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玩手机游戏坏习惯?心理学家:这3个根治办法请收藏

文|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有该文原创版权,欢迎转发收藏)

孩子沉迷游戏,整天手机不离手,吃饭、睡觉甚至上学路上,只要稍微有点时间,孩子像一个超有“责任心”的手机玩家,从不错过任何一次可以玩手机的机会。

可以说在21世纪互联网盛行的今天,纠正孩子玩手机(游戏)的问题,已经成了无数爸妈们共同的难题。有不少家庭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都是因手机而引发的,有的甚至酿成了不可挽回悲剧——轻者亲子反目,离家出走;重者持刀自残,甚至跳楼自杀。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孩子到底为何如此沉迷于玩手机(游戏)呢?父母到底应该如何纠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坏习惯,才不会有“副作用”,并且还能药到病除?

旧金山加州大学的梅赞尼教授的科学研究证明:

当我们越习惯于某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模式就越“强大”。

也就是说,当孩子习惯于通过用手机刷短视频或玩游戏,来打发无聊的时间,随着孩子进行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这种模式就会越“强大”;导致最后,只要孩子稍微感觉到有点无聊,他就忍不住要玩手机(游戏),刷抖音视频等等。

也就是说,父母想要纠正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坏毛病,实际上是在和孩子这种已经形成的“强大”的行为模式在较量,那我们能不能硬来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有这样一则新闻:

某男子非常沉迷于戴戒指、橡胶圈等玩意儿,于是这名男子双手戴满53枚戒指,最后导致手指严重变形发黑。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内心强大模式,就像扣在这名男子指尖上的众多“紧箍咒”一样,你如果想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估计你使劲拽下来的不只是戒指,还有可能对这名男子照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所以,正确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小心翼翼一个一个地把戒指或铁环取下来;孩子养成的坏习惯也一样,经过日复一日不良行为以及习惯的重复,孩子内心的“紧箍咒”,早已像一股线圈,被绕得密不透风了,那父母应该如何解决呢?

没有捷径,只能一圈一圈地给孩子的坏习惯“松绑”,急不得,更强硬不得;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父母,企图对孩子进行一两次的打骂教育,就希望根治问题,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无功而返的原因了。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来帮孩子给坏习惯进行“松绑”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这种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1.独特的现象会强化孩子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独特的现象?如果用四个字概括的话,就是“鹤立鸡群”。在一群鸡当中,人们往往对那只与众不同的“鹤”记忆深刻;这估计就是那名男子之所以会戴那么多戒指的原因了——因为有个性,(我们)不一样,很独特。

当他因此吸引无数他人关注的目光的时候,他的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得到极大的强化,而行为模式的强化,又促使他想要戴更多的戒指,以至于最后把手指给搞坏了。

同样的,孩子为什么沉迷于手机(游戏)?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是独特的——可以干很多生活中不能干的事:比如说飞檐走壁,随心所欲,甚至还能从中找到“同伴”,共闯江湖,快意恩仇。

生活中得不到的关注,游戏里得到了;生活中得不到的陪伴,游戏里满足了;生活中获取不到的成功,游戏里实现了。这种“独特”的感受,会逐步占据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欲罢不能。

2.大脑将重点记录最新(近)或较早发生的现象和感受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近因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所提出的学习规律之一。

他认为当反应(感受)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或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因此,以下情形将大大强化孩子玩手机(游戏)的行为模式:

(1)孩子临睡前必须玩一会游戏才能入睡(一天生活的末尾)。

(2)孩子放学回来家后先玩会手机才写作业(学习过程中的末尾)。

(3)孩子与父母谈论、争吵或闹矛盾后玩游戏(与父母交谈的末尾)。

也就是说,孩子一天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以及感受,比如:上学、写作业、吃饭、和父母聊天,玩游戏等,但是大脑往往会把(阶段性)最后一个行为所带来的感受重点突显出来。

就像不少吸烟者说:“饭后一支烟,快活像神仙。”,其实就是大脑将吃饭过程中的最后一件事(吸烟)所带来的感受,重点强化出来了,这种感受的强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吃饭本身;

难怪有戒烟专家给出建议:只要饭后的那根烟不抽,戒烟行动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大多数吸烟者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饭后一支烟”的行为模式被大脑“纵容”得足够强大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在一天生活的结尾,干的最后一件事是玩手机(游戏),那么,这种感受同样会被大脑重点记录并强化,导致最后孩子睡前不玩会游戏,他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直到把手机打开,照亮被窝,他才重新找到一种归属感……

3. 大脑会重点“关照”不寻常现象出现的频率

比如,孩子发现自己玩手机(游戏)忘记吃饭的时候,父母老是对他进行唠叨责骂,他自然就会形成“玩手机(游戏)”挨骂是很正常的事(寻常现象)。

但他发现,当他对父母发脾气,甚至对父母怒骂的时候,父母反而不敢再唠叨了(不寻常现象),而当类似的情况多出现几次后,孩子就知道了,只要他敢于大胆的顶撞父母,父母就会收敛对他的斥责与批评(唠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父母试着阻止或干涉孩子玩手机(游戏)时,孩子会拼命进行反击,和父母对着干,甚至不惜离家出走或以死相逼;

因为孩子曾经通过类似的行为,获得过“好处”——父母的关注、妥协、退让等,当这种不寻常现象出现的频率越多,孩子采取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帮孩子摆脱这种被大脑不断强化,且负面消极的行为模式所带来的困扰呢?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引导以及纠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不良习惯呢?

(一)改变孩子的行为,先改变孩子的自我观念。

心理学家梅尔兹在其著作《人性的开拓》一书中写道:

“一个人的一切行动、情感、行为、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观念)相吻合。简而言之,你将遵照你自认为是什么的人而行事。”

就像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他的自我观念可能就是:“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当他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时,他所做的一切行为,都会与之吻合——不再用心听课,做练习,甚至拒绝参加补习班;

而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他的自我观念可能就是:“我就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或“我是一个让父母失望且糟糕透顶的人”

因此,他的行为也将深受影响——通宵打游戏,抽烟喝酒旷课,在床上躺一天等等;并且,当他做出类似行为,而迎来父母加大“剂量”的谩骂和训斥时,他的自我观念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巩固——看吧,我说过我就是这样的人,没救了!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改变孩子自我观念呢?

其中最重要的点就是,父母要分清事实和观念之间的区别。比如,孩子经常赖床,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父母不能因此对孩子说:“你真是一个懒惰的人!”——这就是一种观念,当孩子接受“我是一个懒惰的人”这种观念的时候,他就会在生活中每件事情上(例如:家务、内务、学习、交友等)都表现出懒惰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经常睡懒觉,但是,你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甚至,父母还要帮孩子寻找到他勤劳的证据:“你看上次咱家大扫除的时候,倒垃圾的活儿你一个人全包了,你看你多勤快!”

当孩子接受了“我是一个勤快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减少“睡懒觉”的次数了,如果父母坚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并正面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孩子甚至能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同理,孩子经常玩手机(游戏),这虽然是一个事实,但父母千万别对孩子说:“你的手机瘾怎么那么大,你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那么,孩子在这种负面消极的自我观念下,发展出越来越多地“不可救药”的行为。

(二)避免以暴制暴,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曾说:

“解乱结绳扣,不可以用蛮力撕扯;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

其实道理是想通的,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如果父母采取强硬措施,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最终导致问题更加棘手。

因此,父母通过打骂、训斥、责骂等以暴制暴的管教方式是要不得的,那应该怎么做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录了一则“围魏救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听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这场战役的起因,是魏国想要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但是赵国力量弱小,如果硬来肯定会吃大亏,所以急忙向齐国求救,并承若事后必有重谢。

于是,齐国派了田忌、孙膑两名大将出兵前去救援,那到底应该怎么救呢?田忌想直接前往赵国与其并肩作战(以暴制暴);而军师孙膑审时度势后,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妙计: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国内空虚。若我军直攻魏国,那敌方将领必将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便会自解。”

于是,田忌依计而行,结果真的如军事所料,当敌军将领,得知自己的国家遭到袭击后,就再也没有心思攻打邯郸了,而是立马班师回朝,回国救援,邯郸之围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明的,那么我们如何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纠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中呢?

其实,我们可以把手机以及游戏,看成是“敌人”,而这个“敌人”最危害之处,莫过于占用并消耗了孩子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这个才是关键);

而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就相当于“敌人”的首都,也就是说,我们不必要和孩子兵刃相见对着干,而是想办法进攻“敌人”的首都——最大程度赢取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那么,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减少了;重要的是,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具体怎么做呢?

有一个父亲就把这个技巧运用得如火纯青。他先是约孩子去打乒乓球,刚开始孩子也不乐意去,想待在家里玩游戏,但是经过父亲多次邀约后,还是去了,毕竟盛情难却嘛。

接下来这个父亲,不仅频繁的约孩子去打乒乓球,而且还说一定要跟孩子比赛,看谁更厉害;

结果,一个暑假下来,孩子不仅乒乓球打得非常好,而且还成功地把沉迷玩手机(游戏)的坏毛病改掉了。

这个父亲就非常聪明,他没有纠结于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件事上,而是通过对孩子循循善诱,培养孩子打乒乓球的兴趣,并且帮助孩子树立新的自我观念——我打乒乓球同样能打得很好,同样可以赢得父母的关注,以及获得内心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真可谓一举多得,正如心理学家梅尔兹所说:

“自我观念一旦改变,与自我观念相关的其他事物,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改变是不断调整的过程,追求改善而非完美

不少父母希望通过对孩子一两次的管教和沟通,就希望能够彻底解决问题,而当孩子老毛病又犯的时候,就难免会气急败坏或火急火燎了——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其实,父母从一开始的自我观念不太正确,就好比我们奢望某人吃一顿饭后,就永远不饿?或者奢望通过一次身体锻炼,就能永葆健康,活力充沛?

同样的,我们也无法通过一两次的管教、沟通以及引导,就彻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就像我们无法通过一两次示范,就彻底教会幼儿学会走路一样;

只有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把控,时时与孩子保持良性的沟通,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自我观念,并注意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逐步的改善,而非追求完美,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下去,孩子的成长改变,必将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擅长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叛逆、厌学等问题;感谢关注,有你的关注,家庭教育在科学化的路上会更进一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