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害怕!请给我一个拥抱,好吗?

本文为皮爹原创,版权归皮爹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文 | 皮爹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然而,有时候家长却成为伤害孩子最深的那个人。当孩子需要安慰的时候,你是否反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撒了一把盐?

孩子害怕打针怎么办?

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带皮妹去打疫苗。

其实,皮妹很害怕打针。别说打针,她连吃药都很抗拒。

皮妹虽然有些抗拒去医院,但我和她耐心沟通,她还是乖乖地跟着我去了医院。

在路上,为了消除皮妹内心的恐惧和抗拒情绪,我不停地跟她互动。

我跟她说:“宝贝,你是不是很害怕打针?”

皮妹点头说:“是。”

我又问她:“那你是不是也害怕生病?”

皮妹又点头说:“是。”

我接着说:“生病了是不是要打针吃药?”

皮妹依然点这头:“是。”

我继续问她:“那你要不要生病?”

皮妹摇着头:“不要。”

我急忙说:“你不想生病,也不想打针吃药是不是?我们去打预防针,以后你就不会生病了,就不用打针吃药了,你说好不好?”

皮妹点着头说:“好。”

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虽然皮妹的恐惧和抗拒暂时被打消了,但我还是担心,到了医院,看到其他孩子哭闹,她又会产生恐惧心理。

果然如我所料,在排队等待的过程中,皮妹又几次提出“我不要打针”的诉求。

我没有强硬地跟她说“必须打,不要打也得打”,而是带着她发现医院内有趣的地方,比如看宣传海报、测量身高,分散她的注意力。

看到一些小朋友从注射室打针出来没有哭,我就跟她说:“你看,这些小朋友一点都不怕打针,也没有哭,他们是不是很勇敢?宝贝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是不是?”

皮妹点着头,说自己也要做个勇敢的孩子。

其实,有时候我们家长光说教,孩子很难理解和接受。但利用身边的正面榜样,尤其是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对孩子会有很好的说服力。因为,在孩子的认知中,同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她希望自己能做到,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这一番引导的作用,即使在偶尔传出哭声的医院里,皮妹的恐惧也一点点变少了。

而这次预防不是打针,而是吃药。

当我告诉皮妹这个“好消息”,她输出个手指,欣然地说:“我只要吃一点点。”

恰好,要吃的药的确也只有一滴。

我肯定地答应她:“好,那等下我们就吃一点点,你一定要吃下去哦!”

听到我这么说,皮妹很开心,点着头答应,恐惧和抗拒心理彻底没有了。

可怕的爸爸

然而,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突然传出了一个小男孩惨烈的哭声。

一个打完针的小男孩,因为疼痛而大哭了起来。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安抚和鼓励,告诉孩子:“你看,我们打完针了,就痛一下下,很快就好了是不是?”

然而,小男孩的父亲非但没有安慰孩子,反而做出了让人发指的事情:他一路骂骂咧咧地把孩子拎到门口,一边大声斥责,一边抽打起来,抽打声“啪啪”地响。

这情景,让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都不忍直视,有家长感慨:怎么这样打孩子呢?

刚刚因为恐惧和疼痛而痛苦的小男孩,在爸爸的打骂之下,哭得更撕心裂肺了。

为了不让皮妹看到这悲惨的一幕,我急忙带她离开。

而身后,依然传出爸爸愤怒的打骂和孩子悲惨的哭声。

请给孩子一个拥抱

孩子对一些事情存在恐惧心理,比如害怕打针、害怕黑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的时候,家长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点事有什么好怕的”,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只要家长处理得当,给予孩子安慰、疏导,比如一个拥抱、一句鼓励,就能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当孩子陷入恐惧之中,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孩子加以责骂、打击、威胁,毫无疑问会加重孩子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或许会伴随他一生。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她对事物的判断都是出于直觉,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都会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

孩子的心灵也是可塑的、肥沃的,我们往上面播种什么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果实。如果我们播种的是负面的种子,孩子的心灵就会被阴暗笼罩;如果我们播种正面的种子,孩子的心灵就会充满阳光。

作为家长,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是我们的天职。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爱,但这种爱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是孩子想要的爱,而不是“我想给你的爱”。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就是对他最好的保护和安慰。

【皮爹,一个皮妞的爸爸,儿童文学作者,出版有《丛林大反攻》系列童话。我将在这里分享育儿经历、原创故事及家庭教育观点。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和我一起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