母的"镇压"下有很多的压抑和委屈。

我们必须清楚:吃亏是福强调的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以豁达之心看待事情。所以,它一定不产生于压抑的情绪,而是一种从容和气度。

家长不管什么事,都要求孩子从自身找问题,甚至强迫孩子向对方道歉,实际上是自身惧怕冲突的心理投射。只有家长自己把孩子之间的冲突看懂太重,才会特别强调道歉,着急化解矛盾。

所以,风轻云淡是人格成熟的家长在面对冲突时的从容和淡定,而虚假豁达则是人格不够完善的家长在面对冲突时的紧张和焦虑。两者需要区分清楚。

3. 父母的态度>父母告诉孩子怎么做

孩子之间的矛盾,无非是起源于争抢玩具或者是打闹时缺少分寸感,弄疼了对方等。父母对待这些矛盾的态度,要比告诉孩子如何做更加重要。

① 家长的榜样

所谓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A为例,她本身是一个恐惧冲突的人,所以以前儿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口角,她都会勒令自己的孩子给对方道歉,她这么做还有一个"合理化"理由:儿子嘴笨,每次都说不清楚,所以她很生气。

她只看到了孩子嘴笨,却没有看到孩子为什么"嘴笨"?事实上,儿子的所谓"嘴笨"和A同出一辙,而在事情发生的时候,A对孩子越严厉,孩子反倒越不会说话。A对待冲突的态度折射出她自己惧怕冲突的内心,而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那里。

为什么很多"嘴笨"的人爱动手?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表达的功能被阉割,但是有大量的情绪却被压抑,当他们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而如果因为动用武力"伤害"了对方,他们又会因此遭到惩罚。

而这一次,面对强势的对方,A没有妥协,强迫儿子道歉,回到家后,儿子反而变得很爱和她说话,还主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孩子从发生了矛盾像闷葫芦一样不肯开口到主动讲述,这中间发生的变化,来源于A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家长不需要过度的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应该把处理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孩子。但是如果遇到对方父母咄咄逼人时,家长第一要做的事,是给到自己孩子心理支撑:对方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求孩子道歉,甚至扬言威胁的时候,家长必须坚定的站在自己孩子这一方,给到自己孩子足够的勇气和心理支撑。

一些惧怕冲突的家长会妥协,而一些同样强势的父母会进一步的升级矛盾,这些都不是最好的做法。最好的做法是,温和而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孩子,不卑不亢,也绝不妥协。

家长人格的稳定度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拥有稳定人格的家长能够承接住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在无形当中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② 为孩子营造豁达而充满善意的环境

孩子在和同伴进行人机交往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厚道的,这些特征并不代表孩子将来就会发展成怎样的人

父母在孩子和同伴玩耍的时候,不对孩子的行为妄下判断、乱贴标签,实际上就能够为孩子营造一种豁达而充满善意的环境,这样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育

比如说,很多父母会在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之后,恶狠狠的说: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吗?如果你下次再这样受欺负,就别回来了!家长的这种"器小",不但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变得"有勇气",反倒是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因为家长这样说,实际上就等于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敌人",这种敌对因子会干扰孩子的正常认知,反而不利于孩子将来的人际沟通

又比如说,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傻",被别人打了两下也没有马上做出反击,显得"钝感力十足",这时候家长就会很焦虑和气愤。但事实上,寻找同伴和迎合同伴,是孩子的正常天性的表达,在和小伙伴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能根据情况主动退让,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化解情绪,或者在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后能够快速的不计前嫌,重新投入到友好的玩耍中——所有这些,都是孩子天性中的纯洁、豁达和自爱,以及他们努力发展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的表现。如果父母看不到这些正向积极的内容,只一味强调孩子的"傻"、"笨"、"反应迟钝",就会让孩子十分困惑和受伤。

③ 在生活当中复盘

父母一般不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但是可以在事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比如散步聊天的时候,和孩子聊一聊发生矛盾的事情,主要以听为主,并对孩子做适当的引导

比如问孩子:当时发生了什么?

你是怎么考虑的?

你觉得对方那样做是想表达什么?

还有其他可能吗?

你希望他怎么做?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如果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有其他的方式吗?

那下次试一试

通过这样的引领,可以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对事情进行梳理,如果有残存的情绪也可以得到疏导,另外,在不经意间引导孩子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径,更理智的看待和小伙伴直接的矛盾。

这种生活中的复盘不用做的过于刻意,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引领孩子自己思考,适当的加以点播即可。在复盘当中,最忌讳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或者尝试灌输大道理,而要贴住孩子的感受,做恰当的引领,如果孩子明显兴趣不大或者有排斥心理,就不要强求。

家庭教育无小事,父母的处事态度和其自身的人格发育、心理健康程度密不可分。父母越成熟,孩子的心理也就越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完善可谓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了。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各种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