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以多打少,数次惨败,为何公认比德军元帅们更强?

​当我们斗胆撇开生死残杀看待战场时,战争是一门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战争造诣的巅峰,全世界大部分人口都卷入了这场战斗。战争的双方将自身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作为战争罪魁祸首之一的纳粹德国军队,他们在战争中采用了先进的战争思想,多次在兵力弱势的情况下击溃对手。

苏军元帅朱可夫被称为“军神”,二战胜利后的红场阅兵式上,他接替了不能骑马的国家元首对苏联红军进行了检阅,原本属于他的阅兵总指挥的位置由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接任。

朱可夫在苏德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人在莫斯科的总参谋部,由于铁木辛哥控局时期边境的200万苏军在遭到德军闪电偷袭后,一溃千里,朱可夫逐渐开始走向了第一元帅的位置。然而不得不说,直到苏军开始反击之前,朱可夫的军队基本上每次都是被德军以少胜多,结果是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三大城市遭到德军的分别包围。

基辅战役时,朱可夫刚刚成为军中的二把手,如果说这次惨的不能再惨的大败与他没有关系的话,那么随后苏军在哈尔科夫主动发起的反击,他不可推卸。虽然临阵指挥的不是他本人,但当时以德军的情况来看,60万苏军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挡60万德军,朱可夫本应制止,结果德军基本没啥损失,苏军剩下15万人仓皇逃跑。

然而真正让人们开始质疑朱可夫指挥能力的是莫斯科反击战,苏联制定了“天王星计划”和“土星行动”,“天王星计划”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斯大林格勒反击战,战争的天平实现了扭转,数十万德军精锐被歼灭,德军自二战爆发后首次开始后退。然而“土星计划”原本的地位是与“天王星计划”相同甚至更重要的,又名“莫斯科反击战”,然而朱可夫在兵力大优的情况下,遭到了德中央集团军莫德尔部的阻击,失去了前进的力量,因而“土星计划”也变得黯淡了。

哈尔科夫反击战,朱可夫以其大意成就了德军元帅曼施坦因一生的英名。反击中的苏军居然彻底放弃了防守,误以为德军已经一溃千里,结果曼施坦因组织了一场大战,使用大约70万军队通过合理配置不断的制造局部的兵力优势,将朱可夫的200万左右军队击溃。西方媒体称这简直就是战争的艺术,而曼施坦因到了晚年还回味不断,老年的他写书告诉世人,自己当年指挥70万人在哈尔科夫击溃了苏军560万人,俄军气得至今发抖。

至于柏林之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人间惨剧,在即将享受和平的前夜,战士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苏军士兵在最终阵亡30万,在绝对优势包围下,攻守双方死亡人数相当,也为朱可夫引来了一些质疑。

然而不得不说,即使是这样,朱可夫在正规的军事专家眼中,依然是要远远超过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等德军知名将帅的,这是为何呢?

朱可夫在战争没有爆发时,就已经开始训练远东的几百万士兵,清除日本进攻苏联的力量,解除后顾之忧;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所以能够取胜,正是在双方把军队打光之后,远东的新兵到达了战场;在德军进攻苏联之前,德国人拼命的去寻找汽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朱可夫却拼命的积累防冻液,结果大战发生后,汽油、煤炭和粮食即使出现了缺乏,双方也都可以找到各自的渠道获得,然而德国的防冻液产能却跟不上,运输业来不及,二战中所谓的德军缺少石油,主要是由于冬天冻住了,他们连望远镜也冻得不能用。

很多人说德国人输给了天气,真是这样吗?难道莫斯科的天气对德国人来说是零下50°,对苏联人就不是?如果说德军在局部能够多次以少胜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将军更强大;如果说德军为何屡战屡胜最后却依然输掉了战争,只能说他们的元帅在干将军的事情,元首在干元帅的事情,搞错了身份。希特勒在二战一共封了27位元帅,每个人打仗都是好手,当将军有余,可真正从战争初期就想过路在何方的人又有几个?真帅才又有几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